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谈小学美术作业的有效设计
【作者】 崔 欣
【机构】 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第四实验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小学美术教学中,美术作业是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设计美术作业来提高和巩固美术教学成果,是小学美术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文章通过如何增加美术作业的趣味性,实践性,生动性和自主性来实现美术作业设计的实效,旨在提高美术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 小学美术;作业设计;策略
美术作业是美术美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着学生美术素养的培养,但是,在当前的小学美术教学工作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如作业设计不合理,学生完成度不高最等。对此,文章对小学美术作业设计的有效性进行了探讨,并就如何设计有效的美术作业提出了几点意见。
一、布置手工作业,增加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激发求学生的求知欲望,促进思维的活跃,保持学习的持久,因此,美术作业的设计首先要有趣味性。布置手工作业,密切美术作业与生活的联系,可以有效地增加作业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最熟悉而且亲切的莫过于自己的生活环境,美术作业应扎根于于生活,让生活为学生提供鲜活而且直接的经验,从自己的生活出发,通过生活中的素材为学生设计作业,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积极主动地完成作业。例如“多姿多彩的靠垫”的教学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后,要为学生设计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去理解和巩固靠垫的相关知识,靠垫是一种常用的生活物品,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手工制作简单的靠垫或者制作靠垫模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材料、工具,将自己的创意大胆地表现出来,这样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探索颜色的搭配和部件如何与环境融为一体。
二、利用废物制作,增加实践性
小学美术教学,不仅仅要注重对基础美术知识的传授,还需要重视对学生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进行培养,使学生通过对美术学科的学习,审美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都能得到显著的提升,实现小学美术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在设计美术作业时,要突出作业的实践性,如利用废物进行制作,可以有效地增加实践性,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操作能力。废旧材料都是已经使用过的或者自然形成的,已经失去了价值,被人们当做垃圾丢弃的物品,这些物品一般没有漂亮的外形,鲜艳的色彩,不会被人们注意,这时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理解美的多样性,例如朴素是一种美,残缺也是一种美,教导学生用眼睛去重新审视那些被废弃的材料,找打它们身上蕴藏的美并进行创作,就可以变废为宝,打造出不一样的美的“艺术品”。例如“变废为宝”一课的教学,在教学完成之后,就可以布置主题为“让垃圾获得新的生命”的作业,让学生去收集生活中废弃的材料,制作一些装饰品。在教师在启发下,学生完成了自己的变废为宝,利用废旧的手机盒,制作出好看又美观的抽纸盒,利用废旧的快递盒,制作出简单方便的收纳盒,利用装水果的网兜,制作出美丽的花朵。通过这些废弃物的制作,可以培养小学生环保意识,还可以培养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及人生观。
三、日记结合绘画,增加生动性
日记结合绘画,增加绘画作业的生动性。叙述能让学生对要绘画的内容有更深的体验和感受,对绘画的信心会增强,这样能为画好画奠定良好的基础。此外,日记绘画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事物的良好习惯,逐步发展学生的绘画兴趣。小学生个性天真活泼,他们的感觉比较简单、独特,他们对日常生活的所见所闻有着深刻的感受,教师引导学生采用日记的形式把生活的见闻记录下来,再运用自己的绘画技能表达出来,这样的可以让学生的画作更加生动形象。因此,教师在设计美术作业时,要让学生在画稿上对画作进行简单的描述,以日记的方式,记录自己的创作内容,做到既有文,又有画。例如《春天》一课的作业布置要求,教师要先让学生用语言对春天进行一番描述,如春天来了,燕子飞回来了,落在树枝上叽叽喳喳地唱着歌,路边的花儿都开了,像一张张开心的笑脸,小河动起来了,鱼儿在水里欢快地游泳,到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色。有了这番对春天的描述,学生用笔画出了站在枝头唱歌的燕子,五颜六色的花朵,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溪,里面还游着几条鱼。绘画表达了春天的景色,语言的表达让春天的生机勃勃更加形象生动。
四、学生独立完成,增加自主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美术教学中,要更加强调学生的主导作用,才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小学美术作业的设计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增加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作业设计要让学生独立完成,增加自主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设计作业:第一,把握作业难度,提高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可行性。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限,要实现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目标,设计的作业难度要适中,作业太难,学生完成不了,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作业太容易,没有一点挑战性,无法实现教学目标,所以教师要把握作业的难易度,第二,作业设计分层,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不一样,所以在作业设计时,作业要求要分层,既有简单的作业,也有难的作业,老师根据学生的了解,对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例如,学习《桥》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设计三个层次的作业,最基本的要求是,参照课本介绍的方法,画一张简易的乡村木桥的画;难度高点的作业,通过观察图片,尝试画一幅结构复杂的立体桥;高等作业要求是,自己设计并灵活运用技法制作一座造型优美的桥梁模型。作业设计增加自主性,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多方面因素,并鼓励学生独立自主,扬长避短,完成美术作业。
结语
科学合理地设计美术作业,要突出美术学科特点,在美术作业的设计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地探索,让每一个学生能通过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有所收获,培养美感,体会到绘画的快乐。
参考文献:
[1]赵雅.谈小学美术课堂作业巧妙设计的策略[J].新课程导学,2020,(11):60.
[2]颜璐璐.优化作业设计提升作业质量——小学美术优化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J].科学咨询,2019,(7):130.
[3]郑晓娇.关于小学美术作业的设计[J].魅力中国,2019,(44):282-283.
[4]包彦荣.对小学美术作业设计的思考[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9,(9):3.
【关键词】 小学美术;作业设计;策略
美术作业是美术美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着学生美术素养的培养,但是,在当前的小学美术教学工作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如作业设计不合理,学生完成度不高最等。对此,文章对小学美术作业设计的有效性进行了探讨,并就如何设计有效的美术作业提出了几点意见。
一、布置手工作业,增加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激发求学生的求知欲望,促进思维的活跃,保持学习的持久,因此,美术作业的设计首先要有趣味性。布置手工作业,密切美术作业与生活的联系,可以有效地增加作业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最熟悉而且亲切的莫过于自己的生活环境,美术作业应扎根于于生活,让生活为学生提供鲜活而且直接的经验,从自己的生活出发,通过生活中的素材为学生设计作业,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积极主动地完成作业。例如“多姿多彩的靠垫”的教学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后,要为学生设计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去理解和巩固靠垫的相关知识,靠垫是一种常用的生活物品,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手工制作简单的靠垫或者制作靠垫模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材料、工具,将自己的创意大胆地表现出来,这样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探索颜色的搭配和部件如何与环境融为一体。
二、利用废物制作,增加实践性
小学美术教学,不仅仅要注重对基础美术知识的传授,还需要重视对学生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进行培养,使学生通过对美术学科的学习,审美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都能得到显著的提升,实现小学美术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在设计美术作业时,要突出作业的实践性,如利用废物进行制作,可以有效地增加实践性,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操作能力。废旧材料都是已经使用过的或者自然形成的,已经失去了价值,被人们当做垃圾丢弃的物品,这些物品一般没有漂亮的外形,鲜艳的色彩,不会被人们注意,这时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理解美的多样性,例如朴素是一种美,残缺也是一种美,教导学生用眼睛去重新审视那些被废弃的材料,找打它们身上蕴藏的美并进行创作,就可以变废为宝,打造出不一样的美的“艺术品”。例如“变废为宝”一课的教学,在教学完成之后,就可以布置主题为“让垃圾获得新的生命”的作业,让学生去收集生活中废弃的材料,制作一些装饰品。在教师在启发下,学生完成了自己的变废为宝,利用废旧的手机盒,制作出好看又美观的抽纸盒,利用废旧的快递盒,制作出简单方便的收纳盒,利用装水果的网兜,制作出美丽的花朵。通过这些废弃物的制作,可以培养小学生环保意识,还可以培养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及人生观。
三、日记结合绘画,增加生动性
日记结合绘画,增加绘画作业的生动性。叙述能让学生对要绘画的内容有更深的体验和感受,对绘画的信心会增强,这样能为画好画奠定良好的基础。此外,日记绘画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事物的良好习惯,逐步发展学生的绘画兴趣。小学生个性天真活泼,他们的感觉比较简单、独特,他们对日常生活的所见所闻有着深刻的感受,教师引导学生采用日记的形式把生活的见闻记录下来,再运用自己的绘画技能表达出来,这样的可以让学生的画作更加生动形象。因此,教师在设计美术作业时,要让学生在画稿上对画作进行简单的描述,以日记的方式,记录自己的创作内容,做到既有文,又有画。例如《春天》一课的作业布置要求,教师要先让学生用语言对春天进行一番描述,如春天来了,燕子飞回来了,落在树枝上叽叽喳喳地唱着歌,路边的花儿都开了,像一张张开心的笑脸,小河动起来了,鱼儿在水里欢快地游泳,到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色。有了这番对春天的描述,学生用笔画出了站在枝头唱歌的燕子,五颜六色的花朵,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溪,里面还游着几条鱼。绘画表达了春天的景色,语言的表达让春天的生机勃勃更加形象生动。
四、学生独立完成,增加自主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美术教学中,要更加强调学生的主导作用,才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小学美术作业的设计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增加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作业设计要让学生独立完成,增加自主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设计作业:第一,把握作业难度,提高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可行性。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限,要实现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目标,设计的作业难度要适中,作业太难,学生完成不了,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作业太容易,没有一点挑战性,无法实现教学目标,所以教师要把握作业的难易度,第二,作业设计分层,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不一样,所以在作业设计时,作业要求要分层,既有简单的作业,也有难的作业,老师根据学生的了解,对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例如,学习《桥》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设计三个层次的作业,最基本的要求是,参照课本介绍的方法,画一张简易的乡村木桥的画;难度高点的作业,通过观察图片,尝试画一幅结构复杂的立体桥;高等作业要求是,自己设计并灵活运用技法制作一座造型优美的桥梁模型。作业设计增加自主性,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多方面因素,并鼓励学生独立自主,扬长避短,完成美术作业。
结语
科学合理地设计美术作业,要突出美术学科特点,在美术作业的设计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地探索,让每一个学生能通过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有所收获,培养美感,体会到绘画的快乐。
参考文献:
[1]赵雅.谈小学美术课堂作业巧妙设计的策略[J].新课程导学,2020,(11):60.
[2]颜璐璐.优化作业设计提升作业质量——小学美术优化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J].科学咨询,2019,(7):130.
[3]郑晓娇.关于小学美术作业的设计[J].魅力中国,2019,(44):282-283.
[4]包彦荣.对小学美术作业设计的思考[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