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融入生活元素

【作者】 王英杰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横江镇义兴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化学是一门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科学,对于化学知识的学习和教学可以从社会生活人手,从而活化化学知识,教师应该协助学生从社会生活中获取化学知识,又用化学知识去解释社会生活。
  【关键词】 初中;化学;生活;体会

  对中学生进行良好的化学教育不仅可以提升中学生的整体学习能力,而且还能促进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的老师只是一味地要学生们对知识死记硬背,去记住考试要用的知识点,从而忽略了学生们对于化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并且,老师没有利用化学与生活的联系去进行教学,根本无法促进化学教育的进步。所以,老师们应该积极寻找方法改变。
  一、引用生活实例激发学生兴趣
  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蕴含很多的化学知识。教师在化学学习过程中,可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通过将学生感兴趣、熟悉的生活实例引入化学课堂,以激发学生探究化学知识的欲望,并在熟悉的生活化教学中深入理解化学知识,提高化学的课堂教学效率及学生的学习质量。刚开始教授化学知识时,教师通过绪言部分“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一课的教学,利用人们生活中的事物,与化学知识进行联系,使学生真实地感受化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充分激发学生探究化学知识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化学知识。例如,教师可用食盐举例,在用化学方法研究实验后,发现食盐除了是调味品外,还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人们利用食盐,可以制造氢氧化钠、氯气和氢气,进而可以制造盐酸、漂白粉、塑料、肥皂和农药等。其他如造纸、纺织、印染、有机合成和金属冶炼等,也离不开由食盐制得的化工产品。另外,教师可为学生引入生活中的实例。生产化肥和农药,能够增加粮食产量;利用化学合成的药物,可以抑制细菌和病毒,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等。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使学生真实地感受生活与化学的关系,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化学的教学效率。
  二、采用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为了遵从化学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让化学从生活中走出再走进,让学生真正能学以致用,关键要做到将生活元素贯串于整个化学教学,选择社会生活中与化学紧密联系的素材,丰富课堂内容。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要有丰富的生活经验,还要熟练地活用课本知识,有较强的筛选和应用信息的能力,致力于将化学教学的内容更加生活化。
  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具体体现在实验教学中,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都提出要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化学这一学科上的体现主要就是实验。化学实验步骤严谨,充满了探究的色彩,实验教学中引入相关的生活实验,让学生自己去验证教师上课举的例子,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和好奇心,使其逐渐爱上化学实验,并在不知不觉中掌握许多与化学相关的生活常识,让化学课堂充满趣味和生机。采用生活实物演示化学实验,这也对教师的灵活教学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部分教师在实验教学时太过专业,造成了实验课堂枯燥晦涩难懂,学生难以接受,课堂效果不佳。教师需要对生活中与化学相关的实物和实验充分了解,尽量采用生活中常见的实物进行化学实验,这样能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用简单的化学器材和实验过程演示课本上的知识,学生自己也能熟练操作,对知识的理解也更深刻。
  三、充分利用化学课本中的知识密切联系生活中的具体例子来进行教学
  初中化学课程中蕴含着各种各样的生活中的化学知识,通过充分利用化学课本中的知识密切联系生活中的具体例子来进行教学,能够保证初中生深入地领悟到学习化学课程的重要性,有利于初中生学习化学的效果的提高。具体来说,在进行关于空气的主要成分氮气和氧气的作用的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有必要结合初中生非常爱吃的膨化食品的包装袋中的气体成分来引导初中生深入地探索:第一,在包装食品的过程中充入气体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第二,这些气体的主要成分包括哪些?第三,怎样进行实验来证明这些气体的主要成分?在初中生进行大量资料的搜集整理以及实验总结的基础上,初中生就能够证明大型的正规厂家所生产的“可比克薯片”等一系列的膨化食品的包装袋中所充的是氮气,而不正规的厂家所充的是压缩空气,压缩空气的含水量要高于一般的空气,这就导致包装袋里面的膨化食品吃起来不会那么脆。在初中生的日常生活中,类似的例子也是非常常见的。
  四、指导学生自己做化学实验,增强动手操作能力
  意识来源于物质,知识则来源于亲身体验。化学作为一种科学课程,仅仅学习理论知识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亲自去做化学实验,用自己的亲身体会去感受各种化学现象,这样能够获得对化学知识更加清晰的认识。老师们应当重视培养学生们的实际化学实验操作能力。通过亲身实验,能够锻炼自己的实验能力,更能从那些失败的实验中学到很重要的经验教训,这或许是锻炼学生亲自操作的最重要原因。其次,化学实验是具有危险性的,老师应当在学生实验时陪伴,注意操作安全,做实验之前,老师应当把安全操作规则教授给学生们,确保不会发生危险。
  教育的本意是面向生活的。所谓学习,就是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离开了生活,学习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学习的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相联系时,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兴趣。作为化学教师就应当善于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利用这些生活素材,为学生创造相关主题的学习情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以获取最大的教学效益。要从生产、生活实际中寻求教学素材,形成由单一的书本学习延伸到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真真切切感受到化学的实用性,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要学好化学,就一定要关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