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关于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探讨
【作者】 莫丽萍
【机构】 广西灵山县实验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在双减政策下实行教学,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仅做一个好的教师,而且要做一个在课堂上有效率、有质量的教师。教师应充分了解小学生的特点,了解数学这门课程的教学特点,在此基础上运用适当的手段,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效率对小学数学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如何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取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要求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技能,而且还要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如何通过改进教学方法以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来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切实保证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质量,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小学数学;提高;教学效率;问题意识
受传统教学模式与旧教学理念的影响,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往往是进行重复性的习题练习,加上数学本身较枯燥的特点,导致学生们对学习数学产生抵触心理,在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进步与发展,而且还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与交流,尊重学生发展中的个体差异性,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的自主性与人格魅力,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的获得新的知识与学习能力,这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也就必然会影响到教学效率,使学生从学习数学到热爱数学,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对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理解
小学数学教学效率,指的是教师在先进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在一定时间段内通过开展一些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数学知识与能力。它不仅关系着学生的进步与发展,而且还关系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与尊重学生发展中的个体差异性,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习的自主性与人格魅力。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让每一位学生都不断地获得新的知识与能力,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因此,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提高不仅仅是要求数学成绩的提高,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充分掌握并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开发自己的思维,通过调动自己的能动性与创造性将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对新课标不过深入解读
教师的最基本任务就是要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及教学的重难点,教师的教学目标不只是给学生传授数学知识,不能仅仅把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作为最主要的任务和目标,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动机等,注重对学生学习主动性与创造性的调动,使学生充分掌握数学知识并灵活运用,这样才能符合我国新课程教育改革的要求。
2.教师的数学教学方法落后
在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一些教师往往还以教材为中心,照本宣科,很少注重通过适当的提问引导学生主动去思考,把学生当作被灌输知识的对象,通过大量的、反复的习题练习,削弱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及能动性。另外,数学是一门注重逻辑思维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而并不是一定要求其通过语言表达出来。数学中的许多逻辑思维都难以通过语言去表达,加上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词语组织能力都非常有限,如果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不当,将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削弱。
3.年轻教师盲目追求课堂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智力发育水平参差不齐,这就需要教师做到因材施教,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必要借助适当的教学形式,以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如果教师不讲究实效,而盲目地追求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往往会导致学生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从而影响教学效率。
三、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措施
1.教师课前准备充分,明确教学目标
首先,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合理地确定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通俗的讲,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所以应该合理得安排一节课的信息量。对低年级和高年级的学生要进行区分,由于不同级的思维发展水平不一样,因此相应的教学进度也要区别对待。
其次,对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也要有所区分,这样能够避免在教学时抓不住主要的基本内容,而在次要的或者学生容易接受的内容上多花时间从而达不到预定的教学效果。
2.展开合作学习,让学生自主学习,提高教学效率
新课程改革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可以使学生积极发挥各自的优势,在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地完成教学目标。这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与学生潜能的挖掘。英国作家萧伯纳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就是两个,甚至是两个以上的思想。”课堂上,学生在各自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合作交流,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如在教学“梯形的面积公式”一课时,我先抛出这样的问题:你能帮我将一个梯形转化为我们所学过的图形,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看哪一小组办法最好?学生立刻以小组为单位,尝试着进行推导。很快得出以下几种办法:可以把梯形转化为两个三角形,两个三角形面积的和是梯形的面积。可以将梯形的上底延伸到一个顶点,就变成了一大三角形,大三角形的面积减去小三角形的面积,剩下的就是梯形的面积。将梯形分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之和就是梯形的面积。学生亲身经历了实践探究的过程,通过自主探索和同伴间的合作交流,充分运用割补,平移和旋转等的数学思想,得出公式推导的多种方法,从而使学生获得一种莫大的成就感,因此养成自觉观察、学习和思考的良好习惯,为他们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3.重视课后与课堂的紧密衔接性
小学数学知识的特点是系统性强,前后联系密切。课后复习能够给学生以总结、探索、发展的空间,这样不仅能巩固和发展课堂所获得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
例如:钱大伯培育了480棵松树苗,比原计划多20%,原计划培育松树苗多少棵?在学习苏教版第六单元的例11的时候,可以让学生练习苏教版第五单元的例3,林阳小学去年有24个班级。今年的班级数比去年增长了,今年共有多少个班级?观察这两题有什么练习与区别,从而学生会发现这两题的解题方法的奥秘,必须要找准单位“1”,会例出他们的数量关系式,这样列方程解答就很容易了。除了列方程解答,也可以根据这几句话来列式计算,如比单位“1”多用加法计算,比单位“1”少用减法计算,已知单位“1”用乘法,求单位“1”用除法。
结语: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不仅扼杀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与创造性,同时也不利于小学生树立正确知识观、课程观及人才观。因此,还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以提高教学水平和更新教学观念。教师要善于思考,总结经验,勇于探索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地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刘艳丽.数学教学如何提高课堂效率[J].新课程研究,2008,(6).
[2]张云芳.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J].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08,(35):85-86.
[3]张顺平.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几点做法[J].学周刊,2014,08:93.
[4]马瑜.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做法[J].学周刊,2014,08:94.
[5]程喜娟.浅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J].华章,2014,14:311.
【关键词】 小学数学;提高;教学效率;问题意识
受传统教学模式与旧教学理念的影响,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往往是进行重复性的习题练习,加上数学本身较枯燥的特点,导致学生们对学习数学产生抵触心理,在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进步与发展,而且还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与交流,尊重学生发展中的个体差异性,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的自主性与人格魅力,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的获得新的知识与学习能力,这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也就必然会影响到教学效率,使学生从学习数学到热爱数学,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对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理解
小学数学教学效率,指的是教师在先进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在一定时间段内通过开展一些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数学知识与能力。它不仅关系着学生的进步与发展,而且还关系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与尊重学生发展中的个体差异性,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习的自主性与人格魅力。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让每一位学生都不断地获得新的知识与能力,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因此,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提高不仅仅是要求数学成绩的提高,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充分掌握并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开发自己的思维,通过调动自己的能动性与创造性将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对新课标不过深入解读
教师的最基本任务就是要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及教学的重难点,教师的教学目标不只是给学生传授数学知识,不能仅仅把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作为最主要的任务和目标,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动机等,注重对学生学习主动性与创造性的调动,使学生充分掌握数学知识并灵活运用,这样才能符合我国新课程教育改革的要求。
2.教师的数学教学方法落后
在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一些教师往往还以教材为中心,照本宣科,很少注重通过适当的提问引导学生主动去思考,把学生当作被灌输知识的对象,通过大量的、反复的习题练习,削弱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及能动性。另外,数学是一门注重逻辑思维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而并不是一定要求其通过语言表达出来。数学中的许多逻辑思维都难以通过语言去表达,加上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词语组织能力都非常有限,如果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不当,将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削弱。
3.年轻教师盲目追求课堂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智力发育水平参差不齐,这就需要教师做到因材施教,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必要借助适当的教学形式,以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如果教师不讲究实效,而盲目地追求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往往会导致学生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从而影响教学效率。
三、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措施
1.教师课前准备充分,明确教学目标
首先,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合理地确定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通俗的讲,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所以应该合理得安排一节课的信息量。对低年级和高年级的学生要进行区分,由于不同级的思维发展水平不一样,因此相应的教学进度也要区别对待。
其次,对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也要有所区分,这样能够避免在教学时抓不住主要的基本内容,而在次要的或者学生容易接受的内容上多花时间从而达不到预定的教学效果。
2.展开合作学习,让学生自主学习,提高教学效率
新课程改革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可以使学生积极发挥各自的优势,在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地完成教学目标。这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与学生潜能的挖掘。英国作家萧伯纳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就是两个,甚至是两个以上的思想。”课堂上,学生在各自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合作交流,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如在教学“梯形的面积公式”一课时,我先抛出这样的问题:你能帮我将一个梯形转化为我们所学过的图形,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看哪一小组办法最好?学生立刻以小组为单位,尝试着进行推导。很快得出以下几种办法:可以把梯形转化为两个三角形,两个三角形面积的和是梯形的面积。可以将梯形的上底延伸到一个顶点,就变成了一大三角形,大三角形的面积减去小三角形的面积,剩下的就是梯形的面积。将梯形分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之和就是梯形的面积。学生亲身经历了实践探究的过程,通过自主探索和同伴间的合作交流,充分运用割补,平移和旋转等的数学思想,得出公式推导的多种方法,从而使学生获得一种莫大的成就感,因此养成自觉观察、学习和思考的良好习惯,为他们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3.重视课后与课堂的紧密衔接性
小学数学知识的特点是系统性强,前后联系密切。课后复习能够给学生以总结、探索、发展的空间,这样不仅能巩固和发展课堂所获得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
例如:钱大伯培育了480棵松树苗,比原计划多20%,原计划培育松树苗多少棵?在学习苏教版第六单元的例11的时候,可以让学生练习苏教版第五单元的例3,林阳小学去年有24个班级。今年的班级数比去年增长了,今年共有多少个班级?观察这两题有什么练习与区别,从而学生会发现这两题的解题方法的奥秘,必须要找准单位“1”,会例出他们的数量关系式,这样列方程解答就很容易了。除了列方程解答,也可以根据这几句话来列式计算,如比单位“1”多用加法计算,比单位“1”少用减法计算,已知单位“1”用乘法,求单位“1”用除法。
结语: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不仅扼杀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与创造性,同时也不利于小学生树立正确知识观、课程观及人才观。因此,还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以提高教学水平和更新教学观念。教师要善于思考,总结经验,勇于探索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地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刘艳丽.数学教学如何提高课堂效率[J].新课程研究,2008,(6).
[2]张云芳.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J].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08,(35):85-86.
[3]张顺平.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几点做法[J].学周刊,2014,08:93.
[4]马瑜.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做法[J].学周刊,2014,08:94.
[5]程喜娟.浅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J].华章,2014,14: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