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语感教学研究

【作者】 翟江涛

【机构】 山东省滨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二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本文从核心素养的概念入手,阐明了小学阶段培养语感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形成的重要意义和作用,结合教学实践谈了以阅读为中心培养学生语感的方法。
  【关键词】  语文核心素养;语感;培养

  语文核心是素养来说,指的是学生在积极主动的语言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并在具体的语言运用中表现出来的语言经验和语言品格,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思维方法和思维品质,是基于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审美情趣和文化感受能力的综合体现。
  在小学语文教育过程中如何有效地提高语文核心素养,已成为教师需要深入探究的重要问题。教师需要不断寻求和改进语文教育方法,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做出自己的贡献,具备为小学生核心素养打下良好基础的能力。
  一、以品读为把手
  语言的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要让自己的表达更优雅更明白,就更显得困难。要让自己的语言优美,就要通过品读这个把手来提升。我们的语文教材,可以说字字珠玑,篇篇精美,是学习的最佳材料。课堂上对语文教材的处理,要把品读作为一个重要环节,引导学生品味名家名篇名句的精妙之处,学习语言表达的最佳方法。虽然限于文本内容的不同,不必要课课把品析语言作为必要的重点环节,但起码要重点体现。另外,我们还要引导鼓励学生多读一些语言精美的名家作品,比如向学生推荐老舍、冰心、汪曾祺等大师的作品让学生朗读其中的精美篇章,共同分析学习心得,感受名家遣词造句的精妙。第一,感恩之美和语言创新之美。教师必须以语言为出发点,体验语言智慧,将其转化为自身运用语言的能力,培养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二是美的创新和形象的欣赏。笔者认为,要引导小学生理解文本中意象的美,需要从根本上构建新的审美意象。三是情感美的评价与创新。教师必须能够将美学与主题合理有效地结合起来,相互补充,相互同情,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和高尚的情感。四是感恩与创新之美。教师必须指导小学学生了解作者在写作过程中的感受,小学学生应该能够了解作者在写作过程中的情感,同时体会到作品的乐趣。
  二、 以想读拓思维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在告诉我们,学习一定要和思考结合起来,同样语言的学习也概莫能外。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必须要让学生多思考,把朗读和思考紧密结合起来,以此来拓展学生思维,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逐步形成能够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比如学习李汉荣的散文《山中访友》时,我们可以设计一个环节,让学生去想象,假如自己是老树,是石桥,是瀑布等,你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呢?让学生在想象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把作者的意思表达出来,很好地让学生的思维火花得到碰撞,有利于思维的提升。
  三、 以演读激兴趣
  语言的学习,可以从书本上学习,更多的是要从生活中学习。学习语言,最终目的还是要用之于生活。我们提倡让学生到生活中学习语言,但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可以创设不同的生活场景,让学生用表演的形式来表现,不断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比如,我每周都会给学生布置一个情景话题,让学生利用每一节课的课前两分钟,到讲台上进行演讲,表达一下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利用口语交际课,让学生选取课本上故事性强、篇幅短小的篇目,让学生自己改编成小课本剧,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课上表演,孩子们情绪特别高,个个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
  四、 以诵读来提升
  让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不能紧紧局限于能够大声朗读,还要让学生学会朗诵,用这种形式提升语言感知能力。为了提高学生朗诵水平,一是要多让学生观看学习著名朗诵家的朗诵视频,学习揣摩他们的表演技巧和方法,二是可以通过网络,鼓励学生利用喜马拉雅等APP录制自己的朗诵音频,课下在网上和同学老师进行切磋交流,达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这种形式,既有令人仰慕的名人大家让学生学习,也有水平相当的同学相互借鉴,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五、 以范读为引领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学习的引领者,必须做好范读。在当前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大背景下,有些人过于强调学生自主精神的培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而轻视教师通过范读达到引领的功能,这是不足取的。教师范读的重要作用必须要予以高度重视。首先,教师范读,不可以狭隘地理解为就是教师本人的示范,我们可以利用录音、多媒体等辅助手段,让学生欣赏名人大家精彩朗读的音频或者视频,让学生揣摩,学习,感悟;其次,教师本人也要多欣赏比较不同风格的朗读资料,不断提升自我业务水平,总结朗读方法;最后,教师要向学生传授一些必要的朗读方法和技巧,供学生学习掌握朗读时语调语气语速等方面的精准把握,不断孩子的朗读水平。
  六、 以朗读为突破
  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首先要看朗读水平的高低。有一个很让人头疼的事实是,好多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实在是让人担忧,说话畏畏缩缩,声音小,缺乏自信,不能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要改变这个现状,就必须要让朗读成为学生自觉的习惯。课堂上,我们让孩子以多种形式朗读,鼓励孩子大胆发言固然必须要做,充分利用早读的时间培养朗读习惯也不容忽视。早晨是朗读的最佳时间,学生脑子清醒,记忆力旺盛,我们必须要利用好这个时间,鼓励学生大声大胆的朗读。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优势,发挥小组长督促功能,让小组内小组间进行一些必要的竞赛,力争使每个孩子都能够放开喉咙,大声朗读课文,让朗朗书声成为校园早晨最动听的声音。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语感的培养,是语文教师必须要完成一项重要任务,不仅要从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高度予以高度重视,更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更好的方法,为学生以后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汤自珍. 浅谈核心素养下低年级小学生语感的培养[J]. 语文天地, 2019(21):25-26.
  [2] 周梦霞, 徐华军. 语文核心素养观照下的单元整组教学——以人教版小学语文四(上)第五单元为例[J]. 辽宁教育, 2017, 000(003):14-17.
  [3] 朱焰.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指导初探[J]. 信息周刊, 2019, 000(040):P.1-1.
  [4] 李素云. 核心素养视野下语文朗读教学策略的探索与思考——基于朗读有效指导的学生语感培养的实践研究[J]. 语文教学之友, 2017, 36(011):7-9.
  [5] 婧 胥.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语感教学研究[J]. 教育研究, 2020,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