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如何提升学校教育小学阶段的素质教育
【作者】 任建辉
【机构】 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区御河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新时代下让孩子们通过科学的劳动,动手实践、出力流汗,体会劳动付出的艰辛和收获带来的快乐,增强孩子们的获得感和成就感;通过科学的劳动,锻炼孩子们吃苦耐劳、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培养孩子们的责任感和义务感;通过科学的劳动,强化劳动观念、弘扬劳动精神,让孩子们领悟劳动价值和自我价值的意义;通过科学的劳动,让孩子们懂得珍惜,懂得尊重,提高主动关心、主动服务的意识;通过科学的劳动,让孩子们从小养成一种勤俭节约、艰苦朴素、团结友爱的好习惯、好作风、好品质,有效地提升孩子们的个人素质。
【关键词】 学校教育;素质教育;劳动价值;劳动实践;行为习惯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科技不断进步,网络日益发达,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受教育的程度越来越高,随之获取教育资源的渠道也越来越广,受教育的方式也越来越方便,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和对物质的获取往往走了捷径,但在小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往往也忽略或缺乏了最原始的、最根本的、最核心的劳动实践这一课,造成孩子们对劳动精神和劳动价值在思想上和理解上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扭曲。思想和理解的扭曲直接影响着孩子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更影响着社会事业的稳步发展。如何才能正确改善孩子们的思想,提高孩子们的理解?唯一途径就是提升孩子们的素质教育。
现处于小学阶段的孩子们该如何提升素质教育?家庭教育中的素质教育固然重要,但正确的家庭教育取决于家庭环境和家庭成员受教育的程度,因此很难形成一种教育模式或者达到一定程度的教育效果。社会教育同样很重要,但处于小学阶段的孩子们只能初步接触和认识社会事物,还不具备对社会事物本质的辨别能力。每个孩子将来都会陆续走上社会,但受教育的程度和从小的习惯直接影响着孩子们的前途和命运,因此处于小学阶段的孩子们提升素质教育的重担必然压在了学校教育的环节上。
一、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素质是一个人的教养,是一种内在的修养,也是一个人的品质、道德以及生活中为人处世的水准,所以一个人良好的修养才是做人的根本。素质教育不仅使受教育者在思想道德、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提升,而且素质教育更是社会发展实际需要的一种教育,它使受教育者能够正确面临和处理自身所处的社会环境中的一切事物。素质教育表面看似对一个人或一个群体的教育,实际上是对全社会所有人的一种教育,是代代相传的一种教育。当一个小学生的素质提高了,会直接带动身边亲人的素质相应提高;会直接带动相处、相遇过的所有人的素质不同程度的提高;会形成一种榜样力量,间接带动其他人的素质提高;会形成一种良好的家风,直接提升下一代子女的素质;会带动全社会所有人的整体素质相应提高。
小学阶段的孩子们在正式开启学习之旅的同时,也正是处于儿童叛逆期表现比较突出的一个时期,孩子们认为自己已经是一个“小大人”了,不再是“孩子”了,想要竭力摆脱家长的约束,凡事都喜欢跟家长对着干,说话做事老气横秋,不讲道理,爱耍脾气。因此小学阶段的孩子们不仅要注重基础学课教育,而且要引导孩子们对事物正确的认识、理解和应用,同时更要注重培养孩子们的习惯,努力让孩子们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从而让孩子们形成一种良好的品质。
学校教育是教育的核心,是一个人一生中受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学校素质教育是人生中极为重要的环节,也是极为重要的内容。
二、良好的卫生环境与素质教育相辅相成
良好的卫生环境离不开劳动者的辛勤付出,良好的校园卫生环境不仅需要清洁员的日常清扫,更需要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共同维护。适当的劳动,可以锻炼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吃苦耐劳、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培养孩子们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增强孩子们的获得感和成就感。通过劳动实践,让孩子们真正体会劳动付出的艰辛和收获带来的快乐,让孩子们真正感受劳动精神和劳动价值的存在,从而懂得珍惜,懂得尊重,提高主动关心和主动服务的意识,从小养成一种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好习惯、好作风、好品质,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学校是同学们和老师们的第二个家,大家每天近10个小时在这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和工作,校园环境卫生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全校师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干净整洁、清新优美的校园环境可以帮助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当师生们走进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校园时,不由得心情愉悦、精神洒脱,同时也让师生们产生一种无形的约束力,不由得让人产生一种“绅士”或“淑女”的感觉;不由得体现出一种温文尔雅、文质彬彬的模样,那怕想吐一下口水都不忍心破坏了这种优美的生态环境。反之,如果大家每天一进校门,就看见散落的包装袋、糖果纸、塑料瓶、一进教室就看到遗落在课桌上的书本、废纸,过道上纸屑纷飞,垃圾满地不仅会影响大家的心情,而且会影响老师们上课质量,还会影响同学们的学习效果,更会让人产生一种消极的状态,总感觉废纸垃圾扔在地上也无所为,久而久之不良的行为养成了一种不良的习惯。
一种行为、一个习惯反映出一个人的素质。优美、干净、整洁的校园环境会体现整个学校的道德风貌,会培养大家高尚的道德情操,会让大家懂得珍惜、懂得爱护、懂得尊重,促进和睦、促进团结。英国作家萨克雷在《纽克姆一家》书中说过“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三、当前学校环境和开展素质教育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政府购买服务政策的出台,大部分学校已经取消了校内职工和学生共同清扫校园的模式,转变为学校公共区域内的卫生清洁保洁工作和园林绿化维护工作由学校购买的物业服务人员清洁模式。由于校园面积大、绿化多、服务费用低、服务人员少的原因,普遍存在清洁保洁维护不到位、服务跟不上的现象。如草坪里、树丛中经常会出现杂草丛生、枯枝烂叶等绿化垃圾和碎纸废瓶等杂物,路面上、操场上也会出现一些小朋友随手扔下的糖果皮、纸屑等杂物。
教室环境卫生较为突出,普遍存在脏乱差的现象。由于学生没有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便产生了随意丢垃圾、废纸等杂物,个人物品不整理、不收纳的行为;值日生不负责任、不按要求清理卫生,平时只清理过道垃圾,对于桌椅下面的垃圾、废纸装着看不见;班主任对卫生要求不严格、不注重,管理不到位。
当前大部分学校开展的素质教育模式,主要是以讲文明、懂礼貌为主体教育内容,以手抄报、板报等形式加以宣传和弘扬传统文化、革命先烈、英雄人物等。由于小学生们对宣传和弘扬的内容了解和理解不到位,教育与实践联系不够紧密,形成“学”与“做”两张皮的现象,嘴里说着“劳动最光荣”,看到干活的事却躲得远远的,唱着“学习雷锋好榜样”,看到散落的垃圾却视而不见、无动于衷。久而久之素质教育成了一种形式,导致了素质教育质量和效果不尽如人意。
四、如何开展和提升学校教育小学阶段的素质教育
在新时代下如何有效提升学校教育小学阶段的素质教育?如何把教育与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经过上述分析,在当前开展的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增加劳动课程,通过适当的科学的劳动,让孩子们体会成就感和存在感带来的快乐,让孩子们真正体会劳动价值和自我价值的意义,让孩子们真正懂得劳动精神的存在,有效地提升孩子们的个人素质。
如何劳动?如何科学的劳动?如何安排和实现劳动?学校可以参照2020年7月15日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规定,结合本校的环境设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紧密联系科学学课知识,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合理制定劳动方案。同时,学校建立一种“激励”机制,营造一种积极向上、互相帮助、互相监督的氛围,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气氛,实现学校从主动教育到带动教育的教学理念,真正意义上实现让孩子们从被动受教育到主动受教育的转变。
(一)小学生实现劳动的途径
1、依据《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规定,实现小学生在校期间,按照年级班级制定的时间和区域实行每周不少于1课时的劳动活动。
2、通过学生校内校外做好人好事的方式进行自主劳动。
3、通过学生在家期间完成的个人生活事务等实现家庭劳动的目的。
(二)小学生劳动的内容
小学生劳动的内容应本着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的原则来实现劳动。
1、在校期间,学生以维护校园环境卫生、教室卫生和个人卫生为主,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规划种植劳动区域。低年级的学生以整理个人物品、教室清洁、校园捡拾杂物为主。高年级的学生以班级大扫除、校园大扫除、结合科学学课知识进行种植劳动。
2、学生校内校外做好人好事本着安全第一、力所能及的前题下自主劳动,哪怕是弯一下腰捡起一张废纸、肯多走几步少丢一点垃圾、扶一下老人、宣传安全知识等都是做好人好事的劳动表现。
3、学生在家期间,完成个人日常生活事务的处理、物品整理、清扫家庭卫生、洗衣、洗菜等家务劳动。
(三)小学生劳动的实施办法
1、学生在校期间的劳动实施办法
(1)学校在开学前按照年级确定每周一至周五各年级的劳动时间和劳动区域,在老师的指导下有序进入劳动区域实施清洁劳动。(重点实现人人参与劳动的目的)
(2)学校确定校园大扫除时间,全体学生按照划分的区域进行大扫除劳动活动。(重点实现团结互助、体现集体荣誉感)
(3)班级确定每周一至周五的值日小组,小组将值日内容(擦黑板、擦桌子、扫地、清洁教室外对应过道公共区域等)责任到人进行值日劳动。(重点实现劳动意识和责任意识)
(4)有种植区域的学校,学校按照高年级班级数量划分种植区域,由班级自行确定种植内容,并分配小组值日,实行每周一至周五早晚两次对种植内容进行观察,确定是否需要浇水、施肥、除草、搭架、采摘、重新种植等,同时各小组在种植记录册上做好每日登记。(重点实现人人会劳动、人人都有责任心的目的)
(5)有条件的学校,每学期可组织1~2次公益劳动活动。比如组织学生去公共服务区域进行清扫活动或去养老院等做义务劳动。(重点鼓励学生多做公益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学生校外劳动实施办法
学生校外劳动主要以家庭家务劳动为主,鼓励学生在家期间多做家务,主动承担个人日常生活事务。比如整理个人物品、清洗自己的衣物、打扫家、摘菜洗菜等。(重点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让孩子们懂得家务劳动是家庭成员中人人需要承担的义务劳动)
(四)小学生劳动的评价方法
小学生的劳动评价主要由老师收集学生劳动表现信息,每两周进行一次劳动总结。
1、老师对学生集体劳动的表现作出总结。
2、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形式报告两周内的劳动表现。
3、学生推荐自己认为劳动表现好的同学。
4、受帮助的学生推荐做好人好事的同学。
5、家长推荐做家务表现好的学生。
6、社会各届人士推荐表现好的学生。
(五)小学生劳动的奖励办法
1、班级以公开集分制的形式,每两周通过对学生劳动表现信息做出评价,并对应计算出分值。根据分值的高低和分值的提升度,评选出个人先进奖和进步奖,奖品以学习用品为主。
2、班级个人先进奖获得者推荐给校级评选组,每月校级评选组根据年级评选标准和劳动事迹情况,评选出年级中一、二、三等奖,奖品以学习用品为主。
3、校级特别奖获得者从各年级一等奖获得者中产生,主要通过劳动事迹具有代表性、激励性、榜样性来研究确定。校级特别奖获得者将具备下年度少先队大队委的劳动委员和分管劳动工作的副大队长候选人条件。奖品以学习用品为主。颁奖仪式应设立在校会上进行,校领导为获奖者披红挂彩颁发奖状,充分突出劳动最光荣的主题思想,形成一种榜样力量,激励其他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劳动活动。
4、少先队大队委员对各班级卫生进行固定式和抽查式检查,评选出各年级中最干净、最美班级,以年级流动小红旗的方式加以鼓励。
5、有种植劳动区域的学校,少先队大队委员对种植区的卫生、种植内容的管理进行综合评价,评选出最美菜地,以流动小红旗的方式加以鼓励。
综合上述分析,在新时代下我们要用新思想、新理念、新教育、新要求、新方式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体验生活的艰辛,享受收获的喜悦,领悟劳动精神,养成良好习惯,形成良好品质,有效地提升小学生的个人素质,实现学校教育小学阶段素质教育的新目标。
参考文献:
[1]素质教育.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B4%A0%E8%B4%A8%E6%95%99%E8%82%B2/82439?fr=aladdin
[2]学校教育.育儿网 http://www.ci123.com/baike/722.html
[3]自我价值.360百科网 https://baike.so.com/doc/438847-464697.html
[4]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种教育形式哪个更重要?百度.中国管科院德育中心[引用日期2019-7-9]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38563766665037691&wfr=spider&for=pc
[5]做一个有素质修养的人人生感悟. 语文迷[引用日期2020-11-16] https://m.yuwenmi.com/yulu/ganwu/340925.html
[6]儿童叛逆期分几个阶段?分6个阶段. 知乎网[引用日期2020-9-10]https://zhuanlan.zhihu.com/p/231230353
[7]正心立德,劳动树人.参考网[引用日期2020-4-21] https://www.fx361.com/page/2020/0421/6586683.shtml
[8]爱护校园卫生创造美好环境. 百度文库[引用日期2020-3-26]https://wenku.baidu.com/view/a7fe96d86ad97f192279
168884868762cbaebbea.html
[9]学生管理的激励机制.原创力文档网[引用日期2017-12-15]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7/1215/144286691.shtm
[10]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道客巴巴网[引用日期2020-4-19]https://www.doc88.com/p-87687079889910.html?r=1
[11]教育部关于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引用日期2020-7-9]http://www.moe.gov.cn/srcsite/A26/jcj_kcjcgh/202007/t20200715_472808.html
【关键词】 学校教育;素质教育;劳动价值;劳动实践;行为习惯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科技不断进步,网络日益发达,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受教育的程度越来越高,随之获取教育资源的渠道也越来越广,受教育的方式也越来越方便,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和对物质的获取往往走了捷径,但在小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往往也忽略或缺乏了最原始的、最根本的、最核心的劳动实践这一课,造成孩子们对劳动精神和劳动价值在思想上和理解上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扭曲。思想和理解的扭曲直接影响着孩子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更影响着社会事业的稳步发展。如何才能正确改善孩子们的思想,提高孩子们的理解?唯一途径就是提升孩子们的素质教育。
现处于小学阶段的孩子们该如何提升素质教育?家庭教育中的素质教育固然重要,但正确的家庭教育取决于家庭环境和家庭成员受教育的程度,因此很难形成一种教育模式或者达到一定程度的教育效果。社会教育同样很重要,但处于小学阶段的孩子们只能初步接触和认识社会事物,还不具备对社会事物本质的辨别能力。每个孩子将来都会陆续走上社会,但受教育的程度和从小的习惯直接影响着孩子们的前途和命运,因此处于小学阶段的孩子们提升素质教育的重担必然压在了学校教育的环节上。
一、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素质是一个人的教养,是一种内在的修养,也是一个人的品质、道德以及生活中为人处世的水准,所以一个人良好的修养才是做人的根本。素质教育不仅使受教育者在思想道德、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提升,而且素质教育更是社会发展实际需要的一种教育,它使受教育者能够正确面临和处理自身所处的社会环境中的一切事物。素质教育表面看似对一个人或一个群体的教育,实际上是对全社会所有人的一种教育,是代代相传的一种教育。当一个小学生的素质提高了,会直接带动身边亲人的素质相应提高;会直接带动相处、相遇过的所有人的素质不同程度的提高;会形成一种榜样力量,间接带动其他人的素质提高;会形成一种良好的家风,直接提升下一代子女的素质;会带动全社会所有人的整体素质相应提高。
小学阶段的孩子们在正式开启学习之旅的同时,也正是处于儿童叛逆期表现比较突出的一个时期,孩子们认为自己已经是一个“小大人”了,不再是“孩子”了,想要竭力摆脱家长的约束,凡事都喜欢跟家长对着干,说话做事老气横秋,不讲道理,爱耍脾气。因此小学阶段的孩子们不仅要注重基础学课教育,而且要引导孩子们对事物正确的认识、理解和应用,同时更要注重培养孩子们的习惯,努力让孩子们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从而让孩子们形成一种良好的品质。
学校教育是教育的核心,是一个人一生中受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学校素质教育是人生中极为重要的环节,也是极为重要的内容。
二、良好的卫生环境与素质教育相辅相成
良好的卫生环境离不开劳动者的辛勤付出,良好的校园卫生环境不仅需要清洁员的日常清扫,更需要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共同维护。适当的劳动,可以锻炼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吃苦耐劳、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培养孩子们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增强孩子们的获得感和成就感。通过劳动实践,让孩子们真正体会劳动付出的艰辛和收获带来的快乐,让孩子们真正感受劳动精神和劳动价值的存在,从而懂得珍惜,懂得尊重,提高主动关心和主动服务的意识,从小养成一种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好习惯、好作风、好品质,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学校是同学们和老师们的第二个家,大家每天近10个小时在这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和工作,校园环境卫生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全校师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干净整洁、清新优美的校园环境可以帮助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当师生们走进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校园时,不由得心情愉悦、精神洒脱,同时也让师生们产生一种无形的约束力,不由得让人产生一种“绅士”或“淑女”的感觉;不由得体现出一种温文尔雅、文质彬彬的模样,那怕想吐一下口水都不忍心破坏了这种优美的生态环境。反之,如果大家每天一进校门,就看见散落的包装袋、糖果纸、塑料瓶、一进教室就看到遗落在课桌上的书本、废纸,过道上纸屑纷飞,垃圾满地不仅会影响大家的心情,而且会影响老师们上课质量,还会影响同学们的学习效果,更会让人产生一种消极的状态,总感觉废纸垃圾扔在地上也无所为,久而久之不良的行为养成了一种不良的习惯。
一种行为、一个习惯反映出一个人的素质。优美、干净、整洁的校园环境会体现整个学校的道德风貌,会培养大家高尚的道德情操,会让大家懂得珍惜、懂得爱护、懂得尊重,促进和睦、促进团结。英国作家萨克雷在《纽克姆一家》书中说过“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三、当前学校环境和开展素质教育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政府购买服务政策的出台,大部分学校已经取消了校内职工和学生共同清扫校园的模式,转变为学校公共区域内的卫生清洁保洁工作和园林绿化维护工作由学校购买的物业服务人员清洁模式。由于校园面积大、绿化多、服务费用低、服务人员少的原因,普遍存在清洁保洁维护不到位、服务跟不上的现象。如草坪里、树丛中经常会出现杂草丛生、枯枝烂叶等绿化垃圾和碎纸废瓶等杂物,路面上、操场上也会出现一些小朋友随手扔下的糖果皮、纸屑等杂物。
教室环境卫生较为突出,普遍存在脏乱差的现象。由于学生没有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便产生了随意丢垃圾、废纸等杂物,个人物品不整理、不收纳的行为;值日生不负责任、不按要求清理卫生,平时只清理过道垃圾,对于桌椅下面的垃圾、废纸装着看不见;班主任对卫生要求不严格、不注重,管理不到位。
当前大部分学校开展的素质教育模式,主要是以讲文明、懂礼貌为主体教育内容,以手抄报、板报等形式加以宣传和弘扬传统文化、革命先烈、英雄人物等。由于小学生们对宣传和弘扬的内容了解和理解不到位,教育与实践联系不够紧密,形成“学”与“做”两张皮的现象,嘴里说着“劳动最光荣”,看到干活的事却躲得远远的,唱着“学习雷锋好榜样”,看到散落的垃圾却视而不见、无动于衷。久而久之素质教育成了一种形式,导致了素质教育质量和效果不尽如人意。
四、如何开展和提升学校教育小学阶段的素质教育
在新时代下如何有效提升学校教育小学阶段的素质教育?如何把教育与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经过上述分析,在当前开展的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增加劳动课程,通过适当的科学的劳动,让孩子们体会成就感和存在感带来的快乐,让孩子们真正体会劳动价值和自我价值的意义,让孩子们真正懂得劳动精神的存在,有效地提升孩子们的个人素质。
如何劳动?如何科学的劳动?如何安排和实现劳动?学校可以参照2020年7月15日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规定,结合本校的环境设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紧密联系科学学课知识,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合理制定劳动方案。同时,学校建立一种“激励”机制,营造一种积极向上、互相帮助、互相监督的氛围,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气氛,实现学校从主动教育到带动教育的教学理念,真正意义上实现让孩子们从被动受教育到主动受教育的转变。
(一)小学生实现劳动的途径
1、依据《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规定,实现小学生在校期间,按照年级班级制定的时间和区域实行每周不少于1课时的劳动活动。
2、通过学生校内校外做好人好事的方式进行自主劳动。
3、通过学生在家期间完成的个人生活事务等实现家庭劳动的目的。
(二)小学生劳动的内容
小学生劳动的内容应本着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的原则来实现劳动。
1、在校期间,学生以维护校园环境卫生、教室卫生和个人卫生为主,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规划种植劳动区域。低年级的学生以整理个人物品、教室清洁、校园捡拾杂物为主。高年级的学生以班级大扫除、校园大扫除、结合科学学课知识进行种植劳动。
2、学生校内校外做好人好事本着安全第一、力所能及的前题下自主劳动,哪怕是弯一下腰捡起一张废纸、肯多走几步少丢一点垃圾、扶一下老人、宣传安全知识等都是做好人好事的劳动表现。
3、学生在家期间,完成个人日常生活事务的处理、物品整理、清扫家庭卫生、洗衣、洗菜等家务劳动。
(三)小学生劳动的实施办法
1、学生在校期间的劳动实施办法
(1)学校在开学前按照年级确定每周一至周五各年级的劳动时间和劳动区域,在老师的指导下有序进入劳动区域实施清洁劳动。(重点实现人人参与劳动的目的)
(2)学校确定校园大扫除时间,全体学生按照划分的区域进行大扫除劳动活动。(重点实现团结互助、体现集体荣誉感)
(3)班级确定每周一至周五的值日小组,小组将值日内容(擦黑板、擦桌子、扫地、清洁教室外对应过道公共区域等)责任到人进行值日劳动。(重点实现劳动意识和责任意识)
(4)有种植区域的学校,学校按照高年级班级数量划分种植区域,由班级自行确定种植内容,并分配小组值日,实行每周一至周五早晚两次对种植内容进行观察,确定是否需要浇水、施肥、除草、搭架、采摘、重新种植等,同时各小组在种植记录册上做好每日登记。(重点实现人人会劳动、人人都有责任心的目的)
(5)有条件的学校,每学期可组织1~2次公益劳动活动。比如组织学生去公共服务区域进行清扫活动或去养老院等做义务劳动。(重点鼓励学生多做公益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学生校外劳动实施办法
学生校外劳动主要以家庭家务劳动为主,鼓励学生在家期间多做家务,主动承担个人日常生活事务。比如整理个人物品、清洗自己的衣物、打扫家、摘菜洗菜等。(重点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让孩子们懂得家务劳动是家庭成员中人人需要承担的义务劳动)
(四)小学生劳动的评价方法
小学生的劳动评价主要由老师收集学生劳动表现信息,每两周进行一次劳动总结。
1、老师对学生集体劳动的表现作出总结。
2、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形式报告两周内的劳动表现。
3、学生推荐自己认为劳动表现好的同学。
4、受帮助的学生推荐做好人好事的同学。
5、家长推荐做家务表现好的学生。
6、社会各届人士推荐表现好的学生。
(五)小学生劳动的奖励办法
1、班级以公开集分制的形式,每两周通过对学生劳动表现信息做出评价,并对应计算出分值。根据分值的高低和分值的提升度,评选出个人先进奖和进步奖,奖品以学习用品为主。
2、班级个人先进奖获得者推荐给校级评选组,每月校级评选组根据年级评选标准和劳动事迹情况,评选出年级中一、二、三等奖,奖品以学习用品为主。
3、校级特别奖获得者从各年级一等奖获得者中产生,主要通过劳动事迹具有代表性、激励性、榜样性来研究确定。校级特别奖获得者将具备下年度少先队大队委的劳动委员和分管劳动工作的副大队长候选人条件。奖品以学习用品为主。颁奖仪式应设立在校会上进行,校领导为获奖者披红挂彩颁发奖状,充分突出劳动最光荣的主题思想,形成一种榜样力量,激励其他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劳动活动。
4、少先队大队委员对各班级卫生进行固定式和抽查式检查,评选出各年级中最干净、最美班级,以年级流动小红旗的方式加以鼓励。
5、有种植劳动区域的学校,少先队大队委员对种植区的卫生、种植内容的管理进行综合评价,评选出最美菜地,以流动小红旗的方式加以鼓励。
综合上述分析,在新时代下我们要用新思想、新理念、新教育、新要求、新方式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体验生活的艰辛,享受收获的喜悦,领悟劳动精神,养成良好习惯,形成良好品质,有效地提升小学生的个人素质,实现学校教育小学阶段素质教育的新目标。
参考文献:
[1]素质教育.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B4%A0%E8%B4%A8%E6%95%99%E8%82%B2/82439?fr=aladdin
[2]学校教育.育儿网 http://www.ci123.com/baike/722.html
[3]自我价值.360百科网 https://baike.so.com/doc/438847-464697.html
[4]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种教育形式哪个更重要?百度.中国管科院德育中心[引用日期2019-7-9]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38563766665037691&wfr=spider&for=pc
[5]做一个有素质修养的人人生感悟. 语文迷[引用日期2020-11-16] https://m.yuwenmi.com/yulu/ganwu/340925.html
[6]儿童叛逆期分几个阶段?分6个阶段. 知乎网[引用日期2020-9-10]https://zhuanlan.zhihu.com/p/231230353
[7]正心立德,劳动树人.参考网[引用日期2020-4-21] https://www.fx361.com/page/2020/0421/6586683.shtml
[8]爱护校园卫生创造美好环境. 百度文库[引用日期2020-3-26]https://wenku.baidu.com/view/a7fe96d86ad97f192279
168884868762cbaebbea.html
[9]学生管理的激励机制.原创力文档网[引用日期2017-12-15]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7/1215/144286691.shtm
[10]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道客巴巴网[引用日期2020-4-19]https://www.doc88.com/p-87687079889910.html?r=1
[11]教育部关于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引用日期2020-7-9]http://www.moe.gov.cn/srcsite/A26/jcj_kcjcgh/202007/t20200715_472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