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谈小学数学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作者】 黎京凤

【机构】 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区回河街道办事处中心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伴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当前小学数学知识最重要的教学任务之一就是做到德育教学,在确保学生学好数学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培养学生树立起高尚的道德情操。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在整个阶段的教学中都贯穿这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内容,数学课堂是对学生渗透德育的重要阵地,也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切入点。教师要善于引入教育机制为学生渗透德育教学素材。
  【关键词】 德育;习惯;能力;合作;反馈;自信

  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依然过于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对于学生的德育教学缺乏必要的重视。在素质教育背景之下,忽视德育教学的问题得到了有效改善,德育教学开始融入到小学教学中,对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发挥着重要的影响。数学教师要提升对于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认识到在数学课堂中对学生渗透德育内容的必要性,让学生在学好数学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操,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养成严谨认真的态度,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立足教学内容,渗透德育教育
  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最重要的学习资源是学习的课本内容。当前学生学习的数学教材中,和德育相关的学习内容越来越丰富,数学教师在课前必须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究,充分利用教材中包含的德育素材,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德育思想。在教授给学生知识的同时,贯穿德育教学,这样学生会在无形中接受这种学习方式,不会再次刻意的进行灌输学习,而产生抵触学习情绪,学生也可以通过数学知识感受德育的真正内涵。例如:为了培养小学生对于生活深入了解的能力,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有这样一道题目,家里来了客人,小明要帮助妈妈倒茶水,需要做到以下步骤,洗茶杯要3分钟,放茶叶要1分钟,开水要7分钟,倒水要2分钟,请问要完成本工作最少需要几分钟?这需要学生去思考哪些步骤是可以同时进行的,是否可以节省一部分时间?同时学生在完成本工作的时候,也会想到自己妈妈每天做家务的辛苦,回家也会主动帮助家人分担家务,这样的教学方式是采取潜移默化的方式,既完成了课堂教学任务,也在无形中进行了德育教学。
  二、养成良好习惯,提高学习能力
  习惯对于学生开展数学知识的学习具有重要的影响,在数学知识学习的同时要对学生进行学习习惯的培养,促使学生理解学习的数学知识。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探索学习,激发学生的创新学习意识,学习习惯的培养包括让学生在计算时养成自信的习惯,在遇到难题时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总之,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习惯,有利于学生形成认真、坚持和自主的学习品质,对于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提升具有积极左右。例如:在学习“加与减”时,教师的教学要让学生学会计算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并且在计算中养成好的计算习惯。在计算之前需要学生先认真审题,然后按照计算法则认真计算,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习惯,如果学生做错题目,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计算思路的引导,让学生意识到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学生在今后数学知识学习中也会逐渐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不断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组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品德
  小学生进行知识的学习,离不开和同学进行交流,待人处事的过程最能体现学生的道德品质,也最能对学生进行锻炼。在数学学科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学习,同学之间在讨论问题时需要尊重其他同学的意见,学会倾听其他同学的观点,体会到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这样的教学方式相对于学生独立学习,更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在学生讨论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引导,避免学生在课堂上出现走神,讨论其他话题的情况。例如:在学习“统计图”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讨论进行引导,让学生回顾在刚才的讨论中你认为谁的发言最棒?这样学生就会认真聆听其他同学的观点,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学生在畅谈想法之后,彼此之间的友谊也会更加牢固,这对于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四、积极反馈信息,培养自信意识
  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数学知识学习的效果如何,教师只有通过测评才能得到反馈信息。在每一个阶段知识学习之后,教师通过对学生测试的方式,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扎实掌握情况。通过教师对自己的表现进行反馈评价,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对于日常回答问题积极的学生,这类学生能够比较准确的把握学习的知识点,在问题解答时就会表现出自信心。这样的学习自信心会逐渐渗透到学生的思维中,对于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具有好的指导思想。相反,针对日常学习中,对于知识点掌握不够扎实的学生,教师也不能频繁进行批评,而是对学生进行难以理解知识点的反复巩固,当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做题之后,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自然会展现出来。
  结语
  在小学数学知识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德育是可行的,虽然数学知识有着抽象的逻辑思维,但是其中也蕴含着很多德育学习内容。在数学小故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培养,引导学生在今后学习中做到持之以恒,在数学练习题中培养学生多元的数学思维,通过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反馈情况,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知识的自信心。小学数学知识和德育教学之间有着多方面的联系,教师要有效的利用学习的知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引导。
  参考文献:
  [1] 王能景. 小学数学德育教育实施策略探讨[J]. 课程教育研究,2019(13):148-149.
  [2] 邱凤英. 谈德育教育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策略[J]. 少男少女,2021,5(24):80-81. 
  [3] 张维娜. 关于小学数学德育教育渗透策略分析[J]. 空中美语,2020(8):677. 
  [4] 高淑琴. 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策略研究[J]. 科教导刊-电子版(上旬),2020(9):228-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