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如何做到有效管理班级

【作者】 权玉娜

【机构】 湖北省十堰市第五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八年级是整个初中教学阶段中至关重要的一学年,因为这个阶段的学生已对初中生活有所适应,已不像七年级学生那样懵懂天真、乖巧听话,也不像九年级毕业班学生那样成熟懂事、稳重踏实。进入青春期的他们,认为自己身心都已成熟,渴望独立的空间,带着好奇心和探究欲,开始追求自我个性独立,努力塑造与以往不同的自我,对于家长和老师的约束和管教,开始产生逆反心理。人们甚至把处于“身心聚变期”的八年级阶段,称为中学时期的“最危险”阶段。很多学生们开始茫然失措、不知所然,失去前进的正确方向和目标,产生厌学、弃学的心理,家长也为之苦不堪言。因此,此时作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如何根据八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从学生、学校、家长等方面入手,为学生制定正确的学习、生活目标,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显得至关重要。
  一、班主任以身作则,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创造浓厚学习氛围
  1.班主任以身作则,成为学生前进的风向标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策划者与组织者,是每天与学生接触时间最长的老师,是学生最直接的榜样。乌申斯基说过“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学生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是最有用的阳光”。班主任的自身素质,道德修养客观上是学生的前进的风向标,是班级群体及班级中的每一个体的楷模。初中生处于心理建设阶段,其周围接触人群情况,时刻影响着他们的行为举止。人们常说,耳濡目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班主任的个人品格行为,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因此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时刻注重为人师表,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行为示范去进化育人环境:用自己坚韧的心态教学生,学会战胜困难,最终实现用自己的人格塑造人格的理想教育境界,这样自然就能得到学生发自内心的尊重和爱戴。
  2.建立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培养学生主动管理能力
  班集体是培养学生成长的一方沃土,制定科学有效的规章制度,是进行班级管理关键的第一步。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班主任可以利用班会课带领学生认真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班级条约,再结合全体学生的意见进行修改,并严格执行。在具体的班级管理中,带着将学生从受教育者变成自我教育者的科学理念,让每个学生担任不同班级角色,如班长、值日组长、课代表、劳动委员、文体委员等,分工管理班级,引导学生参与班级管理,逐渐培养和锻炼学生自我教育及管理能力。让学生在自我培养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过程中,创建文明上进、团结互助的班集体,最大范围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建民主和谐的气氛,形成一股积极向上的争优学习风气。在本学期年级“年级流动红旗”评选活动中,我班的班干部分工管理,各司其职,显得效果尤为明显。一周五天的早读,安排五位课代表带领学生齐读当日学科五分钟,然后组织全体学生完成早读任务。做到有目的、有方向的,度过一个高效的早读记忆时间。大课间跑操由体育委员和班长整队,并带领全体学生跑步进入操场,当天值日生在教室整理桌椅,打扫卫生。所有学生开始跑操之后,由纪律委员带领全体同学大声齐呼口号,整齐有序的跑操,既振奋了学习的士气,又保证了体育锻炼。每周班会由班长和各科课代表,积极反馈这一周班级学习表现良好的方面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严格的改进要求和中肯的改正建议,使每位同学提高对自己的要求,共同取得进步。在这样的分工管理下,我班多次获得年级流动红旗,被授予“学风优良班级”、“纪律严明班级”称号。 
  二、用爱浇灌学生的心灵,加强家校沟通
  1.用爱浇灌学生的心灵,建立友爱师生关系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对学生的热爱是“教育的奥秘”。“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是他坚信的座右铭。在教育过程中,学生不仅仅是接受老师教育的对象,同时也是教育的“反应体”。班主任的教导和要求,都会经过学生的情感过滤和催化。如果班主任没有得到学生的信任,那么得到的只有学生的无动于衷。对学生简单粗暴的严惩,也只会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和对抗行为。作为班主任,我也有着同样的体会,当我用真心去爱护学生,关心学生时,无论我采用的是耐心的说教帮助,还是严厉的批评教育,学生都会发自内心的接受。相反,如果我没有用真诚的爱心,取得学生的信任,那么及时制定了正确的教育目标,使用了科学的教育方法,也无法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2.定期组织主题班会和家长会,加强家校沟通交流    
  班主任要认清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身边的典型事例,充分发挥班会和班级活动的作用,开展各种形式的主题班会,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达到每一期主题班会的教育目的。同时,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是学校和家庭的共同责任。班主任应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做好学生学习和生活情况的沟通交流。针对不同家庭情况的学生,采用电话约谈、到校约谈、家访、家长会等方式,了解学生出现学习问题的具体原因。班上有一位女生经常在上午第一节课就犯困,对于14岁的青少年来说,这种现象十分反常,他们不可能缺觉到这个程度。经过多次观察后,我决定给她的妈妈打电话。没有想到电话打通后,她的妈妈在电话的另一端痛哭流涕,因为这个女生,在家里多次跟父母发生冲突,甚至对她的妈妈,拿着棍棒追打,严重影响了整个家庭的正常生活。这远远超乎了我对这个女生家庭生活的想象,我立即找到这个学生,从感恩父母、学习责任等方面,对她进行了深刻的思想教育,最终她自己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承诺会积极改正。这件事情让我深刻意识到,及时与父母进行沟通,了解学生背后的真实生活,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
  班主任的工作是琐碎的,但对于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却是意义非凡的。班主任只有以身作则,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合理的班级管理制度基础之上,对学生倾注关爱,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联系,才能够更好地做好班主任管理这一项事务,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