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论优化中学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作者】 汪海霞

【机构】 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大华镇中心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课堂学习是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学质量如何,主要取决于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文章结合多年化学教学实践,主要探讨了新课程下优化中学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优化;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有效策略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的实施,课程实施的基本环节是课堂教学,课堂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需要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教与学必须有一个和谐课堂步骤,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步骤来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从而提高单位时间里的学习效率。因此作为一名中学化学教师,必须不断进行教学反思,立足课堂的真实场景,研究教学的真实问题,让每一节课上得有价值有效率,教学才有质量。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化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化学问题,主动地运用化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从生活中抽象化学问题,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化学与生活的联系——化学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因此,通过学生所了解、熟悉的实际问题(如环境问题、治理垃圾问题、旅游问题等等),为学生创设生动活泼的探究知识的情境,激起学生对学习的需要和兴趣,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我们知道,引入新课一般有开门见山的直导式、有观察规律的发现式、有实验操作的演算式、有具吸引力的问答式等,在各种不同的方式中,都可以直接提出与课本有关的问题或通过诱导的方式提出问题。另外及时地进行表扬与鼓励,也是提高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课堂教学中,要对同学们的热情态度和取得的成绩给予正确的评价和适当的鼓励。如在讲完一个概念后,让学生复述,并回答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讲完一个例题后,让学生归纳其解法,运用了哪些化学思想和方法。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可以对他们多提一些基础问题,让他们有较多的锻炼机会,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耐心细致地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并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增强学生提问的勇气和信心。
  二、优化课堂教学方法,做到精讲精练
  如果教学中采用“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教师台上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在台下可能个个昏昏欲睡,如果教师放任自流,学生各行其是,可能这堂课大多数学生无所收获,这都不能保证教学质量。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应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必须是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下才能真正做到。课前教师要充分钻研教材,了解掌握全体学生,充分把握教学三维目标,精讲重点,设疑破难,带过一般,创造思维情境,让学生思维始终保持最佳状态,只有这样,学生学习才轻松并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练是巩固知识的途径之一,练要“精”练,练前教师要精心设计一些针对性较强,知识面广以及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分析研究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教会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就能熟练地掌握化学知识和应用化学知识。
  三、诱发学习欲望,是提高化学教学效率的法宝
  新课程标准提倡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形成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曾经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老师能够因势利导,激发学生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势必可以很好地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牢牢抓住这一点,让枯燥乏味的学习变得有趣,让学生愿意学习。在新课的学习时,我认为一个有趣而适宜的引入可以消除学生学习新课的紧张情绪,可以一开始便激励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性质活泼的氧气》这一节内容时,可先用一个谜语:“看不见,摸不着,不香不臭没味道,说它宝贵到处有,植物动物离不了”来引入新课。学生猜出谜底时的兴奋与喜悦,让学生带着强烈的兴趣与求知欲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中去。有时知识点本身没有什么趣味性但却又要记忆的情况下,我便采取让学生比赛的方式进行学习巩固。比如根据化合价来写化学式这一学习内容时,对于知识本身来讲易于接受,然而学生一直学不好的原因在于化合价的记忆模糊混淆。于是我让学生根据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主要化合价表记化学式书写的方法,让学生来角逐“化学式记忆王”。比赛规则是:比赛前有一定的准备时间,在相同时间内,化学式书写的最多最规范的学生便获胜。我发现,在准备期间,每个学生都比以往更加认真更加投入的在准备,在这样的情况下的记忆显然更深刻。于是随着我的指挥,比赛开始。只见学生个个争先恐后,情绪高涨,课堂气氛相当活跃。通过这样的比赛,学生再也不觉得记忆化合价与化学式是件枯燥的事情,反而觉得有趣,激情四射,甚至还有学生课后仍在下工夫,就为了下次能当上“化学式记忆王”。通过这样的方法,学生的间接兴趣让枯燥的学习变得生动有趣,学习效率自然提高。
  四、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让化学课堂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
  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课堂教学应把学生的发展作为关键点,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学生要想得到发展就必须要有展现自己灵性的机会,因而我们化学教师应最大限度地为他们“搭建”舞台,使学生有更多的参与机会。如在平时教学中通过以化学实验、课外实践活动、第二课堂等多种探究活动,加大学生的参与度,使全体学生都能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展示他们的能力,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使他们乐学化学。
  总之,要提高中学化学课堂的有效性,教师应不断探索与创新,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参考文献:
  [1]刘立亚.初中化学有效教学的探讨[J].中学生数理化.2011年03期
  [2]王广福.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J].数理化学习.2012年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