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初中数学临界生学习转化策略刍议

【作者】 文达香

【机构】 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民族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临界生有较好的基础,学习成绩有很大提升空间,其提升依靠努力和鼓励,更重要的是纠正不良学习方法的和培养答题技巧。下面就阐述临界生的数学学习转化的策略。
  【关键词】 数学临界生;学习转化;方法

  临界生这一类学生智力正常、身体健康,但或因为习惯于一味的接受,不注意思维训练,从而欠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或因为学习态度时好时坏,导致知识构建的漏洞;或因为心理因素不稳定影响学习状态等等,在行为上存在很多“内耗”,学科成绩忽上忽下,界于高中录取分数的临界点。每所普通中学都有“临界生”,如果在教学中教师能及时给予这一学生群体一些指导和帮助,相信对教学成果的巩固和提升有重要的意义。
  临界生的转化,已经成为各类学校抓毕业班工作的重点策略,不同类型的学校在毕业班工作方案中都安排有专门的临界生转化要求、转化目标和转化措施。很多管理者也都认为,中考升学目标的完成,取决于临界生转化的落实程度,甚至大家都一个普遍存在的共识,就是临界生转化抓实了,有效了,成功了,就可以实现一些学生从期待普通高中走向现实重点高中,特别有利升学率的大面积提升。其实,抓临界生转化,并不是写在纸上,说在口上,印在计划上的那么简单,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这里借此平台发表一下本人关于临界生转化方面的一些观点,不足之处敬请各位同行批评指正。
  一些认识有偏差的观点总以为所谓临界生就是班里接近高中升学的那些学生。其实,临界生的内涵非常宽泛。如果细细划分开来的话,临界生应该包括名优学校录取临界生、普通学校临界生、重点临界生、中职临界生等等。临界生不是那些各门功课都存在问题的学生,而是仅有1-2个学科存在缺陷的学生,基于此临界生主要应该是学科临界生,不一定是所谓的差生,也不一定是各个学科都存在问题的中间生。因此,临界生转化的重点是1-2个学科存在薄弱的临界生。
  临界生转化是一项十分艰苦的工作,也一项十分复杂的劳动,必须在家长、教师、学生及班主任的共同努力下,并采取一定的管理手段方可凑效,作为学校或班主任如何管理这些临界生,是临界生转化的重中之重。作为学校或班级来说,除了要加强临界生思想动员、心理辅导、时间投入要求以外,更多的是加强针对临界生转化的学科管理,也即对临界生转化实行过程管理和目标管理,也即建立两项管理制度,一是临界生过程管理制度,二是实施临界生转化成果奖励制度。具体来说,对于各个学科的临界生,需要建立档案、表格记录、状态跟踪、动态调度和成果奖励等。这些措施在操作起来也非常简单,即对所有临界生分学科建立档案,设计专用表格记录各个学科临界生每次考试成绩,经常性进行分析比较,对每位临界生发生的学科名次(不是学科考试分数)变化进行对照分析,进步的鼓励,退步或不稳定的分析找出原因。一、二次考试的结果变化对临界生来说可能存在偶然性,但临界生转化成果需要有一个较长周期的观察,所以学科奖励必须在学科临界生取得稳定进步以后才能实施。还应该注意的是,由于在临界生转化上需要学生自身投入更多的时间,可能会影响到其它学科的学习与进步,因此,我们无论如何不能以牺牲其他优势学科为代价进行所谓的补差补缺或学科转化。
  关于临界生的转化,班主任只是负责管理工作,更多实质性的工作必须由课任教师来完成。那么课任教师如何做好细致的临界生转化工作呢?总结起来,不外乎是“五多”。即:
  1.多面试面批,即课任教师对学科临界生的试卷,要经常性当面批阅,帮助学生找到答题中的问题,甚至单纯给临界生开“小灶”,单独命题、单独考试。
  2.多谈心交心,学科教师或班主任要多找临界生谈话,帮助他们克服畏难情绪,树立学科转化的信心,因人指导学法,让学科转化从学生信任教师、尊重教师开始。
  3.多指导辅导,针对学科临界生存在的问题,课任教师要制定专门的补差补缺计划,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化解知识难点,突破学业科进步颈。
  4.多质疑答疑,上课或辅导过程中,要针对学生可能存在的学科能力缺陷、知识内容缺陷或答题方法缺陷等,多设立疑问,并引导他们消除疑问,帮助他们化难为易,全方位提高。
  5.多鼓励激励,学科临界生最突出的心理问题就是信心不足,经不住任何的打击,更多地需要鼓励,因此,学科教师必须改变工作思路,在批卷评卷中、在交流谈心中、在指导辅导中,多鼓励,常激励,让他们不断在进步中取得支持,获得助力。
  临界生转化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也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进入毕业年级了才去抓临界生转化已经很迟了。因此,在临界生转化方面,越来越多的人达成了共识,抓临界生转化还是越早越好,临界生转化应该从起始年级开始抓起!
  同时,做好临界生工作对差生和优生有很大的触动作用,它能够使差生树立坚定“我也能很快进步”的信心,消除优生的优越感,在学习上会变得更发奋,因此,做好临界生工作,在很大程度上能帮助做好差生和优生的工作,使全体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琼. 临界生学习管理实践研究[D].宁波大学,2018.
  [2]连彦萍,宋彦东.关注“临界生”之我见——对2015届二轮复习的一点思考[J].新课程(下). 2015(09)
  [3]沈凌萍.班级学习共同体视野下“中考临界生”辅导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 2013(15)
  [4]刘延峰.谈如何有效帮助“临界生”[J].考试(综合版). 2012(01)
  [5]颜泳嘉.浅议数学临界生教学辅导策略[J].现代教学. 2009(Z2)
  [6]侯刘起,李翠连,李帅.临界生的界定、态势、对策及验证——来自广西南宁市第一中学的案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29(10):42-47.
  [7]俞凤琴.浅谈初中数学“临界”问题[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教学研究),2001(11):119-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