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基于图式理论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探究
【作者】 何彩霞
【机构】 佛冈县城东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英语语篇阅读一直都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图式理论作为一种科学有效的语篇教学策略,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产生积极的影响。本文以仁爱版英语(Project English)八年级上册Unit 2 Keeping healthy.Topic 2 I must ask him to give up smoking. Section C为例,试从语言图式、内容图式、结构图式等方面,为初中英语的语篇阅读教学提供新的设计思路,促进学生语篇学习效果的提升,以达到发展学生语篇理解能力和提升学生综合语用能力的目的。以“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为“两大抓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 图式理论;初中英语;语篇教学;教学设计;核心素养
一、图式理论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影响
核心素养是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学习阅读是中学生语言学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强调:“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树立信心,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策略,发展自主和合作精神”。图式理论对英语阅读不仅是一个解词释义的过程, 更是对语言,知识、文章信息相结合的过程。强调教师在教学中应激活学生头脑中已有的图式, 培养其广泛阅读的习惯, 以期达到满意的阅读效果。
本文试从图式的角度出发,仁爱版英语(Project English)八年级上册Unit 2 Keeping healthy. Topic 2 I must ask him to give up
smoking. Section C为例进行教学设计,并将设计运用到真实的教学实践中,发现不足后加以反思和修正,为初中英语的语篇阅读教学设计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提升初中英语语篇教学效果,培养和提高学生语篇理解能力。
二、基于图式理论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的设计关乎教学效果,是整个教学的主体部分。结合图式理论和本课时的的语篇教学内容,将教学过程的设计分为五个部分:激活已有图式,唤醒背景知识;扩充语言图式,扫除语言障碍;利用结构图式,把握语篇结构;丰富内容图式,挖掘语篇内涵;迁移新旧图式,创设生成话题。
(一)激活已有图式,唤醒背景知识
阅读前,通过歌曲Healthy Food Song引入,复习相关食物的单词,激活语言图式,为新课做准备。图式理论表明: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为学生创造足够多的机会朗读语篇的相关内容,使学生对即将要阅读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为获得更好的阅读效果作铺垫。
(二)扩充语言图式,扫除语言障碍
在Pre-reading中,引入与本节主题相关联的Free talk about what you often eat for meals,Learn the new words,Play a game: Classification。通过描述图片学习新单词后进行食物分类游戏,既巩固新单词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接着引入与本节主题相关联的Free talk,通过激活学生的语言图式,再结合学生原有的图式构建出新的图式,为阅读中、阅读后两个环节做好铺垫,扩大词汇量、加大信息量,帮助学生扫除语篇中部分语言障碍,实现语言图式的扩充,为学习本节课内容作铺垫,以此在学生脑海中积极建立新的“图式”。
(三)利用结构图式,把握语篇结构
在 While-reading中,运用内容图式,培养学生的预测联想能力,让学生的在探究、观察、推测、论证的活动中理解文本。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思考的方式,引导学生逐步掌握阅读技巧和方法。在阅读文本环节中,教师应带领学生略读(skimming)、寻读(scanning),因此,笔者设计Read and guess和Read and match的教学活动。
通过速读的方式,了解文章大意后,让学生进行二次阅读,通过选择正确的句子和图片匹配,初步了解各妈妈对吃东西的要求,培养学生的预测联想能力。引导学生再次阅读(跳读课文),让学生抓取语篇里的重要信息:学生的饮食习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培养捕捉重点信息的能力。
(四)丰富内容图式,挖掘语篇内涵
在 While-reading中,继续深度学习文本内容,带领学生进行细读(carefully reading)、精读(intensive reading)。通过不同的阅读策略,设置层层递进的问题链,让学生带着问题完成对阅读文本的深层次理解,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扩展内容图式。设计了Read and judge教学活动,学生进行第三次阅读,梳理细节信息,培养学生使用阅读策略帮助阅读理解的能力。在此教学环节中,教师适时通过思维导图进行文段的分析,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逐步形成板书设计。
在Practice and retell和Practice and fill教学活动中,通过思维导图,小组内进行选词填空练习,检测学生对文本的掌握情况,训练学生对短文内容进行转换与归纳的能力。
(五)迁移新旧图式,创设生成话题
在 Post-reading的拓展提高环节中,通过讨论Danny的饮食习惯是否健康,并写下自己的建议,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迁移,设计了Read and discuss,利用和学生息息相关的日常生活,创设情境让学生自主操练,以交流互动、有效合作等方式为学生提供语言构建的场景,拓展与语篇的内涵与外延,真正达到“用英语做事”的目标。实现了图式的内化、拓展和迁移。
这节教学探究课采用了任务型教学活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以学生为中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体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培养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融合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实现的过程之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注重强调知识的主动建构,重视知识的迁移运用,立足于真实问题的解决,引领学生形成有效学习方法,提高个性化学习的效果,并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
[2]初中教学设计《英语语篇阅读教学》,陈贤纯,1998年。
【关键词】 图式理论;初中英语;语篇教学;教学设计;核心素养
一、图式理论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影响
核心素养是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学习阅读是中学生语言学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强调:“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树立信心,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策略,发展自主和合作精神”。图式理论对英语阅读不仅是一个解词释义的过程, 更是对语言,知识、文章信息相结合的过程。强调教师在教学中应激活学生头脑中已有的图式, 培养其广泛阅读的习惯, 以期达到满意的阅读效果。
本文试从图式的角度出发,仁爱版英语(Project English)八年级上册Unit 2 Keeping healthy. Topic 2 I must ask him to give up
smoking. Section C为例进行教学设计,并将设计运用到真实的教学实践中,发现不足后加以反思和修正,为初中英语的语篇阅读教学设计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提升初中英语语篇教学效果,培养和提高学生语篇理解能力。
二、基于图式理论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的设计关乎教学效果,是整个教学的主体部分。结合图式理论和本课时的的语篇教学内容,将教学过程的设计分为五个部分:激活已有图式,唤醒背景知识;扩充语言图式,扫除语言障碍;利用结构图式,把握语篇结构;丰富内容图式,挖掘语篇内涵;迁移新旧图式,创设生成话题。
(一)激活已有图式,唤醒背景知识
阅读前,通过歌曲Healthy Food Song引入,复习相关食物的单词,激活语言图式,为新课做准备。图式理论表明: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为学生创造足够多的机会朗读语篇的相关内容,使学生对即将要阅读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为获得更好的阅读效果作铺垫。
(二)扩充语言图式,扫除语言障碍
在Pre-reading中,引入与本节主题相关联的Free talk about what you often eat for meals,Learn the new words,Play a game: Classification。通过描述图片学习新单词后进行食物分类游戏,既巩固新单词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接着引入与本节主题相关联的Free talk,通过激活学生的语言图式,再结合学生原有的图式构建出新的图式,为阅读中、阅读后两个环节做好铺垫,扩大词汇量、加大信息量,帮助学生扫除语篇中部分语言障碍,实现语言图式的扩充,为学习本节课内容作铺垫,以此在学生脑海中积极建立新的“图式”。
(三)利用结构图式,把握语篇结构
在 While-reading中,运用内容图式,培养学生的预测联想能力,让学生的在探究、观察、推测、论证的活动中理解文本。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思考的方式,引导学生逐步掌握阅读技巧和方法。在阅读文本环节中,教师应带领学生略读(skimming)、寻读(scanning),因此,笔者设计Read and guess和Read and match的教学活动。
通过速读的方式,了解文章大意后,让学生进行二次阅读,通过选择正确的句子和图片匹配,初步了解各妈妈对吃东西的要求,培养学生的预测联想能力。引导学生再次阅读(跳读课文),让学生抓取语篇里的重要信息:学生的饮食习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培养捕捉重点信息的能力。
(四)丰富内容图式,挖掘语篇内涵
在 While-reading中,继续深度学习文本内容,带领学生进行细读(carefully reading)、精读(intensive reading)。通过不同的阅读策略,设置层层递进的问题链,让学生带着问题完成对阅读文本的深层次理解,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扩展内容图式。设计了Read and judge教学活动,学生进行第三次阅读,梳理细节信息,培养学生使用阅读策略帮助阅读理解的能力。在此教学环节中,教师适时通过思维导图进行文段的分析,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逐步形成板书设计。
在Practice and retell和Practice and fill教学活动中,通过思维导图,小组内进行选词填空练习,检测学生对文本的掌握情况,训练学生对短文内容进行转换与归纳的能力。
(五)迁移新旧图式,创设生成话题
在 Post-reading的拓展提高环节中,通过讨论Danny的饮食习惯是否健康,并写下自己的建议,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迁移,设计了Read and discuss,利用和学生息息相关的日常生活,创设情境让学生自主操练,以交流互动、有效合作等方式为学生提供语言构建的场景,拓展与语篇的内涵与外延,真正达到“用英语做事”的目标。实现了图式的内化、拓展和迁移。
这节教学探究课采用了任务型教学活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以学生为中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体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培养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融合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实现的过程之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注重强调知识的主动建构,重视知识的迁移运用,立足于真实问题的解决,引领学生形成有效学习方法,提高个性化学习的效果,并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
[2]初中教学设计《英语语篇阅读教学》,陈贤纯,199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