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学生学习生物兴趣的培养

【作者】 郭玉书

【机构】 黑龙江省富裕县励志民族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生物学科是自然科学中发展最为迅速的科学之一。转基因、DNA、克隆等名词生活中随处可见,可以说,生物学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新冠疫情席卷全球,我国新冠疫苗的研发处于全球的领先地位。这也使得更多的学生认识到生物技术的发展将极大的改变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学生通过学习生物学,能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好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但是,由于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的影响,使得学生普遍不重视生物的学习。为了落实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也为了学生的终生发展,我们必须努力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在多年的教学中我尝试从以下的几个方面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课堂上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阵地,在每节课的实施过程中如果能牢牢地抓住学生的,使学生乐学、主动地去学习。
  1、 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每节课的导入是联结新旧知识的桥梁,能否在导课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一节课成败的关键。在?传染病及其预防?一节的学习中,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一首网络上非常流行的改编歌曲?我不想说我是鸡?视频,一只小鸡手拿麦克风,高唱着:“吃我们的肉,我没意见,拿我们的蛋,我们也情愿,可是我们咋就成了传染源”……幽默的动画,搞笑的歌词让学生在笑过之后也发出一串的疑问,“传染病有那么可怕吗?”“怎么才能很好的预防呢?”这样使学生迫不及待的想要学习下面的内容,激起学习传染病知识的欲望!要讲授?病毒?时,PPT上播放新冠病毒的图片,告诉学生这就是引发全球疫情的罪魁祸首,你们想了解他吗?想打败他吗?从而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进入新课的学习中。
  2、 注重问题的设计
  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解决问题越多,成功地体验越多,兴趣也就越高。根据教材的特点,一节课中应该既有学生自己通过阅读分析就可以答出的唯一答案的问题。更要有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解决问题。例如:在讲?种子的萌发?一课时,通过本课的探究实验,教师提出问题:1、种子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有哪些?2、本实验中有几组对照?研究变量是什么?等一系列的通过阅读、观察、分析就能得出标准答案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继续深入提问:如果想要探究“光对种子的萌发有没有影响?”我们可以在上述的实验基础上如何进行探究?学生就会从不同的方向和角度,利用自己现有的知识水平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当然得出的答案也不完全相同。这样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又如,在讲授?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怎样才能证明植物的蒸腾作用?提出问题后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发表意见,有的学生建议将枝条放入盛有清水的量筒中,观察量筒中水量是否减少。有的学生建议用塑料袋罩住植物,观察有无水珠出现在塑料袋内壁上。有的学生还设计了对照实验验证“气孔”是绿色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标准化答案的问题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开放性的问题不仅使学生在思考中理解了知识,还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求异思维。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问题的设计。问题逐一得到解决,也使学生增添了学习的兴趣。
  3、 丰富的手段,开拓眼界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为生物教学提供了更多更大的空间。投影、录像、多媒体等可以帮助学生直观的生动的了解生物。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学习?鱼?一节时,我为学生播放一段影片,在烟波浩渺的大海中,鱼儿自由的活动、珊瑚五彩斑斓,仿佛自己便置身于这海洋世界。农村的孩子,很少有人去过海边或水族馆,但这一堂下来他们好像乘风破浪在海洋中游历了一番,也增添不少见识。又如在讲解心脏一课时,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心脏的搏动清楚的呈现在学生面前。那“砰——砰”心跳的声音瓣膜的张开与闭合,血液在血管中不停的流动,同学们都慨叹生命的力量,如此的奇妙,课件的运用不仅使教学的难点突破了,也让同学们对生命的奥秘有了更强的探索欲望,促进主动学习。
  在教学中还充分的运用教材中的插图,彩图和模型、标本、实物等多种手段进行教学,来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吸引学生的注意。
  二、社团活动培养学习兴趣
  社团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生充分的展示自己。我们要善于捕捉不同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加以指导,鼓励让他们喜欢生物学,乐于学习生物学。
  1、走出课堂、亲近自然
  我们的生活中无时不与生物亲密接触,我们农村学校有这方面的优势。实验田有学生自己动手种植的农作物、蔬菜瓜果、花卉等。让学生体验生命的奥秘,这样做不仅能延伸课堂,渗透科学知识,也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学习。
  2、 前沿科技,激发兴趣
  在开展的社团活动中有意识的向学生介绍一些生物新科技:如生物芯片技术、干细胞组织工程、人类基因组计划等。让学生讨论转基因食品、药品、克隆技术带给人类的利与弊。学生不仅开阔了视野,也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3、 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教师要善于结合生活,抓住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激发学习兴趣。在社团课中我教会了学生使用水银血压计测量血压,给自己家里的仙人掌嫁接,学生们会针对自己家里人的身体状况设计合理的食谱,知道了夜晚不要将大量的植物放在卧室里,有的孩子还为家长制作了酸奶、泡菜。学生们不仅知道了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中蕴含的科学道理还乐于将这些用于自己的生活中。
  三、 紧贴时代脉搏,感受生物科学
  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榜样是学生前进道路上旗帜,是灯塔,指引方向。屠呦呦获奖我让学生搜索并讲述她的贡献,袁隆平院士和杂交水稻,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等等。学生了解了他们的生平事迹,更知道生物技术给世界带来的改变。还有那些奋战在疫情一线的医护人员和普通人,他们是我们的英雄,是学生们的偶像。
  学生有了兴趣便会勤奋的学习,不仅提高了成绩,获取了成功的体验,自信心也会增强,对他们今后的学习都将起到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我们每一位生物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