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高中政治教师开展人文教育的对策及其研究
【作者】 刘庆松
【机构】 云南省永善县溪洛渡高级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和进步,高中政治学科教学也在不断的进步,对于高中政治教师的要求也愈渐提升,素质教育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在高中政治课程中,人文教育成为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一步,还对学生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高中政治老师需要培养和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丰富自身,并在高中政治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不断地渗透人文知识教育,从而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 高中政治;教师开展人文教育;对策
人文精神的培养是教育部门提出的全新要求,但是部分教师对人文精神了解得不多,所以人文精神的培养效果并不如意。鉴于人文精神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让学生形成家国意识,让学生塑造起完善的精神世界,所以教师需采用多元化的方法了解人文精神,并进行不断的实践、探究,这样才能对学生的人文精神进行有效的培养。
1、当前高中政治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1.1忽视学生的主体性
高中是学生面临高考这一大难关的关键性时期,有很大一部分教师和学校为了快速提升学生成绩,在课堂上往往以教师教学为主体。很多时候一节课都是教师从开始讲到结尾,不留给学生思考和讨论的时间。而关于教学的内容也是教师制定,学生只需要跟随教师的步伐走就行。但是政治科目是一门思维性和逻辑性都非常强的科目,如果单单只靠老师讲授,而忽视学生的主体性,不让学生主动去思考和想象,是无法完成高效的学习的。
1.2教师教学方式单一,课堂趣味性不足
众所周知,传统教育在我国曾存在了很长一段时间,所以传统教育中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至今仍存在,并且对许多教师的教学方式还有着深刻的影响,导致现在部分政治课堂存在趣味性不足的问题,政治学科的部分知识本身就有些晦涩难懂,再加上枯燥无聊的教学方式,就更加提不起来学生对政治学科的兴趣。学生失去了对政治课堂的动力,就无法实现高效的教学。
1.3教学内容脱离实际
有许多人都认为政治学科是一门难以理解的学科,其知识点晦涩难懂,比较抽象。但其实政治学科知识都是从实际生活中总结出来的语言,是最应该贴近生活的。如果教师在进行政治教学的时候,教学内容只一味的讲书本上的语言,而不结合实际生活向学生们讲解,那么学生将很难理解那些抽象的文字,久而久之就认为政治是一门假大空的学科,学习意愿开始降低,是极其不利于政治高效课堂的推进的。
2、针对高中政治教师开展人文教育的对策研究
2.1提升高中政治教师的人文意识
对于高中政治教师来说,长期的教育观念致使其忽略对人文素养的提高和对学生人文教育的开展,由此,应该重点提升高中政治教师的人文意识,扭转传统的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从而在高中政治学科的教学中更好地开展人文教育教学。而在扭转传统的教学观念,开展人文教育的起点就是要关注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全面的了解学生们自身的学习状况并且要鼓励学生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尊重学生并鼓励和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传递给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学习态度,从而发掘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状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这样教师通过人文关怀以及自身的人文素养来感染学生,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培养和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
2.2把握教材内容,开展人文教育
对于政治学科,教师必须要全面把握整本教材的大概内容与基本重心,并且把握好教材的教学深浅度,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教师要在整本教材中提炼出一个总的核心点,而每一章每一节的知识点都围绕这一核心点全面展开,对教材的内容处理深浅得当,注意总结方法,在对于每一章每一节的教学中,还应该不断渗透人文教育,让学生在进行学科学习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同时教师应该在进行章节的教学过程中,不断的进行拓展和延伸,让学生不仅可以收获到学科知识,还能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从而提升人文素养,进行多元化的发展,从而促进个性与创造力的发展。比如:在进行高中政治生活的教学时,教师就需要让学生大致了解整本教材的大致内容分为哪些方面?重点内容在哪?难点内容在哪?核心内容又在哪?因为政治学是高中政治里比较难学难理解的部分,所以这些都要提前告诉学生,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学习过程中也可以做一个深浅计划。在进行政治生活的教材学习中,教师要不断的为学生提供现代社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指导思想以及国家的方针政策,以便让学生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关注并了解时政新闻,从而培养自身的人文素养。
2.3创新课堂教学的方法
政治知识相较而言有些枯燥,如果教师直接进行讲解,学生会觉得课堂教学很无聊,会觉得自己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进行知识背诵。在这种情况下,课堂教学的效率是很不如意的,人文精神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所以,教师需要对课堂教学的方法进行创新。例如在教学《探究世界本质》的时候,教师要知道,这节课中呈现了大量的、抽象的理论知识,如果教师不能及时优化自身的教学手法,仍然按照传统教学模式对教材中的知识进行讲解,学生很有可能听了半天也听不懂。鉴于学生喜欢形象直观的事物,而多媒体技术可以将知识以形象直观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所以教师可以将多媒体技术利用起来。具体来讲,教师可以在课堂伊始告诉学生这样一个概念:世界是物质的。在学生产生初步的认知后,教师可以将多媒体技术运用起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将世界的整体形态进行展示。因为图片、视频具有图文声并茂的特点,所以学生的感官能够受到刺激,可以对世界物质有一定的了解。此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什么东西是物质的,什么东西是意识的。之后,教师可以进行相关知识的引入,使学生进行讨论、探究。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教学难度有效地降低了,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人文精神也进行了有效的渗透。由此可见,借助教学方法的创新能够充分凸显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产生兴趣,就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为人文精神的渗透奠定良好的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人文精神在学生的学习与成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使学生成长为国家所需要的全方面发展的人才,而高中政治教学在渗透人文精神方面有一定的优势,所以教师要将人文精神的教育重视起来。
参考文献:
[1]张凤珍.高中政治新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探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21(36):85.
[2]王银海.浅谈新课程下高中政治教学的思考[J].才智,2021(17):57.
[3]戴清香.新课程下高中政治探究式教学实践[J].当代教研论丛,2021(5):32.
[4]徐兵.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师怎样进行“有效备课”[J].学生之友(小学版),2021(12):41.
【关键词】 高中政治;教师开展人文教育;对策
人文精神的培养是教育部门提出的全新要求,但是部分教师对人文精神了解得不多,所以人文精神的培养效果并不如意。鉴于人文精神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让学生形成家国意识,让学生塑造起完善的精神世界,所以教师需采用多元化的方法了解人文精神,并进行不断的实践、探究,这样才能对学生的人文精神进行有效的培养。
1、当前高中政治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1.1忽视学生的主体性
高中是学生面临高考这一大难关的关键性时期,有很大一部分教师和学校为了快速提升学生成绩,在课堂上往往以教师教学为主体。很多时候一节课都是教师从开始讲到结尾,不留给学生思考和讨论的时间。而关于教学的内容也是教师制定,学生只需要跟随教师的步伐走就行。但是政治科目是一门思维性和逻辑性都非常强的科目,如果单单只靠老师讲授,而忽视学生的主体性,不让学生主动去思考和想象,是无法完成高效的学习的。
1.2教师教学方式单一,课堂趣味性不足
众所周知,传统教育在我国曾存在了很长一段时间,所以传统教育中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至今仍存在,并且对许多教师的教学方式还有着深刻的影响,导致现在部分政治课堂存在趣味性不足的问题,政治学科的部分知识本身就有些晦涩难懂,再加上枯燥无聊的教学方式,就更加提不起来学生对政治学科的兴趣。学生失去了对政治课堂的动力,就无法实现高效的教学。
1.3教学内容脱离实际
有许多人都认为政治学科是一门难以理解的学科,其知识点晦涩难懂,比较抽象。但其实政治学科知识都是从实际生活中总结出来的语言,是最应该贴近生活的。如果教师在进行政治教学的时候,教学内容只一味的讲书本上的语言,而不结合实际生活向学生们讲解,那么学生将很难理解那些抽象的文字,久而久之就认为政治是一门假大空的学科,学习意愿开始降低,是极其不利于政治高效课堂的推进的。
2、针对高中政治教师开展人文教育的对策研究
2.1提升高中政治教师的人文意识
对于高中政治教师来说,长期的教育观念致使其忽略对人文素养的提高和对学生人文教育的开展,由此,应该重点提升高中政治教师的人文意识,扭转传统的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从而在高中政治学科的教学中更好地开展人文教育教学。而在扭转传统的教学观念,开展人文教育的起点就是要关注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全面的了解学生们自身的学习状况并且要鼓励学生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尊重学生并鼓励和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传递给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学习态度,从而发掘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状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这样教师通过人文关怀以及自身的人文素养来感染学生,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培养和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
2.2把握教材内容,开展人文教育
对于政治学科,教师必须要全面把握整本教材的大概内容与基本重心,并且把握好教材的教学深浅度,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教师要在整本教材中提炼出一个总的核心点,而每一章每一节的知识点都围绕这一核心点全面展开,对教材的内容处理深浅得当,注意总结方法,在对于每一章每一节的教学中,还应该不断渗透人文教育,让学生在进行学科学习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同时教师应该在进行章节的教学过程中,不断的进行拓展和延伸,让学生不仅可以收获到学科知识,还能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从而提升人文素养,进行多元化的发展,从而促进个性与创造力的发展。比如:在进行高中政治生活的教学时,教师就需要让学生大致了解整本教材的大致内容分为哪些方面?重点内容在哪?难点内容在哪?核心内容又在哪?因为政治学是高中政治里比较难学难理解的部分,所以这些都要提前告诉学生,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学习过程中也可以做一个深浅计划。在进行政治生活的教材学习中,教师要不断的为学生提供现代社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指导思想以及国家的方针政策,以便让学生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关注并了解时政新闻,从而培养自身的人文素养。
2.3创新课堂教学的方法
政治知识相较而言有些枯燥,如果教师直接进行讲解,学生会觉得课堂教学很无聊,会觉得自己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进行知识背诵。在这种情况下,课堂教学的效率是很不如意的,人文精神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所以,教师需要对课堂教学的方法进行创新。例如在教学《探究世界本质》的时候,教师要知道,这节课中呈现了大量的、抽象的理论知识,如果教师不能及时优化自身的教学手法,仍然按照传统教学模式对教材中的知识进行讲解,学生很有可能听了半天也听不懂。鉴于学生喜欢形象直观的事物,而多媒体技术可以将知识以形象直观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所以教师可以将多媒体技术利用起来。具体来讲,教师可以在课堂伊始告诉学生这样一个概念:世界是物质的。在学生产生初步的认知后,教师可以将多媒体技术运用起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将世界的整体形态进行展示。因为图片、视频具有图文声并茂的特点,所以学生的感官能够受到刺激,可以对世界物质有一定的了解。此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什么东西是物质的,什么东西是意识的。之后,教师可以进行相关知识的引入,使学生进行讨论、探究。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教学难度有效地降低了,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人文精神也进行了有效的渗透。由此可见,借助教学方法的创新能够充分凸显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产生兴趣,就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为人文精神的渗透奠定良好的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人文精神在学生的学习与成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使学生成长为国家所需要的全方面发展的人才,而高中政治教学在渗透人文精神方面有一定的优势,所以教师要将人文精神的教育重视起来。
参考文献:
[1]张凤珍.高中政治新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探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21(36):85.
[2]王银海.浅谈新课程下高中政治教学的思考[J].才智,2021(17):57.
[3]戴清香.新课程下高中政治探究式教学实践[J].当代教研论丛,2021(5):32.
[4]徐兵.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师怎样进行“有效备课”[J].学生之友(小学版),2021(1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