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方法
【作者】 阿比拉且
【机构】 四川省凉山州美姑县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语文课程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上也发生了巨大转变,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更多基础性的语文知识,更要注重对学生语文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掌握更多有关写作方面的技能,使学生通过创作来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不断提升个人语文素养。从目前初中语文教学现状来看,学生写作能力较为薄弱,写作兴趣严重缺失,无法独立完成基础性写作。鉴于此,本文就如何进一步提升学生写作能力展开一系列讨论,并提出相关培养策略,为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初中语文;写作能力;培养方法
一、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提升其写作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若要保证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语文教师需尝试引入不同教学手段,以形成对学生习作兴趣的有效激发,提高学生参与写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始终保持写作热情,并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练习写作。一直以来,学生学习质量或多或少都受到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可以说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动力。只有学生对写作保持源源不断的兴趣,才能专注于写作,主动练习写作以提升个人写作能力。对于调动学生写作兴趣而言,“故事”不失为一种刺激学生写作兴趣的最佳形式。
以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背影”一课为例,在引导学生分析课文时,教师将剖析重点集中于作者和父亲之间的故事,从而激发学生对自己父亲在家庭中贡献的思考,感受来自父亲深沉而无言的爱。教师可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进行以“父亲”为主题的写作训练,学生可在这种以故事为背景的课堂环境中表达自己对父亲的情感,并在故事中产生强烈的写作兴趣,充分表达自己对父亲的感激之情,进而达成语文写作教学的目的。
二、重视学生文题的解读
教师敲定写作题目后,学生需按照题目要求和主题开展写作。一般情况下,学生在文章写作过程中,极易出现“跑题”等问题,对此,教师应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解读写作主题和写作题目。在实际写作训练过程中,教师最常用的写作类型为话题作文,尽管话题内容较为单一,“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内容进行大胆构思。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可能脱离写作要求,无法精准表达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例如,在以“感恩母亲”为话题的写作训练中,对于母亲,学生并不陌生,但写作的难度在于学生可能无法写出与题意相符的文章。在语文教师设定好写作主题后,可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向学生进行提问,如“母亲在生活中有那些关爱自己的表现。”学生对于该问题纷纷讲述了自己母亲对自己的关爱,教师的任务则是指导价值观存在一定偏差的学生,如此,学生便可更加详细的认识和了解自己母亲的无私奉献,而后语文教师需进行持续性的引导,让学生畅想未来通过哪些途径回报母亲,从而产生真挚的情感。通过对文题的解读,学生有了一个良好的写作准备。
三、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提升其思维能力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可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理清写作思路,以创作出更为优秀的作品。很多语文知识来源于生活,因此,语文老师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应引导学生感知并洞察生活的真谛,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体验其生活本质,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对事物有更加精确的把握,进而确保所描述事物的生动化与形象化。“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写作思维和写作能力的培养也并非易事,其实现与教师积极引导密不可分,通过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并从生活中获得感悟和启发,实现对学生探索欲望的有效激发,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发现问题、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初中阶段的学生想象力极为丰富,在观察生活时可联想其它事物,因此,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教师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拓宽学生知识范围,激发学生想象能力;第二,通过与具体教学内容的有效结合,实现对生活化情景的积极构建,营造轻松愉悦的想象氛围,使学生能够大胆的想象;第三,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同时,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帮助学生进行词语、句式、段式和素材的积累;第四,知识的积累还来源于一些好的习惯,教师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在遇到好的词句时可以摘录在自己的笔记本上,也可以养成良好的随笔习惯,在有灵感的时候将它写成日记。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写作教学是其中一项至关重要的教学内容。语文教师应将学生写作能力作为培养重点,但教学过程中需以学生个人兴趣爱好以及实际的学习能力作为写作教学的前提,通过对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的创新,不断积累学生的阅读总量,从而实现写作教学质量。另外,写作也是需要方式方法的,只要学生掌握好相应的技巧,提高写作水平只是一个时间上的问题。此外,学生要努力学习,增强自己的思维能力,让自己的写作思路更加清晰。
参考文献:
[1]白小燕.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几点建议——写作能力的有效培养[J].发明与创新·教育信息化,2020,10(04):135-136.
[2]汪斌华.初中语文教学应强化思维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教研版),2020,14(02):188-189.
[3]蔡美余.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J].中学生作文指导,2020,01(01):112-113.
【关键词】 初中语文;写作能力;培养方法
一、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提升其写作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若要保证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语文教师需尝试引入不同教学手段,以形成对学生习作兴趣的有效激发,提高学生参与写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始终保持写作热情,并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练习写作。一直以来,学生学习质量或多或少都受到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可以说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动力。只有学生对写作保持源源不断的兴趣,才能专注于写作,主动练习写作以提升个人写作能力。对于调动学生写作兴趣而言,“故事”不失为一种刺激学生写作兴趣的最佳形式。
以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背影”一课为例,在引导学生分析课文时,教师将剖析重点集中于作者和父亲之间的故事,从而激发学生对自己父亲在家庭中贡献的思考,感受来自父亲深沉而无言的爱。教师可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进行以“父亲”为主题的写作训练,学生可在这种以故事为背景的课堂环境中表达自己对父亲的情感,并在故事中产生强烈的写作兴趣,充分表达自己对父亲的感激之情,进而达成语文写作教学的目的。
二、重视学生文题的解读
教师敲定写作题目后,学生需按照题目要求和主题开展写作。一般情况下,学生在文章写作过程中,极易出现“跑题”等问题,对此,教师应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解读写作主题和写作题目。在实际写作训练过程中,教师最常用的写作类型为话题作文,尽管话题内容较为单一,“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内容进行大胆构思。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可能脱离写作要求,无法精准表达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例如,在以“感恩母亲”为话题的写作训练中,对于母亲,学生并不陌生,但写作的难度在于学生可能无法写出与题意相符的文章。在语文教师设定好写作主题后,可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向学生进行提问,如“母亲在生活中有那些关爱自己的表现。”学生对于该问题纷纷讲述了自己母亲对自己的关爱,教师的任务则是指导价值观存在一定偏差的学生,如此,学生便可更加详细的认识和了解自己母亲的无私奉献,而后语文教师需进行持续性的引导,让学生畅想未来通过哪些途径回报母亲,从而产生真挚的情感。通过对文题的解读,学生有了一个良好的写作准备。
三、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提升其思维能力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可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理清写作思路,以创作出更为优秀的作品。很多语文知识来源于生活,因此,语文老师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应引导学生感知并洞察生活的真谛,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体验其生活本质,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对事物有更加精确的把握,进而确保所描述事物的生动化与形象化。“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写作思维和写作能力的培养也并非易事,其实现与教师积极引导密不可分,通过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并从生活中获得感悟和启发,实现对学生探索欲望的有效激发,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发现问题、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初中阶段的学生想象力极为丰富,在观察生活时可联想其它事物,因此,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教师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拓宽学生知识范围,激发学生想象能力;第二,通过与具体教学内容的有效结合,实现对生活化情景的积极构建,营造轻松愉悦的想象氛围,使学生能够大胆的想象;第三,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同时,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帮助学生进行词语、句式、段式和素材的积累;第四,知识的积累还来源于一些好的习惯,教师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在遇到好的词句时可以摘录在自己的笔记本上,也可以养成良好的随笔习惯,在有灵感的时候将它写成日记。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写作教学是其中一项至关重要的教学内容。语文教师应将学生写作能力作为培养重点,但教学过程中需以学生个人兴趣爱好以及实际的学习能力作为写作教学的前提,通过对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的创新,不断积累学生的阅读总量,从而实现写作教学质量。另外,写作也是需要方式方法的,只要学生掌握好相应的技巧,提高写作水平只是一个时间上的问题。此外,学生要努力学习,增强自己的思维能力,让自己的写作思路更加清晰。
参考文献:
[1]白小燕.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几点建议——写作能力的有效培养[J].发明与创新·教育信息化,2020,10(04):135-136.
[2]汪斌华.初中语文教学应强化思维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教研版),2020,14(02):188-189.
[3]蔡美余.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J].中学生作文指导,2020,01(01):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