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我对素质教育的理解

【作者】 吴 兰

【机构】 四川省中江县御河中学校八年级十二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所谓“素质教育”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老师把最复杂的东西变成最简单的语言进行教学,而同学们学习时表现的心干情愿的、积极性、独立性特征的总和,是从事创造性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能动状态。
  1.激发同学获取知识的兴趣
  初中同学的特点是:有求知欲望强,但学习不刻苦,听课时间不能持久,爱动,精力不够集中。为了使学生注意力集中,老师在讲课时,要善于用生动的语言,恰当的比喻,直观的演示、形象的画图,启发性的提问,变化多样的教学方法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教育教学要彻底改变重结果,轻过程的错误倾向,使教学本身不仅要向同学传授知识,而且更重要的在于使同学主动获取知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极思考,使同学在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中懂得如何学习;使同学们在概念、法则、公式的推导过程中,体会学习知识的来龙去脉,从而培养其主动学习的兴趣。
  2.在生活中去体验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认识兴趣,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可以这样设计:先把同学进行分组(4人组),每组一张纸或一个蛋糕,并仔细听老师要求,一定要平均分,然后做。先让同学自已动手分。问他们分到多少,是不是一样多,你得到了多少,怎么表示?一种新的数(分数)的学习,成了学生自身的欲望。
  3.使用学具,有助于同学理解数学算理
  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在数学中相互渗透,相互转化。数学家华罗庚指出: “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这就要求在研究数学问题时,把数、形等知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数的方面用分析的方法进行抽象思维,从形的方面进行形象思维。通过学具的操作,可促进这一过程的完成。
  4.用电脑课件直观地进行教学
  譬如在学习数学广角时:电脑显示,在天平左边的四个橘子和一个苹果,右边的两个橘子和两个苹果,这时天平平衡,还知道一个苹果是200克,问一个橘子是多少,课件直接显示左边的两个橘子和一个苹果等于右边的两个橘子和一个苹果是,那么左边有两个橘子,而右边有一个苹果,这说明两个橘子和一个苹果是一样重的,所以一个橘子重100克。电脑显示很直观,易懂。又譬如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面积时,老师引导学生用数学方格和割补法证明这两个图形重合,从而由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5.同学讨论,交流不可少
  把同学自由组合,每4人一组,老师巡视,观察,帮助有困难的学生理解完成老师提出的问题。再如课堂数学中,让同学自己活动,把三根长短不等的小棒围成不同类型的三角形,并在摆弄过程中,很自然地知道三角形是由三个角,三条边和三个顶点组成的。然后,可让同学来回拉动三角形学具,从“手感的比较中发现三角形在固定不变的特点,这样,使教学活动在动态中进行,使同学把外显的动作与内隐思维活动和谐地结合在一起,顺应同学好奇、好动的特点,集中了同学们的注意力,激发了同学们学习的兴趣。
  5.1师生互动。有个别同学上课精力不集中,你可以采取提问的方法,还可以故意出一些比较明显的错,让同学指出。在完成作业时,不要过多,尽量在课堂上完成,家庭作业能完成多少是多少,但要认真,自己做,这个是很重要的,检查作业时要查是不是自己做的,那些做不起,板讲和个别辅导相结合。
  5.2以人为本,和学生做朋友。用老师的爱和认真的态度去感化同学,让他们觉得不做作业,不认真学习是对不起老师的,当然这需要时间,尽可能的去帮助同学们遇到的困难,嘘寒问暖。
  5.3千万不要打题海战术。每个老师都当过学生,最不喜欢的老师就是话多,作业多,告状多,其实只要和同学处好了,什么事都不是事。
  总之,兴趣的是良师益友,处理好师生关系是重中之重,这就是我对素质教育的理解。
  指导老师:钟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