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作者】 谭华明
【机构】 重庆市万州区国本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数学作为一门倡导学生自主创设知识活动的逻辑性课程,对教师在课前进行启发诱导教学设计具有较高要求。实现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是当前数学教师的第一要务。打造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不仅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而且对不断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也起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从数学学科特点来看,其对于学生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提出了较大考验。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学习积极性和兴趣不高,对于教师在课上所讲解的相关内容很难完全吸收,从而降低了课堂学习效率。因此,本篇文章结合小学数学教学需求,针对提高课堂效率的具体策略进行了分析。
1、高效课堂概述
在新时代素质教育理念的推动下,教育工作者对教学的认知不再局限于传授知识,其要求教师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发展与知识的实用性,通过丰富多样的创新型教学体系,调动学生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挖掘学生的潜力与智能,在和谐自由的学习氛围中,培养数学抽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实现学生核心素养与数学理论知识的全面提高。高效课堂具有显著的多样性与变化性,其以学生可持续与学生实际发展状态为前提,注重学生未来发展表现;以学生终身发展与提升的知识实用性为导向,以切实有用的教学内容为载体,为学生后续发展夯实基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等良好品质。再者,高效课堂教学杜绝教学内容的杂糅烦琐,其基于学生实际学习需求与身心发展状态,立足于课堂,将教材作为基础,深入挖掘、拓展教材可利用资源,突破传统课堂的局限性,通过精讲、多做、多练的模式为学生开拓生活与学习紧密联系的新兴课程资源,助力学生充分扎实地掌握所学知识,获取必备能力与技能,通过寓教于乐的教学模式,带领学生走出固有课堂,引导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形成与发展,让学生在宽松、自由、和谐的教学氛围中不断提升自我,切实发挥自身主动性与创造性,达成高效课堂的理想教学成效。
2、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2.1创新教学观念,奠定数学文化基础
展开小学数学教学时,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关注的重点,广大教师必须寻找到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摒弃传统教学思维,引入更先进的教学理念,寻找到能够满足学生实际需要的教学策略,方可使教学更具有效性。从教师的角度来看,要通过有效途径来提高个人的专业能力,教学技能必须予以提升,课堂中能够给予学生激励,促使其主动投入学习中,进而形成良好的学习观,数学应用能力自然就会得到增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将理论、实践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将掌握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2.2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中,教师常常通过典型案例的讲解来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同时布置大量的作业来巩固学习成果。这样的学习方式会大大降低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降低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效率。对此,教师要丰富自己的教学方式,以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培养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例如,在教学“变换的图形”时,教师利用西沃一体机来代替传统板书的教学,通过一体机界面展示形象的图形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让学生感受到真实图形的变换,这对于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也为日后几何图形知识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所以,教师应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小学数学学习中逐渐提高自己的核心素养,促进高效小学数学课堂的实现。
2.3开展小组探究活动
对于学生来讲,如果能够在教学活动中学习到较为丰富的知识,必然是相当重要的。但根据学科素养中所提到的相关内容,教师还需要着重加强对学生团队合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方面的培养。从其影响来看,学生是否具备了较高的团队合作能力,已经成为了其得以在人才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的最主要因素。对此,教师便需要从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在课堂上安排小组任务,让小组成员共同商讨。其中,每名小组成员都需要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由小组长完成意见汇总工作,上报给教师。如果发现小组成员中存在着共同问题,可以安排小组代表和教师进行商讨,并向小组成员进行再次反馈。从其影响来看,在这种小组互动、交流、沟通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加强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实现取长补短、全面性发展的教学目标,还能够进一步增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有利于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教师为学生提供指导之后,能够帮助学生从多个不同角度思考问题,促进学生发散思维的养成。
2.4从作业入手锻炼学生应用能力
学生只能对教师讲过的题目进行解答,其根本原因在于学生没有完全掌握知识点的本质。但课堂时间有限,在进行了基本的数学知识讲解,以及课堂讨论后,留给拓展题目的时间并不多,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后作业这一形式,让学生尽可能活用所学知识。在布置作业时,教师要注意作业设置应由易到难,分层设置。还应当设置多道同类型题目,让学生能够通过例题举一反三地进行回答。并且,作业的内容要呼应课堂,能反馈学生课堂学习情况,达到让学生在写作业的同时复习课堂知识的效果。
2.5促进教学评价多元化,保障学生个人发展
教学评价的多元化能够适应多元化的复杂环境,有多个个体参加的教学评价是更加中肯的,学生能够自我评价,也可以互相评价。家长和教师共同对学生进行评价,从而能够使得评价的层次更加多元化,评价的结果更加准确有效。另外,教师还应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利用肢体语言和表情鼓励及肯定学生的一些做法,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完善学生的互动环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帮助学生探索出最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实现评价的真正目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最大限度地解决学生在课堂上遇到的学习问题,提高课堂效率。为达到高效课堂的目的,教师必须结合新时代的教学理念,与时俱进,增强个人的创新教育意识。
参考文献:
[1]刘永霞.微课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01):226-227.
[2]高丹.寓教于乐,实现小学数学高效教学[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01):283-284.
【关键词】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从数学学科特点来看,其对于学生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提出了较大考验。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学习积极性和兴趣不高,对于教师在课上所讲解的相关内容很难完全吸收,从而降低了课堂学习效率。因此,本篇文章结合小学数学教学需求,针对提高课堂效率的具体策略进行了分析。
1、高效课堂概述
在新时代素质教育理念的推动下,教育工作者对教学的认知不再局限于传授知识,其要求教师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发展与知识的实用性,通过丰富多样的创新型教学体系,调动学生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挖掘学生的潜力与智能,在和谐自由的学习氛围中,培养数学抽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实现学生核心素养与数学理论知识的全面提高。高效课堂具有显著的多样性与变化性,其以学生可持续与学生实际发展状态为前提,注重学生未来发展表现;以学生终身发展与提升的知识实用性为导向,以切实有用的教学内容为载体,为学生后续发展夯实基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等良好品质。再者,高效课堂教学杜绝教学内容的杂糅烦琐,其基于学生实际学习需求与身心发展状态,立足于课堂,将教材作为基础,深入挖掘、拓展教材可利用资源,突破传统课堂的局限性,通过精讲、多做、多练的模式为学生开拓生活与学习紧密联系的新兴课程资源,助力学生充分扎实地掌握所学知识,获取必备能力与技能,通过寓教于乐的教学模式,带领学生走出固有课堂,引导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形成与发展,让学生在宽松、自由、和谐的教学氛围中不断提升自我,切实发挥自身主动性与创造性,达成高效课堂的理想教学成效。
2、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2.1创新教学观念,奠定数学文化基础
展开小学数学教学时,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关注的重点,广大教师必须寻找到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摒弃传统教学思维,引入更先进的教学理念,寻找到能够满足学生实际需要的教学策略,方可使教学更具有效性。从教师的角度来看,要通过有效途径来提高个人的专业能力,教学技能必须予以提升,课堂中能够给予学生激励,促使其主动投入学习中,进而形成良好的学习观,数学应用能力自然就会得到增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将理论、实践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将掌握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2.2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中,教师常常通过典型案例的讲解来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同时布置大量的作业来巩固学习成果。这样的学习方式会大大降低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降低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效率。对此,教师要丰富自己的教学方式,以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培养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例如,在教学“变换的图形”时,教师利用西沃一体机来代替传统板书的教学,通过一体机界面展示形象的图形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让学生感受到真实图形的变换,这对于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也为日后几何图形知识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所以,教师应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小学数学学习中逐渐提高自己的核心素养,促进高效小学数学课堂的实现。
2.3开展小组探究活动
对于学生来讲,如果能够在教学活动中学习到较为丰富的知识,必然是相当重要的。但根据学科素养中所提到的相关内容,教师还需要着重加强对学生团队合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方面的培养。从其影响来看,学生是否具备了较高的团队合作能力,已经成为了其得以在人才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的最主要因素。对此,教师便需要从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在课堂上安排小组任务,让小组成员共同商讨。其中,每名小组成员都需要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由小组长完成意见汇总工作,上报给教师。如果发现小组成员中存在着共同问题,可以安排小组代表和教师进行商讨,并向小组成员进行再次反馈。从其影响来看,在这种小组互动、交流、沟通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加强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实现取长补短、全面性发展的教学目标,还能够进一步增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有利于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教师为学生提供指导之后,能够帮助学生从多个不同角度思考问题,促进学生发散思维的养成。
2.4从作业入手锻炼学生应用能力
学生只能对教师讲过的题目进行解答,其根本原因在于学生没有完全掌握知识点的本质。但课堂时间有限,在进行了基本的数学知识讲解,以及课堂讨论后,留给拓展题目的时间并不多,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后作业这一形式,让学生尽可能活用所学知识。在布置作业时,教师要注意作业设置应由易到难,分层设置。还应当设置多道同类型题目,让学生能够通过例题举一反三地进行回答。并且,作业的内容要呼应课堂,能反馈学生课堂学习情况,达到让学生在写作业的同时复习课堂知识的效果。
2.5促进教学评价多元化,保障学生个人发展
教学评价的多元化能够适应多元化的复杂环境,有多个个体参加的教学评价是更加中肯的,学生能够自我评价,也可以互相评价。家长和教师共同对学生进行评价,从而能够使得评价的层次更加多元化,评价的结果更加准确有效。另外,教师还应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利用肢体语言和表情鼓励及肯定学生的一些做法,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完善学生的互动环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帮助学生探索出最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实现评价的真正目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最大限度地解决学生在课堂上遇到的学习问题,提高课堂效率。为达到高效课堂的目的,教师必须结合新时代的教学理念,与时俱进,增强个人的创新教育意识。
参考文献:
[1]刘永霞.微课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01):226-227.
[2]高丹.寓教于乐,实现小学数学高效教学[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01):283-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