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民族地区初中物理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实践

【作者】 曹恩标

【机构】 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民族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在初中物理新课标中,提倡在物理课堂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这样通过合作交流能让学生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学习成绩,它还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交流。但在一些学校的物理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组织不力,效率不高,流于形式。如何有效组织好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率进行了深入探讨。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新的教学方式不断被提出,“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探究模式成为师生的不错选择。其不仅能让学生按时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还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品质,利于物理教学。
  【关键词】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实践

  小组合作学习是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与方略。由于其实效显著,被人们誉为近二十年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各国的小组合作学习在其具体形式和名称上不甚一致。如欧美国家叫“合作学习”,在前苏联叫“合作教育学”。
  综合来看,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组织形式。
  物理这门课程是初中阶段学生新接触的内容,新鲜而又陌生的内容让学生充满求知欲。《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要求教师科学运用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强烈的好奇心,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提高教学效率。本文从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在课上开展教学活动和课后做好归纳和总结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在实际教学中全面探究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给物理教学提供实质性帮助。
  一、课前教学工作   
  要想提高初中物理课堂的效率,教师必须事先把握好教学内容的知识点。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知识点清晰归纳整理,尤其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环节设计、实践中会遇到的疑难问题以及总结出的解题技巧等方面,这些易忽视的细节都是需要教师充分思考的。只有将这些潜在的问题逐个解决,才能真正为物理课堂教学工作扫清障碍,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各类知识。
  例如:在学习“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这部分内容时,物理教师在备课前要清楚课程的核心内容,明确每节课程的具体任务和目标,适当拿出课堂时间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主要是让学生亲身参与这个过程,教师要根据学生应用情况,逐步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除此之外,学生在课前也要做好基础预习准备。新课程标准屡次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求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做好自主预习,通过简单地阅读掌握理论框架结构,预习中难免会遇到各种不明白的难题,小组成员间要及时进行沟通和交流,讨论后学生就会初步掌握课程内容,这样,在课上就能配合教师完成教学工作,最大程度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   
  二、课上教学工作   
  1.要加强学生间的小组合作学习。新课程标准提倡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教师要适当将课堂交还给每名学生。尤其是在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务必选择出各方面能力突出的组长,切实带领学生完成规定的合作学习内容,组内成员要积极配合组长完成实践活动。特别是在具体的动手操作环节,要先细致入微地观察呈现的结果,及时分析出现不同实验结果的原因,进而总结和归纳得出正确的答案。长此以往,利用这种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既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彻底告别以往课堂单调的理论知识叙述;还能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避免所学知识脱离实际生活,使其符合素质教育的教学原则。从目前的初中物理教学效果来看,小组合作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快速将学生分散的注意力进行了集中,有效提高了物理教学课堂的活跃度。
  2.物理教师要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要想保证实验教学的整体质量,教师在课上要将基础理论知识内容落实,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涉及的知识点,即使在实验中遇到问题也都会迎刃而解。
  例如:在学习“摩擦力”这部分内容时,学生在生活中对摩擦力有简单的理解,但是对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还缺乏认知。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根据学生能力水平分成3~6个人的小组,在初步教授滑动摩擦力的基础知识后,要求小组成员独立完成相关的物理实验。组内成员的具体职责要划分清楚,小组长、检测者、概括者以及跟踪记录员等,不要让学生有任何闲玩的时间。在“影响滑动摩擦力因素”的实验过程中,教师要随时观察每个小组的实验进度,适当适时给予学生相关指导和帮助,只有其明确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答案,才能使物理实验顺利地开展和进行。   
  三、课后教学工作   
  由于每节课堂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多数的教师将精力放在了导课和实践这两个环节,在实验结束后只用三言两语进行总结,这对教学起不到任何的实质性作用。教师要高度重视实验后的归纳和总结,在小组合作学习后对学生提出问题,让他们利用实验所得给出全面的答案。通过简单的问答模式,教师能够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思想理论,使不同学生的思维火花在交流中碰撞,由此使学生对物理知识有进一步的思考。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从小组成员的角度分析,善于总结不同成员的观点和看法,通过成员间的对比找出共同点和差异点,针对不同内容展开细致地讨论研究,进而使组内成员的观点达成一致。教师再让每组选派出代表进行互相沟通和交流,加深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点的理解。无形之中,初中物理课堂效率得到了质的飞跃,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自然而然得到了提高。   
  总之,在物理课堂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真正意义上提高课堂的整体效率。但是合作学习模式的形成并不是朝夕间就能完成的,需要教师孜孜不倦地指导和帮助,需要教师从基础学习、深入探讨、积极改进和反思总结逐步实现。要想将理论知识付诸实践活动,还有许多的教学难题需要逐个击破。
  参考文献:
  [1]金桂军.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有效实施[J].新课程,2021(45):185.
  [2]赵世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实践探究[J].文理导航(中旬),2020(08):40-41.
  [3]刘喜文.浅谈初中物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J].读写算,2020(11):95.
  [4]李艳琴.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7.   
  [5]莫利勇.如何利用小组合作學习促进农村初中物理教学[J].读与写,2018,15(5):91.
  [6]李岩.浅谈初中物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教学[J].新课程(中学),2016(1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