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关于初中英语深度阅读教学措施的探究
【作者】 冯胜军
【机构】 陕西省洋县贯溪初级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阅读是获取信息和了解世界的重要途径,学习生活中阅读无处不在。英语阅读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获取信息,还能帮助学生习得语言知识。本文根据对英语深度阅读的理解,结合教学过程中所发现的初中英语阅读存在的问题,提出深度阅读教学措施的几点建议,以促进英语阅读教学效果及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 初中英语;深度阅读;问题及建议
1、引言
对学生来讲,初中阶段是系统学习英语、接触英语阅读的重要时期,此阶段阅读能力的培养直接影响学生在高中、大学甚至工作后的发展。大多教师对文章的教授只是简单地用问题引导学生了解、思考文章说了什么,缺乏对文章的深度剖析,忽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英语阅读研究的侧重点在阅读教学实践上,阅读教学停留在文本表层,忽视了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探索和研究深度阅读对提高阅读课堂质量、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2、对英语深度阅读的理解
英语深度阅读主要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英语阅读文本或者自己阅读英语文本时能够达到阅读的深度和阅读的广度。阅读教学有别于阅读,阅读是一个获取信息和理解信息的过程、是读者与文本对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读者将心理和生理相结合进行信息转化和文字编码。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以及文本间互动、对话的过程,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师使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根据一定的教学理论进行教学活动设计以指导学生自主阅读。教师通过阅读教学活动让学生学会读书、学会理解文本,通过互动对话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理解和欣赏文本的能力,使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深度阅读教学主要是指教师通过阅读教学活动培养学生深度阅读能力,帮助学生在知识、思维以及情感上达到当前认知水平中的深度。
3、当前初中英语阅读存在的问题
根据初中英语阅读的教学现状和学生学习现状,再结合课堂观察,总结出以下几点当前英语阅读教学和学生阅读学习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阅读教学浅层化,符号知识教学为主
几乎所有教师在阅读课堂开始前没有考虑班级学生的特殊性和班级整体水平,课件是年级组集体制作,所有教师上课用的都是一样的课件,针对基础不一的学生没有差异性和针对性。课件设计更多地是要考虑如何让学生知道课文讲述了什么内容,以各种方式引导学生找到课文中的关键信息,注重的是文本表层意思的教授。与其说是教师以问题促进学生理解课文,倒不如说是教学生怎样在课文中找到问题的答案,只要学生找到了所有问题的答案,教师就认为学生已经掌握了文本的重要信息。教师对阅读文本的教学停留在文本表层意义和符号知识的教授上,符号知识在阅读教学中占据主导地位,阅读教学浅层化、统一化,缺乏对文本知识、思维和情感的深度挖掘。
3.2教学模式固定,教学方法单一
大多数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通常首先教学生单词表中阅读会读到的新单词,然后是通过整体阅读和分段阅读的方式让学生学习课文,最后通过小组活动或者小组讨论的形式巩固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感知和记忆。受英语学科的阅读教学理论影响,教师的阅读教学模式几乎都是固定的,所有的阅读教学活动都分为三步,即Pre-reading(阅读前)、While-reading/Detailed-reading(阅读中)和Post-reading(阅读后)。每一个阅读教学环节都有较固定的教学活动和目的,阅读内容是多样的,学生是有生命的主体,单一的教学方式和相对固定的教学模式容易让学生失去阅读的兴趣。
3.3课堂“教”为主,“导”次之,“学”为末
当前英语阅读课堂有一个明显的特征,教师虽然是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在课文中查找信息,整篇阅读文本的学习都是以问题贯穿始终,但其实还是教师的“教”占主导,以“教”完成阅读教学。教师教语法知识点、问题回答的规范性,教怎样找到答案等,教的内容多与考试相关。阅读课堂上教师也有“导”,教师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查找信息,但教师提出的问题都是浅层次的问题,在课文中能直接找到答案,“导”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做题。大多数教师在学生遇到困难时会给出适当的语言或肢体语言引导学生完成任务。教师阅读课堂教学未重视学生“学”的主要地位,阅读课上学生“学”和“读”的自由性和自主性被扼制了。
4、初中英语深度阅读教学的实施建议
课堂是学生学习如何阅读的主要场所,课堂阅读教学直接影响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方法等。要使学生学会阅读、达到自主阅读和深度阅读的程度,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堂指导和阅读训练。
4.1加强教育理念学习,改变传统教学观念
教师把知识看作是孤立的个体,知识传递过程中没有将知识意义在语境中动态呈现,而是将某个符号知识单独拎出来进行讲解,学生只需要记住这个知识是什么、怎么用就可以,对于知识点以外的知识则无需重视。这样的教学是死板的,时间一长,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会逐渐减弱。教师加强管理知识的学习,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学理论知识能够促进教师教学理念的改变,尤其是知识观的转变,阅读教学不是教学生符号知识,而是促进学生和文本、知识之间的对话。总之,教师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能够从根本上改变教师阅读教学理念,促使教师探索有趣、有效、有质量、有深度的阅读课堂。
4.2增强反思评价意识,促进阅读教学思考
教学反思是教师对教学活动进行再认识、再思考的过程,其目的是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反思评价是促进教师自我发展、自我教育的重要途径,要在根本上促进教师发展,关键在于教师自身的教学评价和反思。通过评价和反思,教师能够知道自身在教学中有哪些不足,帮助教师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阅读课堂结束后,教师应该对课堂进行回忆,在反思的基础上对教学环节和内容进行再设计,继续发扬优秀之处,完善不足,促进阅读课堂不断完善。教师不断反思可以帮助教师完善阅读课堂、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从教学各方面促进深度阅读教学。
4.3增强阅读动机,促进阅读自主性
课堂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教会学生如何阅读,从而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阅读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学生不仅在课堂上学习阅读文本,获取知识信息,在生活中也需要通过阅读来获取信息。在课堂上学生更多地是学习如何阅读,课后阅读是发展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更注重学生的阅读自主性,阅读自主性的培养过程就是阅读习惯的养成过程。
阅读动机是促使学生自主阅读的重要因素,阅读动机包含内在与外在动机、自我效能感和社会动机。阅读内在动机指学生因自身兴趣、自身经历和好奇心等原因进行阅读,外在动机多来源于家长和老师的期盼、奖励和竞争等原因。获取最新国外信息、获得阅读成就感、丰富词汇量、进行学术研究等等都是促使学生自主阅读的动机。教师可以建立阅读奖励机制,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评价,奖励阅读中表现好、有进步的学生,鼓励学生深入阅读。激发学生的内在阅读动机和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是促进深度阅读的重要法宝。
5、结语
为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广大教师需要改变阅读教学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注重学生长期阅读能力的发展,关注学生的阅读体验,着力激发学生的英语阅读动机和兴趣,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京杰.基于沉浸理论的成人在线深度学习策略探究[J].成人教育,2019(3):18-22.
[2]吴永军.关于深度学习的再认识[J].课程?教材?教法,2019(2):51-58.
[3]易素涵,刘敏.高中英语阅读课有效教学设计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9(19):75-77.
【关键词】 初中英语;深度阅读;问题及建议
1、引言
对学生来讲,初中阶段是系统学习英语、接触英语阅读的重要时期,此阶段阅读能力的培养直接影响学生在高中、大学甚至工作后的发展。大多教师对文章的教授只是简单地用问题引导学生了解、思考文章说了什么,缺乏对文章的深度剖析,忽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英语阅读研究的侧重点在阅读教学实践上,阅读教学停留在文本表层,忽视了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探索和研究深度阅读对提高阅读课堂质量、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2、对英语深度阅读的理解
英语深度阅读主要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英语阅读文本或者自己阅读英语文本时能够达到阅读的深度和阅读的广度。阅读教学有别于阅读,阅读是一个获取信息和理解信息的过程、是读者与文本对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读者将心理和生理相结合进行信息转化和文字编码。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以及文本间互动、对话的过程,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师使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根据一定的教学理论进行教学活动设计以指导学生自主阅读。教师通过阅读教学活动让学生学会读书、学会理解文本,通过互动对话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理解和欣赏文本的能力,使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深度阅读教学主要是指教师通过阅读教学活动培养学生深度阅读能力,帮助学生在知识、思维以及情感上达到当前认知水平中的深度。
3、当前初中英语阅读存在的问题
根据初中英语阅读的教学现状和学生学习现状,再结合课堂观察,总结出以下几点当前英语阅读教学和学生阅读学习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阅读教学浅层化,符号知识教学为主
几乎所有教师在阅读课堂开始前没有考虑班级学生的特殊性和班级整体水平,课件是年级组集体制作,所有教师上课用的都是一样的课件,针对基础不一的学生没有差异性和针对性。课件设计更多地是要考虑如何让学生知道课文讲述了什么内容,以各种方式引导学生找到课文中的关键信息,注重的是文本表层意思的教授。与其说是教师以问题促进学生理解课文,倒不如说是教学生怎样在课文中找到问题的答案,只要学生找到了所有问题的答案,教师就认为学生已经掌握了文本的重要信息。教师对阅读文本的教学停留在文本表层意义和符号知识的教授上,符号知识在阅读教学中占据主导地位,阅读教学浅层化、统一化,缺乏对文本知识、思维和情感的深度挖掘。
3.2教学模式固定,教学方法单一
大多数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通常首先教学生单词表中阅读会读到的新单词,然后是通过整体阅读和分段阅读的方式让学生学习课文,最后通过小组活动或者小组讨论的形式巩固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感知和记忆。受英语学科的阅读教学理论影响,教师的阅读教学模式几乎都是固定的,所有的阅读教学活动都分为三步,即Pre-reading(阅读前)、While-reading/Detailed-reading(阅读中)和Post-reading(阅读后)。每一个阅读教学环节都有较固定的教学活动和目的,阅读内容是多样的,学生是有生命的主体,单一的教学方式和相对固定的教学模式容易让学生失去阅读的兴趣。
3.3课堂“教”为主,“导”次之,“学”为末
当前英语阅读课堂有一个明显的特征,教师虽然是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在课文中查找信息,整篇阅读文本的学习都是以问题贯穿始终,但其实还是教师的“教”占主导,以“教”完成阅读教学。教师教语法知识点、问题回答的规范性,教怎样找到答案等,教的内容多与考试相关。阅读课堂上教师也有“导”,教师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查找信息,但教师提出的问题都是浅层次的问题,在课文中能直接找到答案,“导”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做题。大多数教师在学生遇到困难时会给出适当的语言或肢体语言引导学生完成任务。教师阅读课堂教学未重视学生“学”的主要地位,阅读课上学生“学”和“读”的自由性和自主性被扼制了。
4、初中英语深度阅读教学的实施建议
课堂是学生学习如何阅读的主要场所,课堂阅读教学直接影响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方法等。要使学生学会阅读、达到自主阅读和深度阅读的程度,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堂指导和阅读训练。
4.1加强教育理念学习,改变传统教学观念
教师把知识看作是孤立的个体,知识传递过程中没有将知识意义在语境中动态呈现,而是将某个符号知识单独拎出来进行讲解,学生只需要记住这个知识是什么、怎么用就可以,对于知识点以外的知识则无需重视。这样的教学是死板的,时间一长,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会逐渐减弱。教师加强管理知识的学习,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学理论知识能够促进教师教学理念的改变,尤其是知识观的转变,阅读教学不是教学生符号知识,而是促进学生和文本、知识之间的对话。总之,教师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能够从根本上改变教师阅读教学理念,促使教师探索有趣、有效、有质量、有深度的阅读课堂。
4.2增强反思评价意识,促进阅读教学思考
教学反思是教师对教学活动进行再认识、再思考的过程,其目的是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反思评价是促进教师自我发展、自我教育的重要途径,要在根本上促进教师发展,关键在于教师自身的教学评价和反思。通过评价和反思,教师能够知道自身在教学中有哪些不足,帮助教师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阅读课堂结束后,教师应该对课堂进行回忆,在反思的基础上对教学环节和内容进行再设计,继续发扬优秀之处,完善不足,促进阅读课堂不断完善。教师不断反思可以帮助教师完善阅读课堂、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从教学各方面促进深度阅读教学。
4.3增强阅读动机,促进阅读自主性
课堂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教会学生如何阅读,从而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阅读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学生不仅在课堂上学习阅读文本,获取知识信息,在生活中也需要通过阅读来获取信息。在课堂上学生更多地是学习如何阅读,课后阅读是发展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更注重学生的阅读自主性,阅读自主性的培养过程就是阅读习惯的养成过程。
阅读动机是促使学生自主阅读的重要因素,阅读动机包含内在与外在动机、自我效能感和社会动机。阅读内在动机指学生因自身兴趣、自身经历和好奇心等原因进行阅读,外在动机多来源于家长和老师的期盼、奖励和竞争等原因。获取最新国外信息、获得阅读成就感、丰富词汇量、进行学术研究等等都是促使学生自主阅读的动机。教师可以建立阅读奖励机制,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评价,奖励阅读中表现好、有进步的学生,鼓励学生深入阅读。激发学生的内在阅读动机和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是促进深度阅读的重要法宝。
5、结语
为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广大教师需要改变阅读教学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注重学生长期阅读能力的发展,关注学生的阅读体验,着力激发学生的英语阅读动机和兴趣,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京杰.基于沉浸理论的成人在线深度学习策略探究[J].成人教育,2019(3):18-22.
[2]吴永军.关于深度学习的再认识[J].课程?教材?教法,2019(2):51-58.
[3]易素涵,刘敏.高中英语阅读课有效教学设计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9(19):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