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基于中学生核心素养的经典阅读课程化的实践与探究
【作者】 王建芳 刘玉婵
【机构】 山东省荣成市蜊江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基于中学生核心素养的经典阅读课程化的实践与探究》围绕国家“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所涵盖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的同时,又关注学生“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审美的鉴赏和创造”“文化的理解和传承”四大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和提升。在实践研究过程中,经历了《蜊园诵读》《蜊园悦读》系列校本课程的开发,数字化阅读平台和在线考级系统的建设,阅读课程教学模式流程的探索,学生阅读成长曲线档案和学生阅读评价体系的建立,优化了阅读效果,激发了学生潜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人文底蕴;在助阵校园文化建设的同时,也丰富并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内涵。
“问题的提出”
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2016年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出台,发展核心素养成为迫切需求。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连续两年在“两会”报告中“倡导全民阅读”,同时全民阅读工作被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阅读列为国家战略。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初中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课程标准强调重视语文阅读素养。
当今阅读现状不容乐观,严重“碎片化”——内容盲目杂乱,没有明确课程;阅读活动随意性较大,没有具体指导及措施保证;教学内容单调乏味,方法陈旧落后等等。
由于家庭、社会阅读氛围不浓厚,受课时和空间的限制,学校对学生经典阅读效果的考查未能走向制度、常态、深入化,学生功利性阅读明显,阅读效果不尽如人意。
为力促全体学生投入到阅读中,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2013年,我校开发《蜊园诵读》课程。2016年,开设蜊江中学阅读公众号,开发了数字化阅读平台和TomExam在线考级系统。2016年9月中国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整体框架颁布后,我们结合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比较、分析与思考:应该如何围绕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进行阅读课程开发?又如何通过阅读课程建设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在思考与行动中,围绕着“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一中心目标,遵循“读经典、知经典、学经典、行经典、悟经典”的理念,对原有的课程进行整合、拓展,开发了《蜊园悦读》课程系列,积极探索“基于中学生核心素养的经典阅读课程化的实践与探究”。
“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
通过不断的改进、完善与提升,历经《蜊园诵读》系列课程开发编制、数字化阅读和在线考级系统研发、《蜊园悦读》系列课程研究开发,最终实现了对学生阅读的评价,以课程引领学生主动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1.开发《蜊园诵读》系列校本课程
首先对学生经典诵读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依据本校特色进行课程方案编制,依靠本校教师、专家、家长共同开发《蜊园诵读》系列课程。以独立课程、结合主题活动、结合学科以及微课四种课程形式保障实施。
2.数字化阅读平台及考级系统研发
①阅读考级平台的开发建设。借助微信公众平台,提供千余名著,每天更新美文,供学生阅读。利用TomExam考试系统,创建题库,组织测评考级,颁发等级证书。
②在线考级系统评价。依据“重兴趣,无负担”的评价策略,采用激励、展示和个性化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阅读过程及效果进行鼓励督促。
3.开发《蜊园悦读》系列校本课程
①开发完善悦读五课程体系。教材内容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注重全面性、经典性、教育性、层次性。涵盖“互联网+考级”海量阅读课程、单元系列整合阅读课程、“1+X”主题式深入阅读课程、“阅读+”诵读实践课程、校园朗读者拓展阅读五大课程。
②悦读课程实施与建设。构建“四型三步”的教学模式,即阅读课教学的四种课型以及备课、上课模式流程。
③悦读课程评价与修订。分为教师、学生评价。对学生评价将日常观察即时评价、学校抽查、成果展示三者结合。
4.基于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课程评价
将学生核心素养评价体系的建构实施和当前的课程与教学及评价体系进行深度整合。坚持评价内容多维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通过阅读课程评价力促核心素养发展。
“成果的主要内容”
1.形成了精细有效的基于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蜊园悦读课程,出版《蜊园诵读》《蜊园悦读》系列丛书
在基于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经典诵读课程开发基础上,构建了内容多元,不同年级、不同版本的阅读课程,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经典阅读序列课程,出版《蜊园诵读》《蜊园悦读》系列丛书。
2.开发出便捷、合理的基于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经典悦读课程实施数字化阅读和考级平台
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和校园网,推出“世界名著每日读”公众号,提供千余本名著,每天更新,供学生阅读。通过移动图书馆APP将电子书推送到家长端,进行纸质书籍和电子书籍的多元搭配互动阅读。建立考级平台,完成四个年级八个级别8000道考题的编写,开发并完善考级程序流程。
3.构建了基于阅读素养培育的悦读课程教学模式、流程
推进蜊园悦读课程建设,构建出“四型三步”的教学模式,即阅读课教学的四种课型,以及不同课型的备课、上课模式流程。以动态的观点把握阅读教学的本质和规律,达到落实阅读核心素养培育的目的。
以名著阅读教学为例:
4.形成了精细、有效的基于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课程评价操作流程
从学校、课程、教师、学生四个层面确立了课程评价的实施流程。学生评价关注过程,“过程性评价+考级评价”,激励性、展示性、个性化等多层评价深入推进。
“问题的提出”
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2016年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出台,发展核心素养成为迫切需求。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连续两年在“两会”报告中“倡导全民阅读”,同时全民阅读工作被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阅读列为国家战略。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初中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课程标准强调重视语文阅读素养。
当今阅读现状不容乐观,严重“碎片化”——内容盲目杂乱,没有明确课程;阅读活动随意性较大,没有具体指导及措施保证;教学内容单调乏味,方法陈旧落后等等。
由于家庭、社会阅读氛围不浓厚,受课时和空间的限制,学校对学生经典阅读效果的考查未能走向制度、常态、深入化,学生功利性阅读明显,阅读效果不尽如人意。
为力促全体学生投入到阅读中,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2013年,我校开发《蜊园诵读》课程。2016年,开设蜊江中学阅读公众号,开发了数字化阅读平台和TomExam在线考级系统。2016年9月中国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整体框架颁布后,我们结合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比较、分析与思考:应该如何围绕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进行阅读课程开发?又如何通过阅读课程建设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在思考与行动中,围绕着“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一中心目标,遵循“读经典、知经典、学经典、行经典、悟经典”的理念,对原有的课程进行整合、拓展,开发了《蜊园悦读》课程系列,积极探索“基于中学生核心素养的经典阅读课程化的实践与探究”。
“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
通过不断的改进、完善与提升,历经《蜊园诵读》系列课程开发编制、数字化阅读和在线考级系统研发、《蜊园悦读》系列课程研究开发,最终实现了对学生阅读的评价,以课程引领学生主动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1.开发《蜊园诵读》系列校本课程
首先对学生经典诵读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依据本校特色进行课程方案编制,依靠本校教师、专家、家长共同开发《蜊园诵读》系列课程。以独立课程、结合主题活动、结合学科以及微课四种课程形式保障实施。
2.数字化阅读平台及考级系统研发
①阅读考级平台的开发建设。借助微信公众平台,提供千余名著,每天更新美文,供学生阅读。利用TomExam考试系统,创建题库,组织测评考级,颁发等级证书。
②在线考级系统评价。依据“重兴趣,无负担”的评价策略,采用激励、展示和个性化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阅读过程及效果进行鼓励督促。
3.开发《蜊园悦读》系列校本课程
①开发完善悦读五课程体系。教材内容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注重全面性、经典性、教育性、层次性。涵盖“互联网+考级”海量阅读课程、单元系列整合阅读课程、“1+X”主题式深入阅读课程、“阅读+”诵读实践课程、校园朗读者拓展阅读五大课程。
②悦读课程实施与建设。构建“四型三步”的教学模式,即阅读课教学的四种课型以及备课、上课模式流程。
③悦读课程评价与修订。分为教师、学生评价。对学生评价将日常观察即时评价、学校抽查、成果展示三者结合。
4.基于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课程评价
将学生核心素养评价体系的建构实施和当前的课程与教学及评价体系进行深度整合。坚持评价内容多维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通过阅读课程评价力促核心素养发展。
“成果的主要内容”
1.形成了精细有效的基于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蜊园悦读课程,出版《蜊园诵读》《蜊园悦读》系列丛书
在基于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经典诵读课程开发基础上,构建了内容多元,不同年级、不同版本的阅读课程,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经典阅读序列课程,出版《蜊园诵读》《蜊园悦读》系列丛书。
2.开发出便捷、合理的基于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经典悦读课程实施数字化阅读和考级平台
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和校园网,推出“世界名著每日读”公众号,提供千余本名著,每天更新,供学生阅读。通过移动图书馆APP将电子书推送到家长端,进行纸质书籍和电子书籍的多元搭配互动阅读。建立考级平台,完成四个年级八个级别8000道考题的编写,开发并完善考级程序流程。
3.构建了基于阅读素养培育的悦读课程教学模式、流程
推进蜊园悦读课程建设,构建出“四型三步”的教学模式,即阅读课教学的四种课型,以及不同课型的备课、上课模式流程。以动态的观点把握阅读教学的本质和规律,达到落实阅读核心素养培育的目的。
以名著阅读教学为例:
4.形成了精细、有效的基于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课程评价操作流程
从学校、课程、教师、学生四个层面确立了课程评价的实施流程。学生评价关注过程,“过程性评价+考级评价”,激励性、展示性、个性化等多层评价深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