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多媒体教学在小学科学课中的运用与思考
【作者】 梁新秀
【机构】 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第一实验小学
【摘要】【关键词】
摘 要:信息技术发展,给小学科学教学带来了更为丰富有趣的模式和方法的改变。一方面,信息技术可以作为教学中的演示工具;另一方面,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多媒体教学技能,让信息技术逐渐成为科学教学中的亮点。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小学科学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环境和学生的生活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代教育技术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高质量的科学信息,开阔学生的视野;能针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调整教学进度,提高学习效率;能为教师提供更多样、更先进的教学手段。在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多媒体技术在科学课中的具体应用。
一、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可以使静态的教学内容变为动态的画面,再加上鲜艳的色彩引起学生注意,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可以使枯燥而又抽象的科学知识变得生动而又具体,使科学教学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从而使学生在愉悦的状态下主动地获取知识,成为学习的主体。导入阶段充分恰当的利用好现代教育技术,就可以很好的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欲望。
1、谜语导入,激发学习兴趣。在执教《猜猜猜》一课时,教师这样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大家猜猜看,‘此花没人栽,年年冬天开,朵朵白如玉,好看不能摘。’谜底是什么?为什么猜是它?”小学生一听说猜谜语,积极性特高,肯定学生的答案之后,教师再次引导:“老师这里还有一些有趣的问题,你们还想猜猜看吗?”“想!”听着学生异口同声的响亮回答,这节课就成功了一半。然后老师顺理成章的出示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头脑风暴”,引导学生进行猜测,同学们学习兴趣十分高涨。
2、故事导入,创设教学情境。在执教《把盐藏起来了》一课,导入时播放电影《闪闪的红星》中潘冬子送盐故事情节。三年级的学生一听说看电影,特别兴奋,观看得也格外认真。教师引导学生边观看边讨论:小红军为什么要往盐桶中加水?还有什么办法也可以让盐化得快一些?他会想什么方法躲过敌人的搜查,把盐带上山?用棉衣把盐水带上山,怎样把盐取出来呢?随着剧情的进展,学生的思维也被充分调动起来了,大家讨论得非常激烈,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就理解了盐“消失” 在水里的现象就是溶解。而且猜想要使盐化得快一些,可以把盐弄碎、搅拌、加热等办法,可是这些方法到底行不行呢?怎样才能想办法比较出利用这种方法比不用这种方法能使溶解的速度加快呢?接下来我们通过实验来证明。水到渠成过渡到探究环节,学生学得自然而然。
二、有利于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小学生的学习具有明显的年龄特征,只有便于体验和理解的内容才能更容易让他们所接受。这些内容既要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又要适合他们心理、生理发展需要,让他们能够更好地感受和体验科学。多媒体技术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愿意更深入更细致的研究所学内容的重点、难点,使教学的重点、难点更容易突破。例如《动物的繁殖活动》中,让学生掌握动物都是通过什么方式进行繁殖的确实有一定难度。由于受到环境条件的限制,他们根本无法走进动物的真实生活,更无法去了解整个动物世界的繁殖。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播放视频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这样一来本课的重点难点迎刃而解。
三、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拓展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的视野
小学科学教材中所涉及的内容有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和宇宙科学等等,有些内容离现在的生活年代相对久远,有的则是具有时代感的科学技术的运用,如磁悬浮、网络技术、基因工程技术等,这些内容对学生来说相对都比较陌生,如果仅仅依靠教材中的简单介绍,学生只是了解一点皮毛,印象不会深刻。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将这些内容进行具体形象直观的再现,既便于学生理解,又丰富了学生的视野。
四、多媒体课堂教学的组织实施、评价反馈环节,应注意的问题
制定教学过程的操作步骤规划:规划课件使用的操作步骤,是多媒体课堂教学流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授课教师要根据本节课的实际教学需要,合理分配课件的使用时间、理清思路、认真规划课件的使用步骤,仔细考虑课件的运行、重复、结束等在哪个环节手稿为最佳;要有所取舍,一切以服务教学为出发点,防止为使用而使用、追求表面的华丽。
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会因多媒体手段而被削弱:在多媒体课堂教学环境中,教师的主导地位不但不能削弱,而且还应进一步加强,否则,就会出现学生看了很多、听了很多,却不知要学什么的事与愿违的现象。教师要切忌整个教学过程都在教师机位置、单纯地“演示”你的课件。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既是导演,又是演员。教学中,教师应以人格魅力和富有情趣的讲解、通过师生间的情绪相互感染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如此产生的良好的教学效果及对学生心理产生的正面效应,是任何形式的电子媒体所不能替代的。经常听到一些人讲出“我的课件能‘放’多少多少分钟”,这种拿课件当录像“放”给学生看的意识不就是要有课件取代教师的主导地位吗?多媒体课件作为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是用来支持教学工作、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突破重点难点、解决一些传统教学中不易解决的问题,但它仅仅是你手中的一种教学工具,人的要素是第一位的,教师者教学活动的主导。
要适应多媒体教学对教师素质提出的更高要求:多媒体教学不仅要求授课教师掌握必要的计算机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深刻理解现代教育的本质,致敬使用多媒体手段,又充分发挥自身的教学评价、监督控制、师生情感交流方面的优势,运用现代教学理论,将新的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完美的结合。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为科学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我们也要意识到多媒体教学永远只是一种教学手段,只有不断探索,恰当运用这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并与传统的教学手段有机结合,才能避免它的消极作用,发挥其最大效能,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教学最优化。
参考文献:
[1]聂会宇.影响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运用的因素及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0(3).
[2]李丽.解读信息技术运用在课堂教学中的误区[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