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析高中音乐“5+X”高效课堂有效教学模式——《新建高中“5+X”高效课堂有效教学模式实践研究》课题论文

【作者】 姚宏颖

【机构】 广西百色西林县民族高级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国家基础教育改革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启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犹如一股清新的春风,吹进了中小学校园,为基础音乐教育带来了绿色的春天。在新一轮音乐课程的改革中,最大的变革就是教学方式的改变。在新时期高中音乐教学如何应以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学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教师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更好地感悟与体验音乐文化,增强音乐学习的有效性,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呢?
  这就需要我们高中音乐教师合理组合教材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通过课堂上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现提高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目标。如何应对各种新课改理念做到融会贯通,逐步形成教师自身的教学理念?如何针对本校的实际情况来开展行之有效的教学改革?我们不禁自问:我们的教学方法有效吗?我们的教学方法有哪些不合理的存在?进而追问: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能促进有效的教学?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此,我校提出了“5+X”高效课堂有效教学模式。我们音乐老师将着眼于促进学生健康、长远的发展,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生长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分析和研究教师的教学行为为抓手,重建科学、合理的教学价值观,探究优化音乐课堂教学的技术策略,从而大面积地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效率。
  余文森教授认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虽然表现在不同层次上,但学生是否有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指标。教学的有效性要关注学生的发展,从时间上来说,学生的发展有当下发展和终身发展。任何一个有效教学必定要促进学生当下发展,同时对学生长远发展也会有影响。以前教学太注重当下发展,实际上教学还要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可持续发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沉淀下来的是一种思维方式和精神。”
  就音乐学科而言,如果赋予它更宽的外延那就要从三个层面去理解,首先,对教学目标来讲,它是有效果的,是明确、具体、科学、简明、切实的。其次,从教学方式来讲,是根据教材特点,歌曲的难异程度及学生的个别差异等情况进行适度调整的。再次,从教学过程的层面来讲,它是有效益的,符合音乐学科艺术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征,是一种师生共同学习和共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的探究活动。本人就从以上三个方面结合课堂教学实际就有效性问题谈谈自己的粗浅之见。
  一、教学目标有效——科学简明,准确清晰
  教材分析具体细致、教学目标准确清晰,是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教材分析要和本课的教学目标相结合,突出鲜明、具体的特点。只有教师真正吃透、理解了教材,才能更好地把握教材,知道音乐作品中哪些要素是真正对学生有用的,对本课有用的。因此在分析教材时,首先要理解音乐作品,尤其要把本课涉及到的音乐要素分析透彻。一旦把音乐作品分析透了,目标自然而然也清晰了,方法、形式等也相应的水到渠成了。
  二、教学方式有效——选择恰当,促成发展
  行之有效的音乐教学方式,应体现“以音乐为本”的教学原则,通过教学方式的活用推动音乐教学的发展,运用有效的方法拓展教学空间,拓宽活动渠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不断体验音乐过程中培养创新能力,使学生在兴趣中学,在好奇中学、在探索中学、在自主中学。
  三、教学过程有效——充分展开,恰到好处
  有效教学目标是基础,关键还看怎样有效实施,教学效果来源于教学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科学思维方法、技能技巧的培育者。优化课堂教学过程,能提高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动性、自主性和积极性,形成使学生真正成为处于主体地位的课堂教学氛围,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一)有效的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催化剂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优秀的教学导入环节,不但能够起到画龙点睛,启迪思维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注重对导入环节的设计,科学、合理地运用各种不同的导入方式,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兴奋剂
  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是以师生、生生互动为主要形式的双向信息交流的教学方法,是老师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有效性地提问可以引起学生探究的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兴奋剂。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是师生之间进行教学信息交流的过程,也是教师了解学生、掌握教学情况的一种反馈方法。学生提问是学生的思维过程和吸取知识、感受、体味音乐的一种反应,教师提问是启发学生、诱导学生的过程。巧设疑问,既是教师了解学生掌握教学内容信息的过程,也是启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一个好方法。
  (三)课堂活动的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回味剂
  音乐教育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以情感人,以美育人。体验活动是音乐课堂活动有效的灵魂。体验性强调身体性参与,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要用自己的眼睛看,耳朵听,嘴巴说,用自己的手做,用自己的脑思考。也就是学生要亲自去经历,去感悟,去操作。新课程实施以来,课堂变活了,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和主动精神,但在“参与”和“活动”的背后,却透露出浮躁、盲从和形式化倾向,学生内在的思维和情感并没有真正被激活。典型表现在“自主”变成“自流”,只赋权却不增能,课堂展现的是学生肤浅表层的、甚至是虚假的主体性,失去的却是教师有针对性引导、点拨和具体帮助的重要职责;合作有形式却无实质:学生之间在缺乏问题意识和交流欲望的背景下,应付式、被动式地进行“讨论”,缺乏平等的沟通和交流,尤其是缺乏深层的交流和碰撞;探究有形无实,学生只是机械地接部就班地经历探究过程的程序和步骤,缺乏好奇心的驱使和思维的探险以及批判性的质疑,从而导致探究的形式化和机械化,变成没有内涵和精神的“空壳”。有人批评我们的课堂有“温度”无“深度”,也是这个道理。
  (四)适当有效的评价是课堂教学的助推剂
  教学评价是始终贯穿于教学活动中的一种教学行为,对于提高学习活动的实效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开放性教学理念背景下,以下评价方式对于保持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激情起着较好的作用。
  综上所述,只要我们准确细致地把握教学目标,优化运用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科学设计自己的言行,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内驱力,使学生在音乐课上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学习状态,就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的发展。
  高效课堂有效教学只是我们对教学的基本要求,优质教学才是我们的追求目标。从有效教学走向优质教学,也就意味着教师从一般教师走向优秀教师;从普通教师走向教学名师;从经验型教师走向专家型教师。任何课程改革、教学改革都是对优秀教师、教学名师、专家型教师的呼唤!这也是我们不懈追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