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讲方法,创活而不乱班级 明学情,育个性特色学生
【作者】 韩毓平
【机构】 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实验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作为六年级班主任,面对着班上七十多名学生,我始终以“犯错是孩子的权利,纠错是师长的责任,培养孩子自我教育能力是师长的使命。”为理念,从我所教的六年级班情、学情等出发,在班级管理上,讲方法,创活而不乱班级,明学情,育个性特色学生。具体做法如下:
一、亲近学生,研究学生;展现自我,树立威望。“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我一是善于接近孩子,体贴和关心学生,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亲近和爱。在此基础上了解班风、学风,了解全班主要的优缺点,并分析其原因所在;了解家长普遍的文化层次,找到亟待纠正的弱点;二是研究学生的个性特征(包括能力、性格、爱好等),了解学生个人的生活环境,掌握哪些是积极分子,哪些是特别需要关注的学生等等。在亲近与研究学生的过程中,我努力展现自身广博的文化与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学生对我既亲近又崇拜,既认定我是值得信赖的老师,又把我当作好朋友,尽力树立起我班主任崇高的威望。
二、干部队伍的组建和培养。一个班的集体面貌如何,很大程度上是由班干部决定的。班干部对班集体有着“以点带面”和“以面带面”的作用,我称他们是“班主任的左右手。”所以,我慎重地选拔和培养班干部队伍,要求当选的班干部应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并精心培养,具体为:1、大力表扬班干部优点,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帮助班干部树立威信;2、在鼓励干部大胆工作,指点他们工作方法的同时,严格要求班干部个人,在知识、能力上取得更大进步,在纪律上以身作则,力求从各方面给全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亦即“以点带面”;3、培养班干部团结协作的意识,并通过班干部这个小集体建立正确、健全的舆论,带动整个班集体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形成集体的组织性、纪律性和进取心,亦即“以面带面”。
三、以强化常规训练带动教育教学工作。良好的常规是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的保障。一个学生调皮捣蛋、不合常规的举动往往会使一堂好课留下遗憾,使整个集体活动宣告失败,甚至使全班努力争取的荣誉付诸东流,直接影响到班集体的利益。因此,我扎实有效地加强每个学生的常规训练。训练的内容包括《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的常规、课堂常规、集会和出操常规、卫生常规、劳动常规、参观常规以及路队常规等诸多方面。并且这学期我还根据学生的特点,结合我国古代优秀的蒙学教材《弟子规》的学习,强化学生内在。日常行为的训练要通过集体或个人、单项强化或全面优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务必使每个学生具有“服从集体”的思想,具有自我约束力,形成习惯,保证整个班集体随时表现出“活而不乱,严而不死”的良好班风班貌。
四、拟定集体与个人的远、近期目标。有目标才有动力。我根据学校工作安排和本班实际情况,手把手指导或帮助学生拟定全班与小组在知识、能力等方面的远、近期目标,让每一个学生明确我们全班和小组正在努力奋斗的目标是什么,避免盲目、低效地学习和生活,从而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和动力。然后,与家长联系,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下,让每一个学生拟定切合自己实情的个人远、近期目标,将集体的动力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帮助和鼓励每一个人进步,使每个人都在明显而又易于承受的压力下自觉要求自己。目标的制定不是目的,如何通过努力去实现目标,提高学生的素质才是目的。因此,鉴于二年级学生年龄与心理特征,我注意了以下两点:一是近期目标较之远期目标更有激励作用;二是目标的制定必须切实,要让孩子能“跳一跳摘到苹果”,不能好高骛远,以免丧失孩子信心。
五、激发学生竞争意识。竞争是一股巨大的、潜在的、其它任何外力都不可能达到或代替的动力。我在班内掀起激烈的、持久的竞争活动,并让每位学生明白:这是“互助”、“友好”的竞争,而不是“敌视”和“保守”的竞争,其目的是为了取得共同的、更大的进步。做法为:1、激发与外班学生的竞争意识:从集体活动的表现、班级荣誉的争取、留给老师的印象以及个人获奖情况等等多个方面激发全班由整体到个人的与外班的竞争意识。这也是一种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2、设立定期评价制度:以“小红花”等相对固定的评价模式,对学生个人和小组的各种表现定期评价,使每个学生和小组明确近期优缺点何在,在班上居何位置,从而增强警惕性和进取心,培养学生的自觉性。3、建立互助组:以互助小组、1+1小组(一一对应的优生帮助差生形式)、小组帮助组员等等多种互助方式促使差生取得更大进步,共同实现个人、小组与集体奋斗的目标。4、奖励和批评:奖励与批评的方式各种各样,目的都是鼓励先进、指出缺点、激励所有学生争取更大的成绩。奖励比批评的教育效果更明显。
六、重视主题班会与主题队会的开展。我十分注重每次活动的实效性,使每次活动都让学生得到一次思想和灵魂的洗礼,留下深刻印象并指导自己以后的言行。其主题根据社会影响、学生思想动向以及偶发事件拟定。比如激励学生好好学习的班会《古代勤奋学习的故事》,教育学生正确对待金钱的班会《一分钱》以及教育学生讲究卫生、预防新型肺炎的队会《怎样预防新型肺炎》等等,主题都非常优秀。
七、学生个性特长和创造能力的培养。素质教育应时代需要所培养的人才应是高素质的,是有创造性的人才。我在使素质不同的全体学生在各自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尽可能大的提高和发展的同时,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思想和情感,允许学生有自己的意愿、情绪、意见和要求,给他们充分的自主权展现自己健康的个性。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俯下身子,蹲下步子,以平视的眼光看待学生,以平等的姿态教育学生;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用学生的眼光去观察,用学生的情感去体验,用学生的兴趣去爱好;给顽皮的学生以感化,给自悲的学生以自信,给胆怯的学生以力量,给愚钝的学生以智慧,努力发掘学生的潜能,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创造能力,培养他们成为班上各方面的顶梁柱和带头人,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生动活泼地发展。
当然,在我国的班级授课制度下,在教育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学会做事,学会生活”的过程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特别是小学低年级班主任工作的内容是复杂的,任务是繁重的。但是,只要我们真诚地捧着一颗“爱心”,加强理论修养,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自己,形成系统科学的工作方法,是完全能够干得非常出色的。
一、亲近学生,研究学生;展现自我,树立威望。“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我一是善于接近孩子,体贴和关心学生,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亲近和爱。在此基础上了解班风、学风,了解全班主要的优缺点,并分析其原因所在;了解家长普遍的文化层次,找到亟待纠正的弱点;二是研究学生的个性特征(包括能力、性格、爱好等),了解学生个人的生活环境,掌握哪些是积极分子,哪些是特别需要关注的学生等等。在亲近与研究学生的过程中,我努力展现自身广博的文化与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学生对我既亲近又崇拜,既认定我是值得信赖的老师,又把我当作好朋友,尽力树立起我班主任崇高的威望。
二、干部队伍的组建和培养。一个班的集体面貌如何,很大程度上是由班干部决定的。班干部对班集体有着“以点带面”和“以面带面”的作用,我称他们是“班主任的左右手。”所以,我慎重地选拔和培养班干部队伍,要求当选的班干部应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并精心培养,具体为:1、大力表扬班干部优点,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帮助班干部树立威信;2、在鼓励干部大胆工作,指点他们工作方法的同时,严格要求班干部个人,在知识、能力上取得更大进步,在纪律上以身作则,力求从各方面给全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亦即“以点带面”;3、培养班干部团结协作的意识,并通过班干部这个小集体建立正确、健全的舆论,带动整个班集体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形成集体的组织性、纪律性和进取心,亦即“以面带面”。
三、以强化常规训练带动教育教学工作。良好的常规是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的保障。一个学生调皮捣蛋、不合常规的举动往往会使一堂好课留下遗憾,使整个集体活动宣告失败,甚至使全班努力争取的荣誉付诸东流,直接影响到班集体的利益。因此,我扎实有效地加强每个学生的常规训练。训练的内容包括《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的常规、课堂常规、集会和出操常规、卫生常规、劳动常规、参观常规以及路队常规等诸多方面。并且这学期我还根据学生的特点,结合我国古代优秀的蒙学教材《弟子规》的学习,强化学生内在。日常行为的训练要通过集体或个人、单项强化或全面优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务必使每个学生具有“服从集体”的思想,具有自我约束力,形成习惯,保证整个班集体随时表现出“活而不乱,严而不死”的良好班风班貌。
四、拟定集体与个人的远、近期目标。有目标才有动力。我根据学校工作安排和本班实际情况,手把手指导或帮助学生拟定全班与小组在知识、能力等方面的远、近期目标,让每一个学生明确我们全班和小组正在努力奋斗的目标是什么,避免盲目、低效地学习和生活,从而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和动力。然后,与家长联系,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下,让每一个学生拟定切合自己实情的个人远、近期目标,将集体的动力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帮助和鼓励每一个人进步,使每个人都在明显而又易于承受的压力下自觉要求自己。目标的制定不是目的,如何通过努力去实现目标,提高学生的素质才是目的。因此,鉴于二年级学生年龄与心理特征,我注意了以下两点:一是近期目标较之远期目标更有激励作用;二是目标的制定必须切实,要让孩子能“跳一跳摘到苹果”,不能好高骛远,以免丧失孩子信心。
五、激发学生竞争意识。竞争是一股巨大的、潜在的、其它任何外力都不可能达到或代替的动力。我在班内掀起激烈的、持久的竞争活动,并让每位学生明白:这是“互助”、“友好”的竞争,而不是“敌视”和“保守”的竞争,其目的是为了取得共同的、更大的进步。做法为:1、激发与外班学生的竞争意识:从集体活动的表现、班级荣誉的争取、留给老师的印象以及个人获奖情况等等多个方面激发全班由整体到个人的与外班的竞争意识。这也是一种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2、设立定期评价制度:以“小红花”等相对固定的评价模式,对学生个人和小组的各种表现定期评价,使每个学生和小组明确近期优缺点何在,在班上居何位置,从而增强警惕性和进取心,培养学生的自觉性。3、建立互助组:以互助小组、1+1小组(一一对应的优生帮助差生形式)、小组帮助组员等等多种互助方式促使差生取得更大进步,共同实现个人、小组与集体奋斗的目标。4、奖励和批评:奖励与批评的方式各种各样,目的都是鼓励先进、指出缺点、激励所有学生争取更大的成绩。奖励比批评的教育效果更明显。
六、重视主题班会与主题队会的开展。我十分注重每次活动的实效性,使每次活动都让学生得到一次思想和灵魂的洗礼,留下深刻印象并指导自己以后的言行。其主题根据社会影响、学生思想动向以及偶发事件拟定。比如激励学生好好学习的班会《古代勤奋学习的故事》,教育学生正确对待金钱的班会《一分钱》以及教育学生讲究卫生、预防新型肺炎的队会《怎样预防新型肺炎》等等,主题都非常优秀。
七、学生个性特长和创造能力的培养。素质教育应时代需要所培养的人才应是高素质的,是有创造性的人才。我在使素质不同的全体学生在各自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尽可能大的提高和发展的同时,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思想和情感,允许学生有自己的意愿、情绪、意见和要求,给他们充分的自主权展现自己健康的个性。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俯下身子,蹲下步子,以平视的眼光看待学生,以平等的姿态教育学生;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用学生的眼光去观察,用学生的情感去体验,用学生的兴趣去爱好;给顽皮的学生以感化,给自悲的学生以自信,给胆怯的学生以力量,给愚钝的学生以智慧,努力发掘学生的潜能,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创造能力,培养他们成为班上各方面的顶梁柱和带头人,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生动活泼地发展。
当然,在我国的班级授课制度下,在教育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学会做事,学会生活”的过程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特别是小学低年级班主任工作的内容是复杂的,任务是繁重的。但是,只要我们真诚地捧着一颗“爱心”,加强理论修养,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自己,形成系统科学的工作方法,是完全能够干得非常出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