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增强寄宿制初中新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策略
【作者】 莫 杰
【机构】 广西宾阳县宾州镇第四初级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从小学升到初中,褪去幼稚,有着对新生活的期待;萌生了逆反心理,急着想要证明自己,可是自我保护意识弱,要培养新生们的自我保护意识。这种意识,不仅关系着新生们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健康,而且也能让新生在校园这样一个安全稳定、学风优良的环境下学习。
【关键词】 寄宿生;保护;教育;培养
一、初中新生生活及心理现状
初一新生刚刚从小学阶段过渡到初中阶段,他们当中的一部分读小学的时候就已经在学校寄宿,但大部分学生是第一次离开父母在陌生的环境中学习以及生活。生活中不知道如何完成,班主任要培养新生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因为这种意识,不仅关系着新生们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健康,而且也是新生在校园能在一个安全稳定、学风优良的环境下培养学生的关键因素。
心理上从小学升到初中,褪去幼稚,有着对新生活的期待;萌生了逆反心理,急着想要证明自己,但自我保护意识弱,想摆脱父母的束缚;面对新事物也有着彷徨和迷茫。由上述心路历程,在人际交往上会出现两个反差。一是会比较以自我为中心,当别人不同意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时,?会归其为与自己不是一路人,而后不再接触,?选择逃避。二是易于在意他人看法,?而在人际交往中迷失自我。由于初中是更大范围的集体生活,?独自一人面对陌生的环境和不同的人而害怕被孤立,?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会趋向于妥协,?就如通常所说的“随大流”,难以展现真实的自我,所以出现情绪波动较大。
二、初中新生自我保护存在的问题
为了了解新生自我保护的情况,我们对本县宾州和黎塘两镇八所初中的1000名初一新生自我保护进行调查问卷,通过调查及自己担任班主任工作中发现初中新生存在问题如下
(一)自我保护意识欠佳
刚刚来到初中对新生活的期待,萌生了逆反心理,急着想要证明自己,但自我保护意识弱,自己的物品随意乱放。有的学生家庭条件比较好,父母给予的零花钱比较多,在平时生活中,不注意对自己的贵重物品上锁,导致财物的损失,这些同学没有自我防护。
(二)行为习惯差,随意性大
日常用品全部都乱放在床上,口盅、牙刷、毛巾就放在水池旁边,没有得到别人的同意,就拿别人的东西,同学向自己借钱时,也不知道如何说话,与同学、老师相处,少部分同学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
(三)拉帮结派欺负同学
由于离开了父母,有的学生表现得比较害羞,有的学生比较活跃,有的学生喜欢拉帮结派的去欺负同学。因为青少年的心智尚未成熟,容易有一些过激的行为被同学欺凌,不敢告诉老师和家长。
(四)在宿舍、教室、集会、出操、楼梯等没有意识到自我保护
课间活动,部分学生会在教室、走廊追逐打闹、攀爬楼梯,宿舍里面存追逐打闹,踩到垃圾铲。一些调皮的同学喜欢在床位的上铺直接跳下来,集会或大课间上下楼梯没有意识到往右边走,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
(五)心理上产生焦虑、不安,自卑的情绪
受新环境的影响,加上学习压力加大,离开父母等,因为种种因素,新生会发生一些生理上的变化,容易产生焦虑、不安,自卑的情绪,心理很脆弱,也不知道如何做。
三、增强新生自我保护意识策略
(一)班主任利用主题班会加强教育
增强新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最重要的就是进行针对性安全教育,通过主题班会教育学生“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我们学校召开的主题班会有《初中新生日常物品自我管理》、《新起点,新目标 ——建立好人际关系》、《自主学习小窍门》、《走进初中生活,美丽校园,从我做起》等。在主题班会过程中,采取学生讨论,班主任总结,用实际的案例结合主题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培养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教育学生自己的现金和贵重的物品不要放在显眼的地方,不要动歪心思,偷窃行为是不正确的。平时宿舍的门窗要锁好,尽量不要把钱财暴露在别人的视野之中,以免有歪脑筋的人想偷窃学生的财产。学生不要带太多现金到学校,如果带有,可以交给老师保管。如果有名贵的手表、项链之类的,没有必要带到学校。虚荣之心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要明白身外之物不值得炫耀,一个人的学识、涵养和品质远比这些身外之物更值得炫耀。
(二)教育新生不得到同学的同意不能乱拿别人的物品
能够分辨自己和别人的东西。别人的东西在没经过别人的同意时不能拿走活借用,能够抵得住各种物品的诱惑,正确的看待金钱和物品,懂得信任与尊重比任何财务都重要。
君子:有才德的人道:合法之道。君子爱财之心人皆有之,有道德修养的人通过合理合法的渠道获取正当利益,绝不获取不义之财。这里所说的“道”,就是相关的法律和纪律的。我们在取得财物时首先要想一想是否符合法律规范和纪律要求,然后再决定弃取。不妄取,就是要求我们不随意而取,要在法律和纪律允许的范围之内谋取财物。
(三)教育新生到异性教师的办公室,要有伴同行,要打开门
有问题去老师办公室询问时,要有同学陪伴,尤其是晚自修下课时,在相对开放的环境下进行提问。最好把门打开,或者在有摄像头的教室里。或者利用网络进行辅导,可以避免进行单独接触。阳光接触,绝不私下单独相处。辅导就在办公室,或者课间在教室。办公室有其他老师,教室有学生,大家都看着呢,切忌单独相处,这就是红线,向老师问问题,永远保持一臂以上的距离,这是原则。
(四)教育新生生活中同学之间要互帮互助
在生活中,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不要欺负其他人,如果受到欺负可以及时的告诉老师。或通过书面表达及时传给班主任或教师。班主任或教师一定及时处理,如果出现校园霸凌事件,因为被欺负的学生他心理肯定是害怕的,这时候老师要给予他心理上的安慰,必要时与学校心理老师共同辅导。建议邀请双方的父母来到学校,老师作为调解员,一定要处理好这方面的问题,因为如果处理不好,很有可能给一个学生带来心理上的伤害,甚至会导致校外打架斗殴事件的发生。
(五)教育新生课外活动要注意安全
提醒学生在平时出操或者集会时,不要在楼梯间追逐打闹,更不可相互推搡,否则有可能引发多人摔倒、叠压,导致拥挤踩踏事件发生。在2014年12月31日上海外滩陈毅广场举行的跨年活动中就发生了令人悲痛的脚踏事故,当时造成了36人死亡,46人受伤。学生不要在走廊追逐打闹,有过很多次的案例,几个男生在走廊上追逐打闹,跑在前面的男生撞到了正要回教室的一名学生,结果被撞的那名学生在下意识中双手撑地,导致了手部的扭伤,治疗半个月,所以要自我保护。
(六)经常提醒新生放学放假结伴而行
学生在周末放学或假期放假回家的时候,一定要结伴而行,如果遇到可疑的人物,应该马上求助周围的大人。在过马路的时候注意观察周围车辆,不要嬉戏打闹,不要进入网吧之类的未成年人娱乐场所。
(七)及时对新生进行青春期教育
关于生理方面,进行召开女生会议、男生会议,对应性别的老师进行讲解,青春期出现生理上变化,这些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要惊慌,如果出现什么问题可以和老师交谈, 老师要给予心理上的辅导,尽量缓解学生焦虑的情绪。
(八)处理好新生生活上的各种问题
部分新生刚刚开学几天睡不着觉,虽然说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但是如果老师对那些存在着害怕、焦虑心理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告诉他们应该憧憬接下来的学习生活,建立好和谐的人际关系,要学会换位思考,这样就有可能让他们更快的适应寄宿的生活。如果某些同学对学校的食堂伙食不是很满意,老师应该对其进行辅导,告诉他这些食品都是可以使自己健康成长的。告诉学生们,如果受到其他人的威胁一定要和老师说,老师绝对会保护你们的安全,不会让你们受到其他人的伤害。学生们在遇到霸凌事件的时候往往害怕会遭到报复,而老师应该向学生表明老师会保护学生们的安全,给他们的内心打上强心剂。
初中新生在脱离父母来到学校之后,必须要保护好自己,需要做的就是慢慢地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学校领导、班主任和科任教师都要肩负起这个责任,保证他们在初中阶段能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周楠楠.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学生管理问 题及对策[J].农村教育,2010(1)
[2]龙锦华.浅谈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的 管理[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3(9)
[3]陈建平. 寄宿制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影响调查与研究教学与管理 2004 (12)
[4]蔡磊.《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校园暴力教师读本》 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7(9)
[5]萧枫、姜忠喆 .《与学生谈自我保护》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13-01
[6]边玉芳.《心理.初中学生用书》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07-01
【关键词】 寄宿生;保护;教育;培养
一、初中新生生活及心理现状
初一新生刚刚从小学阶段过渡到初中阶段,他们当中的一部分读小学的时候就已经在学校寄宿,但大部分学生是第一次离开父母在陌生的环境中学习以及生活。生活中不知道如何完成,班主任要培养新生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因为这种意识,不仅关系着新生们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健康,而且也是新生在校园能在一个安全稳定、学风优良的环境下培养学生的关键因素。
心理上从小学升到初中,褪去幼稚,有着对新生活的期待;萌生了逆反心理,急着想要证明自己,但自我保护意识弱,想摆脱父母的束缚;面对新事物也有着彷徨和迷茫。由上述心路历程,在人际交往上会出现两个反差。一是会比较以自我为中心,当别人不同意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时,?会归其为与自己不是一路人,而后不再接触,?选择逃避。二是易于在意他人看法,?而在人际交往中迷失自我。由于初中是更大范围的集体生活,?独自一人面对陌生的环境和不同的人而害怕被孤立,?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会趋向于妥协,?就如通常所说的“随大流”,难以展现真实的自我,所以出现情绪波动较大。
二、初中新生自我保护存在的问题
为了了解新生自我保护的情况,我们对本县宾州和黎塘两镇八所初中的1000名初一新生自我保护进行调查问卷,通过调查及自己担任班主任工作中发现初中新生存在问题如下
(一)自我保护意识欠佳
刚刚来到初中对新生活的期待,萌生了逆反心理,急着想要证明自己,但自我保护意识弱,自己的物品随意乱放。有的学生家庭条件比较好,父母给予的零花钱比较多,在平时生活中,不注意对自己的贵重物品上锁,导致财物的损失,这些同学没有自我防护。
(二)行为习惯差,随意性大
日常用品全部都乱放在床上,口盅、牙刷、毛巾就放在水池旁边,没有得到别人的同意,就拿别人的东西,同学向自己借钱时,也不知道如何说话,与同学、老师相处,少部分同学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
(三)拉帮结派欺负同学
由于离开了父母,有的学生表现得比较害羞,有的学生比较活跃,有的学生喜欢拉帮结派的去欺负同学。因为青少年的心智尚未成熟,容易有一些过激的行为被同学欺凌,不敢告诉老师和家长。
(四)在宿舍、教室、集会、出操、楼梯等没有意识到自我保护
课间活动,部分学生会在教室、走廊追逐打闹、攀爬楼梯,宿舍里面存追逐打闹,踩到垃圾铲。一些调皮的同学喜欢在床位的上铺直接跳下来,集会或大课间上下楼梯没有意识到往右边走,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
(五)心理上产生焦虑、不安,自卑的情绪
受新环境的影响,加上学习压力加大,离开父母等,因为种种因素,新生会发生一些生理上的变化,容易产生焦虑、不安,自卑的情绪,心理很脆弱,也不知道如何做。
三、增强新生自我保护意识策略
(一)班主任利用主题班会加强教育
增强新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最重要的就是进行针对性安全教育,通过主题班会教育学生“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我们学校召开的主题班会有《初中新生日常物品自我管理》、《新起点,新目标 ——建立好人际关系》、《自主学习小窍门》、《走进初中生活,美丽校园,从我做起》等。在主题班会过程中,采取学生讨论,班主任总结,用实际的案例结合主题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培养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教育学生自己的现金和贵重的物品不要放在显眼的地方,不要动歪心思,偷窃行为是不正确的。平时宿舍的门窗要锁好,尽量不要把钱财暴露在别人的视野之中,以免有歪脑筋的人想偷窃学生的财产。学生不要带太多现金到学校,如果带有,可以交给老师保管。如果有名贵的手表、项链之类的,没有必要带到学校。虚荣之心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要明白身外之物不值得炫耀,一个人的学识、涵养和品质远比这些身外之物更值得炫耀。
(二)教育新生不得到同学的同意不能乱拿别人的物品
能够分辨自己和别人的东西。别人的东西在没经过别人的同意时不能拿走活借用,能够抵得住各种物品的诱惑,正确的看待金钱和物品,懂得信任与尊重比任何财务都重要。
君子:有才德的人道:合法之道。君子爱财之心人皆有之,有道德修养的人通过合理合法的渠道获取正当利益,绝不获取不义之财。这里所说的“道”,就是相关的法律和纪律的。我们在取得财物时首先要想一想是否符合法律规范和纪律要求,然后再决定弃取。不妄取,就是要求我们不随意而取,要在法律和纪律允许的范围之内谋取财物。
(三)教育新生到异性教师的办公室,要有伴同行,要打开门
有问题去老师办公室询问时,要有同学陪伴,尤其是晚自修下课时,在相对开放的环境下进行提问。最好把门打开,或者在有摄像头的教室里。或者利用网络进行辅导,可以避免进行单独接触。阳光接触,绝不私下单独相处。辅导就在办公室,或者课间在教室。办公室有其他老师,教室有学生,大家都看着呢,切忌单独相处,这就是红线,向老师问问题,永远保持一臂以上的距离,这是原则。
(四)教育新生生活中同学之间要互帮互助
在生活中,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不要欺负其他人,如果受到欺负可以及时的告诉老师。或通过书面表达及时传给班主任或教师。班主任或教师一定及时处理,如果出现校园霸凌事件,因为被欺负的学生他心理肯定是害怕的,这时候老师要给予他心理上的安慰,必要时与学校心理老师共同辅导。建议邀请双方的父母来到学校,老师作为调解员,一定要处理好这方面的问题,因为如果处理不好,很有可能给一个学生带来心理上的伤害,甚至会导致校外打架斗殴事件的发生。
(五)教育新生课外活动要注意安全
提醒学生在平时出操或者集会时,不要在楼梯间追逐打闹,更不可相互推搡,否则有可能引发多人摔倒、叠压,导致拥挤踩踏事件发生。在2014年12月31日上海外滩陈毅广场举行的跨年活动中就发生了令人悲痛的脚踏事故,当时造成了36人死亡,46人受伤。学生不要在走廊追逐打闹,有过很多次的案例,几个男生在走廊上追逐打闹,跑在前面的男生撞到了正要回教室的一名学生,结果被撞的那名学生在下意识中双手撑地,导致了手部的扭伤,治疗半个月,所以要自我保护。
(六)经常提醒新生放学放假结伴而行
学生在周末放学或假期放假回家的时候,一定要结伴而行,如果遇到可疑的人物,应该马上求助周围的大人。在过马路的时候注意观察周围车辆,不要嬉戏打闹,不要进入网吧之类的未成年人娱乐场所。
(七)及时对新生进行青春期教育
关于生理方面,进行召开女生会议、男生会议,对应性别的老师进行讲解,青春期出现生理上变化,这些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要惊慌,如果出现什么问题可以和老师交谈, 老师要给予心理上的辅导,尽量缓解学生焦虑的情绪。
(八)处理好新生生活上的各种问题
部分新生刚刚开学几天睡不着觉,虽然说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但是如果老师对那些存在着害怕、焦虑心理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告诉他们应该憧憬接下来的学习生活,建立好和谐的人际关系,要学会换位思考,这样就有可能让他们更快的适应寄宿的生活。如果某些同学对学校的食堂伙食不是很满意,老师应该对其进行辅导,告诉他这些食品都是可以使自己健康成长的。告诉学生们,如果受到其他人的威胁一定要和老师说,老师绝对会保护你们的安全,不会让你们受到其他人的伤害。学生们在遇到霸凌事件的时候往往害怕会遭到报复,而老师应该向学生表明老师会保护学生们的安全,给他们的内心打上强心剂。
初中新生在脱离父母来到学校之后,必须要保护好自己,需要做的就是慢慢地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学校领导、班主任和科任教师都要肩负起这个责任,保证他们在初中阶段能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周楠楠.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学生管理问 题及对策[J].农村教育,2010(1)
[2]龙锦华.浅谈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的 管理[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3(9)
[3]陈建平. 寄宿制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影响调查与研究教学与管理 2004 (12)
[4]蔡磊.《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校园暴力教师读本》 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7(9)
[5]萧枫、姜忠喆 .《与学生谈自我保护》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13-01
[6]边玉芳.《心理.初中学生用书》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