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针对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作者】 罗旭宏
【机构】 广西那坡县那坡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仅是在于教师的教学的有效性,更在于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但是就目前而言,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还停留在比较传统的模式上,这么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一个地理教师所要思考的事情。本文从实际情况出发,首先对高中地理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再结合本人的一些经验与思考,对如何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相关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
在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地理教师应当转换自身的教学方式,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调整,并明确自己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利用更加有效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率。
一、高中地理的教学现状分析
(一)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现今的高中地理教学中,还有一些教师没有正式新课程标准,尤其是针对“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相关理念。教师还延续这传统的教学思想,他们在教学中一直是课堂的中心,任何学习任务都是由教师亲自进行安排。学生在课堂上缺少着主体地位,以至于他们在学习中都是属于“被动”的学习,这在很大的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发展。学生的学习思维,完全跟随这教师思维走,学生无法在学习中产生有效的问题意识,无法发挥他们对于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对于相关知识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也无法得到有效的发展。此外,在教学中,教师也不与学生进行沟通,学生往往因此都是带着很多“困惑”结束学习。
(二)缺少有效的学习方法指导
高中地理教学最为重要的就是“教”与“学”,即使教师教的再好,学生没有有效的学习方法,就像小鸟断掉了一只“翅膀”,其在学习的天空无法翱翔。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对于知识的吸收往往需要“死记硬背”来进行,他们往往得不到知识的要领与精髓,在学习中十分的耗费时间与精力。新课程标准中对于教师对于有效学习方法的指导是十分重视的。但是部分教师忽视了这一点,导致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缺少有效的理解,在考试前临时抱佛脚的学生也大有人在。
(三)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新课程标准中也提到,教师应当重视自己的教学方法,并不断进行改革,以适应当前的教育形式。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一些教师由于对自己教学方法过于自信,他们的地理教学方法万年不变,一直进行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方法,不结合当代比较科学的、现代化的教学方法。他们往往在乎的都是学生的成绩,自己的教学进度,并以提高分数作为自己的教学目标,往往地理知识过于理论化,学生也无法将学到的知识有效的利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将教学与实际生活相连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地理的重要保障,其能够让学生从传统的“被动式”学习转换到“主动式”学习的过程中。同时兴趣也是学生学习地理的教师,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有助于其自身思维得到全面的发展。而教学有效性其是与兴趣相辅相成的,只有教的有效学生才会对地理有兴趣,同时以兴趣作为媒介,学生的学习也会更加的积极。
那么如何去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兴趣呢,教师可以尝试将地理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地理学期本身就是与人们日常生活、生产息息相关的,教师可以将学生平时可见的实际例子引入到实际教学中。比如说在学习相关地震的知识中,教师就可以使用形象教学的方法。教师可以选择一些近期发生的地震纪录片,让学生进行观看,这能够让学生对地震的相关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不仅能够让学生对学科产生更多的兴趣,他们也能够在平时的生活中格外的注意这些地理灾害的知识。
(二)注重课堂的导入,提高教学的质量
课堂导入对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虽然教师非常有目的性的进行课堂导入,但是由于形式单一、过程乏味,学生大多都对传统的导入处于一种麻木的状态,这样不仅不利于教学的正常进行,同时也耗费了教师的精力。因此我们教师必须重视这一点,有效的改善这一现状。
教师可以结合微课教学进行课堂导入。相对比传统的导入手段,微课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将大量的地理信息通过文字描述、图片展示,还有动画及音(视)频播放等方式,图、文、声并茂地多角度刺激学生的感官。微课针对性的视频,就能够涵盖整个课堂的难点内容。在课堂导入过程中使用,能够有着提高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深思的作用。比如说,在教导学生有关“台风”的相关知识的过程中,基于学生对这种真实存在的,又不常见到的气象,教师就可以将台风的原理以flash动画的形式,添加到微课视频中,并在课堂伊始,为学生播放这个视频。相对于枯燥的书本知识,学生定当会对这个视频产生更多的兴趣。当学生通过微课课件对台风的原理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趁热打铁,让他们以前后桌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并在他们讨论的过程中,并结合一定的问题比如“台风形成的原因、台风能够造成哪些危害、有什么应对台风的办法以及台风对整个自然环境有哪些方面的影响等”。最后让每一个小组的学生派出代表进行总结式的发言,教师再对其进行纠正。通过这种安排,能够有效的让学生对知识本台风的知识进行了解,帮助他们突破了学习的重点,同时在台风的介绍中,学生能够对其相关的问题产生了好奇心,这不仅超额的完成了课堂导入的任务,还为接下来的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构建开放性教学模式,注重学习方法的引导
开放性的教学模式,在教师充分重视学生课堂的主体性的情况下,以地理教学作为主要载体,将学生自身学习能力发展作为主要目的,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让高中生能够主动的去参与学习、获取学习知识,构建自身的知识体系,更好的发挥自身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不仅要让学生会“学”,还要让学生会“用”,并为学生开辟更多的知识积累机会,让学生在自由探索中,获取不同属性、不同性质的地理知识。
教师可以再课堂上,结合某个地理知识的点,引出一个比较建设性的问题,不限制问题的答案,让学生去大胆的说相互自己的想法,其教学也能够收获很好的效果。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大多只是重视知识的传导,在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上却少有建树,尤其是某些关键知识点的记忆上,学生经常出现混乱的状况。因此,教师可以为围绕实际的知识,去编织一些顺口溜去帮助学生学习知识、记忆知识。比如在记忆地球特点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通过这样的顺口溜来巩固学生的知识。赤道略略鼓,两极稍稍扁;自西向东转,时间始变迁;南北为纬线,相对成等圈;东西为经线,独成平行圈;赤道为最长,两极化为点。这样学生不仅能够明确知识,还能够借此来寻求更多的口诀记忆。帮助他们的学习。
结语
总的来说,想要提高地理教学的有效性,取得良好的教学质量,教师就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学生实际的认知能力,为他们创设更为适合的学习环境与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兴趣作为基础,以激发其自身思维能力作为途径,再整合现代先进教学方法与教学理论,从整体的角度提高啊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能够获得提高。
参考文献:
[1]李波.提高高中地理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分析[J].中国西部,2017,(8):234-235.
[2]杨永会.如何提高新课程中高中地理教学有效性[J].城市地理,2017,(14):227.
[3]由庆坤,张月兰.提高高中地理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下旬,2017,(9):159.
[4]李虹.地理新课程活动教学的预设、生成与反思[C].//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育学研究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浙江嘉兴第一中学,2007.
[5]梅锐.新课标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改革与学生综合素质的训练[C].//中国教育学会基础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2016年专题研讨会论文集2016:711-712.
【关键词】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
在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地理教师应当转换自身的教学方式,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调整,并明确自己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利用更加有效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率。
一、高中地理的教学现状分析
(一)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现今的高中地理教学中,还有一些教师没有正式新课程标准,尤其是针对“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相关理念。教师还延续这传统的教学思想,他们在教学中一直是课堂的中心,任何学习任务都是由教师亲自进行安排。学生在课堂上缺少着主体地位,以至于他们在学习中都是属于“被动”的学习,这在很大的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发展。学生的学习思维,完全跟随这教师思维走,学生无法在学习中产生有效的问题意识,无法发挥他们对于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对于相关知识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也无法得到有效的发展。此外,在教学中,教师也不与学生进行沟通,学生往往因此都是带着很多“困惑”结束学习。
(二)缺少有效的学习方法指导
高中地理教学最为重要的就是“教”与“学”,即使教师教的再好,学生没有有效的学习方法,就像小鸟断掉了一只“翅膀”,其在学习的天空无法翱翔。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对于知识的吸收往往需要“死记硬背”来进行,他们往往得不到知识的要领与精髓,在学习中十分的耗费时间与精力。新课程标准中对于教师对于有效学习方法的指导是十分重视的。但是部分教师忽视了这一点,导致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缺少有效的理解,在考试前临时抱佛脚的学生也大有人在。
(三)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新课程标准中也提到,教师应当重视自己的教学方法,并不断进行改革,以适应当前的教育形式。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一些教师由于对自己教学方法过于自信,他们的地理教学方法万年不变,一直进行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方法,不结合当代比较科学的、现代化的教学方法。他们往往在乎的都是学生的成绩,自己的教学进度,并以提高分数作为自己的教学目标,往往地理知识过于理论化,学生也无法将学到的知识有效的利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将教学与实际生活相连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地理的重要保障,其能够让学生从传统的“被动式”学习转换到“主动式”学习的过程中。同时兴趣也是学生学习地理的教师,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有助于其自身思维得到全面的发展。而教学有效性其是与兴趣相辅相成的,只有教的有效学生才会对地理有兴趣,同时以兴趣作为媒介,学生的学习也会更加的积极。
那么如何去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兴趣呢,教师可以尝试将地理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地理学期本身就是与人们日常生活、生产息息相关的,教师可以将学生平时可见的实际例子引入到实际教学中。比如说在学习相关地震的知识中,教师就可以使用形象教学的方法。教师可以选择一些近期发生的地震纪录片,让学生进行观看,这能够让学生对地震的相关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不仅能够让学生对学科产生更多的兴趣,他们也能够在平时的生活中格外的注意这些地理灾害的知识。
(二)注重课堂的导入,提高教学的质量
课堂导入对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虽然教师非常有目的性的进行课堂导入,但是由于形式单一、过程乏味,学生大多都对传统的导入处于一种麻木的状态,这样不仅不利于教学的正常进行,同时也耗费了教师的精力。因此我们教师必须重视这一点,有效的改善这一现状。
教师可以结合微课教学进行课堂导入。相对比传统的导入手段,微课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将大量的地理信息通过文字描述、图片展示,还有动画及音(视)频播放等方式,图、文、声并茂地多角度刺激学生的感官。微课针对性的视频,就能够涵盖整个课堂的难点内容。在课堂导入过程中使用,能够有着提高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深思的作用。比如说,在教导学生有关“台风”的相关知识的过程中,基于学生对这种真实存在的,又不常见到的气象,教师就可以将台风的原理以flash动画的形式,添加到微课视频中,并在课堂伊始,为学生播放这个视频。相对于枯燥的书本知识,学生定当会对这个视频产生更多的兴趣。当学生通过微课课件对台风的原理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趁热打铁,让他们以前后桌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并在他们讨论的过程中,并结合一定的问题比如“台风形成的原因、台风能够造成哪些危害、有什么应对台风的办法以及台风对整个自然环境有哪些方面的影响等”。最后让每一个小组的学生派出代表进行总结式的发言,教师再对其进行纠正。通过这种安排,能够有效的让学生对知识本台风的知识进行了解,帮助他们突破了学习的重点,同时在台风的介绍中,学生能够对其相关的问题产生了好奇心,这不仅超额的完成了课堂导入的任务,还为接下来的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构建开放性教学模式,注重学习方法的引导
开放性的教学模式,在教师充分重视学生课堂的主体性的情况下,以地理教学作为主要载体,将学生自身学习能力发展作为主要目的,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让高中生能够主动的去参与学习、获取学习知识,构建自身的知识体系,更好的发挥自身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不仅要让学生会“学”,还要让学生会“用”,并为学生开辟更多的知识积累机会,让学生在自由探索中,获取不同属性、不同性质的地理知识。
教师可以再课堂上,结合某个地理知识的点,引出一个比较建设性的问题,不限制问题的答案,让学生去大胆的说相互自己的想法,其教学也能够收获很好的效果。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大多只是重视知识的传导,在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上却少有建树,尤其是某些关键知识点的记忆上,学生经常出现混乱的状况。因此,教师可以为围绕实际的知识,去编织一些顺口溜去帮助学生学习知识、记忆知识。比如在记忆地球特点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通过这样的顺口溜来巩固学生的知识。赤道略略鼓,两极稍稍扁;自西向东转,时间始变迁;南北为纬线,相对成等圈;东西为经线,独成平行圈;赤道为最长,两极化为点。这样学生不仅能够明确知识,还能够借此来寻求更多的口诀记忆。帮助他们的学习。
结语
总的来说,想要提高地理教学的有效性,取得良好的教学质量,教师就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学生实际的认知能力,为他们创设更为适合的学习环境与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兴趣作为基础,以激发其自身思维能力作为途径,再整合现代先进教学方法与教学理论,从整体的角度提高啊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能够获得提高。
参考文献:
[1]李波.提高高中地理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分析[J].中国西部,2017,(8):234-235.
[2]杨永会.如何提高新课程中高中地理教学有效性[J].城市地理,2017,(14):227.
[3]由庆坤,张月兰.提高高中地理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下旬,2017,(9):159.
[4]李虹.地理新课程活动教学的预设、生成与反思[C].//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育学研究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浙江嘉兴第一中学,2007.
[5]梅锐.新课标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改革与学生综合素质的训练[C].//中国教育学会基础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2016年专题研讨会论文集2016:71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