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简析信息素养视角下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策略

【作者】 刘金枝

【机构】 青海省格尔木市实验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现在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在教学方面,学校和老师也应该加强对信息技术的教学,特别是让人们从小就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是帮助小学生培养信息素养的重要途径,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信息素养,如何对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进行教学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来谈一谈对这件事情的看法。
  【关键词】 信息素养;视角;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策略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社会,信息时代的到来需要我们拥有一定的信息素养,社会的高度信息化也对人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类需要具备运用信息技术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很多学校都在小学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培养信息素养,让小学生可以与时代接轨,那么,到底该怎样进行信息教育,怎样来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呢?我想来谈一谈我的看法。
  一、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为了能够让小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也为了能够让小学生可以和时代、社会接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是非常必要的,而且教育部门还要注意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特别是一些偏远地区。虽然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也存在了很长时间,但是真正落实下来的情况并不多见,在很多学校很长一段时间,信息技术课程都是名存实亡,有些学校尽管有这样的课程,但是在教学目标的设定、课程设置等方面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老师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给学生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可以很好地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去进行实际操作,老师要通过自己的教学让学生获取知识、学会技能,老师还要让学生了解到信息技术的表现形式和存在环境,让学生发现信息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这样可以激起学生对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待每一章节的教学内容要有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课堂表现情况来制定。为了能够实现自己的教学目标,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把学生当成课堂的主体,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帮助学生养成正确使用计算机的习惯。
  比如说,老师在教学生使用word文档的时候,老师就要让学生明白word文档的一些理论知识,word文档在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中的运用状况,老师可以给学生参考一些电子书或者是论文的编辑,让学生感受明白word文档的展示效果,老师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一下,把一篇论文的格式改成老师需要的格式。
  二、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是非常重要的,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更健康地使用计算机,老师选择的教学内容不能够太过复杂,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还是非常有限的,老师的教学内容太过复杂不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老师教学的内容需要是有用的,使用范围是比较广泛的,比如说,人教版的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就有图片的处理、页面设计、排版、表格等,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受益终身,这些内容在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中都会时常运用,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特点,采用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教学。
  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够忽视对理论知识的教学,很多老师都觉得信息技术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的过程中非常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但是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不能忽视对理论知识的教学,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只有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才能够很好地动手操作,在传授理论知识的过程中,要弄清楚教学的重点、难点,对重难点进行详细地讲解。
  比如说,老师在教学生对图片进行处理的时候,可以是老师先动手操作,让学生观看老师的操作,老师一边操作一边讲解,告诉学生每一个按钮的作用和意义,之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图片进行处理,我在给学生上课的时候看到有的学生把自己的照片修的很美,有的学生做出一些很搞笑的表情包。
  三、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信息技术的教学需要大量的教学资源,由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学生的教材很多都跟不上老师的社会的发展进程,老师需要给学生展示很多的先进的技术和理论知识,信息技术也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学生亲自去动手操作,学校必须具备教学设备,让学生可以拥有动手操作的机会,从而增强教学的有效性。
  我在给学生上课的时候就非常注重对教学资源的运用,学校给老师发的教材都带有配套光盘,光盘上的内容和学生教材上的内容是对应的,可以通过给学生放光盘让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我还会组织学生上机操作,让学生自己在互联网上搜索一些和教学有关的视频、音频、动画、文字等,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结束语: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培养小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一个关键问题,老师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要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还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把学生当成教学的主体,真正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为信息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黄丽衡.信息素养视角下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策略J.怀化学院学报,2013
  [2]任伟.信息素养视角下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策略J.新课程:上旬,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