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幼儿园教学,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作者】 黄惠玲

【机构】 广西那坡县百南乡中心幼儿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幼儿园德育教育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幼儿园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的主要核心。它关系到个体良好品质的发展,健康人格的塑造,发展方向的定位。抓好幼儿时期的德育,对其一生影响重大,意义深远。
  幼儿园教学活动不同于其它课程,生活即教育,玩中学,学中玩,在幼儿园里,我更希望每位幼儿在各个领域的教学活动中,在每日的活动流程中去发现和探索。
  《3—6岁儿童学习发展与指南》中指出:“要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帮助幼儿了解基本行为规则或其它游戏规则。”
  在社会领域中,《丢了妈妈的小白兔》,讲述的是兔妈妈带着小白兔去商场购物时小白兔走失了,该怎么回家呢?故事内容贴切生活,引发幼儿思考。教师引导幼儿在经验讲述,图片分享的基础上,明白如果走丢可以找警察叔叔,找广播站,站在原地不动,打电话给家人等方法,把生活原有的社会经验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并引导幼儿找值得信赖的人,不能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话,这样,不仅让幼儿找到保护自己的方式,也提高幼儿的认知能力。
  在语言领域中,中班诗歌《梳子》中,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拓展和激发幼儿的想象力,感受诗歌的美好意境,并让幼儿体会到妈妈的辛苦,让幼儿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让幼儿学会去发现爱,爱身边的人。
  在艺术领域中,迎双节活动中,幼儿园开展“庆国庆 迎中秋”一系列主题活动,在活动中,本班老师带领家长和幼儿一起完成这项活动。在迎中秋活动中,组织本班的幼儿何家长一起在家里制作灯笼,把制作灯笼的过程发在班级群,并带来幼儿园一起分享,组织幼儿一起听《嫦娥奔月》的故事和中秋节的传统习俗。幼儿了解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一起制作月饼,一起吃月饼,挂灯笼,耍花灯。
  在国庆的活动中,组织幼儿一起学唱儿歌《国旗真美丽》,让幼儿观看往年的国庆阅兵仪式,一起了解国庆的由来,明白革命先辈的付出和祖国强大的不易,幼儿自己动手粘贴国旗,让幼儿感受繁荣昌盛的祖国,生活在这片大地中是多么的幸福,培养幼儿从小爱祖国的情感认知。
  在科学领域中,小班的幼儿对于生活中鲜艳的颜色非常的感兴趣。在《按颜色分类》中,幼儿通过区分红、黄、蓝三种颜色,并初步的按照颜色的分类,幼儿在谈话、观察交流、实践体验中认识颜色,区分颜色,学习按颜色分类,能通过“蝴蝶找花”“喂娃娃”的游戏活动中轻松愉悦的学习,在游戏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并感知颜色,体验色彩给我们生活中带来的变化,感受色彩美。
  在健康领域中,从《鸡宝宝》的故事中,鸡宝宝不想在蛋壳里呆着,从蛋壳里钻出来,看到漂亮的鸡妈妈,威风的爸爸,还看见蓝天、白云、红花、绿草......通过小鸡看到外面美丽美好的世界,让幼儿发现自己的眼睛也和鸡宝宝有一样的本领,可以看到外面美好的世界。用眼睛去发现身边的美好,可以让幼儿把自己所发现的美好事物告诉鸡宝宝和身边的朋友。并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曾经看到的美好事物,让幼儿知道眼睛的重要性,要爱护眼睛,才能发现更多美好。
  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生活中,我们教会幼儿排队,见到老师和同伴要问好,学会爱身边的人,学会分享,学会说“您好”“谢谢”,学会说“对不起”“没关系”,别人说话学会安静倾听,不破坏公共物品,不随地吐痰......其实,幼儿在园的一日常规,何尝不就是我们所要发展的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顾名思义就是对幼儿的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的教育。在幼儿教育的五大领域中,教师的教学活动根据幼儿的需要开展实践,让幼儿对实践活动感兴趣,与幼儿的生活实际相符。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有责任把幼儿的德育教育渗透在到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德育教育从幼儿抓起,并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努力,一定把幼儿培养成身心健康、全面发展、适应时代的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