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小学体育教学中激发学生体育兴趣的探究
【作者】 马成贵
【机构】 青海省格尔木市第十二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体育对于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健全学生人格等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从目前很多学校的体育教学情况来看,体育的这种积极效用并未得到真正发挥,其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对于体育学习普遍存在兴趣不高的现象。如果不尽快加以解决的话,势必会影响到体育课堂教育教学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基于这样的现实背景,文章以“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兴趣”为主要研究对象,就如何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提出建议与对策,以供大家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 小学;体育教学;体育兴趣;探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参与程度,体育自然也不例外。因此,如何有效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成为摆在众多一线小学体育教师面前的首要难题。要想有效激发小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笔者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努力:
一、体育教学方法的创新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特殊阶段,他们的注意力持续时间相对较短,但是他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的欲望。为此,教师可以以此为契机,尽快实现体育教学方法的创新。事实上,基于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笔者认为教师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法:
1、情境教学法
我们以“跳远”的教学为例,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所采取的就是讲解动作的基本要领、示范动作,然后学生自由进行模仿练习,最后再由教师进行练习效果的检验。事实上,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固然有其自身的优势,但是很难真正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教师可以这样设计教学活动:根据场地的实际大小,画上距离不等的圆圈,有的圆圈相隔的距离远一些,有的圆圈相隔的距离近一些。“大家都认识小青蛙吗?现在它好想回家,不知道大家愿意帮助他吗?”紧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扮演成小青蛙,采用跳跃的方式逐一跳过圆圈,刚开始学生们可能只愿意尝试距离相隔近的,渐渐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了,他们开始尝试距离相隔远的圆圈。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仅会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有助于教学内容的顺利完成和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2、竞赛教学法
竞赛教学法,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比赛的方式去设计教学活动。玩是小学生的天性,让他们在比赛的环境中去开展体育教学,往往学生们会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过于强调比赛的结果,对于每一个学生在比赛中的具体表现要给予肯定和鼓励。
3、体育游戏教学法
游戏是人类的一种在一定规则约束下进行的娱乐活动。由于它富于趣味性,因此深爱人们尤其是儿童及青少年的喜爱。根据组织及加入游戏的目的不同,可以将游戏分成娱乐性游戏.教育性游戏和竞赛性游戏。
游戏是人类的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娱乐活动,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由于需要而产生的。需要是人对一定客观事物需求的表现。它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动因,表现为愿望.意向.兴趣,而成为行动的一种直接原因。人类特殊形式的活动是游戏,早在人类原始时代就已出现。正因时间的长久,游戏一代一代地流传下来,给人们带来欢乐的同时游戏也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地改进和发展,其形式渐渐脱离对于生产生活的简单模仿,游戏的情节逐渐减少,而趣味性.竞争性逐步增加,游戏的规则也逐步严密。
体育作为小学阶段的主要学科之一,在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等方面都有着健康、积极的意义。但是,如果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来展开体育课堂教学的话,恐怕很难真正激发出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进而影响到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体育游戏凭借其诸多的优势,恰恰可以有效改善上述问题,为此,将体育游戏恰当、合理应用在体育教学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二、体育教学评价方法的改变
传统的终结性的评价方法导致很多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参与程度不高,为此,教师一定要尽快变传统的终结性评价为过程性评价,不要单一以时间的长短、距离的远近作为最为重要的评价因素,要考虑到学生的身体素质基础、努力程度等等。具体来说,就是结合学生的综合表现,给予学生全面的、客观的评价。这样的评价方式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进而为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奠定坚实、有力的基础。
三、体育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理念是先知,也是行动的先导。为此,教师要尽快实现自身体育教学观念的转变,变传统的决策者为教育教学活动的引导者,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去参与教育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去思考问题、探索问题,并最终成功解决问题。
另外,体育教学活动必须要面向全体学生,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开展体育教育教学活动。
四、结语
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体育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和认可。然而,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小学生体育兴趣不高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笔者认为,体育教师一定要以此为契机,尽快转变体育教育教学观念,认识到充分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引导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真正主人,勇于探索,不断创新,开创小学体育教育教学活动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陈士祥.浅谈小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4.2
[2]盛昌繁.激发学生体育兴趣的技巧[J].体育教学,2016.04
[3]郑华伟.如何让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进行体育学习[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09
【关键词】 小学;体育教学;体育兴趣;探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参与程度,体育自然也不例外。因此,如何有效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成为摆在众多一线小学体育教师面前的首要难题。要想有效激发小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笔者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努力:
一、体育教学方法的创新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特殊阶段,他们的注意力持续时间相对较短,但是他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的欲望。为此,教师可以以此为契机,尽快实现体育教学方法的创新。事实上,基于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笔者认为教师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法:
1、情境教学法
我们以“跳远”的教学为例,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所采取的就是讲解动作的基本要领、示范动作,然后学生自由进行模仿练习,最后再由教师进行练习效果的检验。事实上,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固然有其自身的优势,但是很难真正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教师可以这样设计教学活动:根据场地的实际大小,画上距离不等的圆圈,有的圆圈相隔的距离远一些,有的圆圈相隔的距离近一些。“大家都认识小青蛙吗?现在它好想回家,不知道大家愿意帮助他吗?”紧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扮演成小青蛙,采用跳跃的方式逐一跳过圆圈,刚开始学生们可能只愿意尝试距离相隔近的,渐渐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了,他们开始尝试距离相隔远的圆圈。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仅会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有助于教学内容的顺利完成和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2、竞赛教学法
竞赛教学法,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比赛的方式去设计教学活动。玩是小学生的天性,让他们在比赛的环境中去开展体育教学,往往学生们会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过于强调比赛的结果,对于每一个学生在比赛中的具体表现要给予肯定和鼓励。
3、体育游戏教学法
游戏是人类的一种在一定规则约束下进行的娱乐活动。由于它富于趣味性,因此深爱人们尤其是儿童及青少年的喜爱。根据组织及加入游戏的目的不同,可以将游戏分成娱乐性游戏.教育性游戏和竞赛性游戏。
游戏是人类的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娱乐活动,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由于需要而产生的。需要是人对一定客观事物需求的表现。它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动因,表现为愿望.意向.兴趣,而成为行动的一种直接原因。人类特殊形式的活动是游戏,早在人类原始时代就已出现。正因时间的长久,游戏一代一代地流传下来,给人们带来欢乐的同时游戏也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地改进和发展,其形式渐渐脱离对于生产生活的简单模仿,游戏的情节逐渐减少,而趣味性.竞争性逐步增加,游戏的规则也逐步严密。
体育作为小学阶段的主要学科之一,在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等方面都有着健康、积极的意义。但是,如果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来展开体育课堂教学的话,恐怕很难真正激发出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进而影响到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体育游戏凭借其诸多的优势,恰恰可以有效改善上述问题,为此,将体育游戏恰当、合理应用在体育教学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二、体育教学评价方法的改变
传统的终结性的评价方法导致很多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参与程度不高,为此,教师一定要尽快变传统的终结性评价为过程性评价,不要单一以时间的长短、距离的远近作为最为重要的评价因素,要考虑到学生的身体素质基础、努力程度等等。具体来说,就是结合学生的综合表现,给予学生全面的、客观的评价。这样的评价方式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进而为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奠定坚实、有力的基础。
三、体育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理念是先知,也是行动的先导。为此,教师要尽快实现自身体育教学观念的转变,变传统的决策者为教育教学活动的引导者,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去参与教育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去思考问题、探索问题,并最终成功解决问题。
另外,体育教学活动必须要面向全体学生,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开展体育教育教学活动。
四、结语
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体育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和认可。然而,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小学生体育兴趣不高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笔者认为,体育教师一定要以此为契机,尽快转变体育教育教学观念,认识到充分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引导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真正主人,勇于探索,不断创新,开创小学体育教育教学活动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陈士祥.浅谈小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4.2
[2]盛昌繁.激发学生体育兴趣的技巧[J].体育教学,2016.04
[3]郑华伟.如何让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进行体育学习[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