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基于“IMTC”构建高效听说课堂教学模式——以七年级上Unit 8 When is your birthday?一课为例

【作者】 项 慧

【机构】 浙江省杭州市建德市寿昌初级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IMTC”教学模式(Information&Mobile Terminal in Class)泛指结合数字化信息资源在移动终端应用下的课堂教学模式。伴随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发展以及多媒体移动终端的普及以及中考人机对话口语测试已提上日程的趋势,初中“英语听说课”的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如何有效使用数字化信息资源,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学习,打造高效课堂,适应目前的教育环境变化,成为教学改革以及实践的热点。本文以七年级上Unit 8 When is your birthday?Role play 听说课为例,分析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教学改革方法。
  【关键词】 IMTC;教学模式;role play听说课堂 

  一、 研究主题和背景
  本次课例的研究主题为“结合数字化信息资源,利用移动终端实现听说高效课堂”。本次选择七年上Unit 8 When is your birthday?的听说课为研究课例。本课旨在巩固月份和序数词的运用,正确表达日期,学会谈论年龄、生日,学会邀请朋友参加生日party,培养学生听说能力,提升综合语用能力。选择此篇文章,笔者基于以下因素:首先,七年级学生对英语普遍比较感兴趣,愿意尝试新事物,学习新方法;其次,笔者所任教的班级配备了平板,电子白板,教室网络全覆盖,移动终端的很多功能可以在听说课中得到有效的应用,实现高效课堂;最后,本课的主题是生日,人人皆有,有话可说,记住朋友和家人的生日,有助于情感教育。本次课例研究对我们英语听说课堂的“IMTC” 模式构建有很大的研究和指导意义。如何让英语听说课堂变得高效合理,如何让教学APP更好的辅助听说课堂,形成有效的听说课堂模式是本课研究的重点。
  二、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一) 研究的过程
  1.教材的选择 本课教学内容人教版七年级下Unit 8 When is your birthday?的Section A 2c-2e的听说课,主要掌握日期的表达方式。本课的主题为谈论生日,该内容贴近实际生活,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课程涉及国内外的一些节日,渗透跨文化意识。
  2.学情分析 通过学习前面的课时,学生对月份和基数词、序数词有了初步了解,虽然此阶段的学生的听说能力处于初级阶段,但是七年级的学生对英语的学习普遍比较感兴趣,会积极参与课文中的听说活动,而教师正面临如何让每一个学生听音,纠音等难题。因此七年级的听说课也有利于笔者的研究。
  3.教学设计 设计的初衷:本节课是七年级下的role play听说课。本课围绕生日的话题,创设情景,包含听说读写的内容设计,来实现教学目标。最终提高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二)教学反思
  本课是一堂听说口语课,教学设计包含了基本知识点,听力训练,口语操练,以及书面呈现等几个方面。可是传统的多媒体课堂还有诸多不足,让笔者有如下的思考:
  1.课堂活动学生参与面不够 语音教学是语言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实际教学中语音教学很大程度上依赖课堂45分钟,但是由于时间的限制和学生人数等原因,很多教师只能采用pair work、group work、小组分角色表演对话等形式鼓励孩子尽量开口说英语,形式较为有效,但是每次活动展示的学生只是几组或者部分学生,如何检测每个学生是否真正参与之前的practice?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对学生语音评价不够实时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用正确的语音朗读和交流是使用英语口头交际的基础。在一堂听说课中,教师如何检测学生的语音朗读呢?传统课堂我们通常采用教师问和学生答或学生之间的问答来检测学生的语音准确情况,但是这样的评价方式不能在学生practice的时候就及时解决,因此评价的滞后性也是我们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3.对学生语音的评价精准度不够 学生的说是听说口语课的主要呈现方式,教师是主要的评价主体,评价等级也只有good,great,very good,wonderful,excellent,do a good job等赞美之词,学生听多了也就起不了大的促进作用,带着上述的反思和困惑,笔者进行了如下的修改。
  第二轮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学生预先了解家人生日,制作家人生日信息备注卡,上传至学生空间。
  二、 【教学流程】




































  三、【教学反思】
  第二次课程笔者将移动多媒体信息技术应用于整个课堂,本节课以平板为依托,结合之江汇教育广场和人教口语APP的运用,有效提升英语听说课的效率,并也能基本解决之前提到的三个问题。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应用于教学的多媒体技术也在日新月异,平板教学、移动课堂、移动终端、网络覆盖、各类学习应用软件等为学生的英语的听说练习提供了不断优化的技术手段,我们的课堂也开始迈入信息化2.0时代。
  1.之江汇教育广场的互动课堂应用前后教学效果比较
  课堂的教学情境创设更为真实,听的输入更直接,说的输出更高效。网络的普及,利用自己的互动课堂的同屏功能,可以随时点开学生空间,班级空间或者任何网络引擎能到达的地方,让我们的学生身在课堂学习,但是眼界可以放眼全世界,使我们的课堂与资讯丰富的世界互通。
  2.教学方式创新
  利用人教口语APP的教材配音秀功能,将我们的口语从听到模仿,再到配音完整呈现,自动生成一段完整的视频,让学生模拟课文中的人物,能真实感受到本节课语音练习的成果,并且自动生成链接,可分享在人们常用的微信、QQ等社交平台,是提高和锻炼学生英语说话能力的有效途径,是既有趣又有效的活动。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接触、体验和学习更加生活化、真实化的英语语言节奏,从而保持对英语口语表达的兴趣,进一步提高英语口语能力。同时软件会自动给配音结果评等级,这样的评价方式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师评价的单一性,使得评价结果更客观,更有说服力。
  3.学生参与课堂的方式创新
  利用之江汇教育广场APP,我们将学生按照自己的需要分成相应的小组,可以随机挑人,也可以分组挑人,并及时给参与者作出评价,系统会自动打分,在下课前生成光荣榜,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效率。此外在随机挑人的环节中,学生自然会在准备环节积极参与课堂中的各种活动,以最好的状态被挑中。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课堂直播录制学生对话活动,让学生听得更为仔细,也让参与对话的学生有机会回看自己的对话过程,并与其他同学的对话视频作比较,有效发现不足,及时做出改进
  4.学生学习方式创新
  人教口语APP上的资源丰富,与我们的教材配套,配音练习可以反复进行,学生登入之江汇教育广场学生端可以获取全省很多相关的学习资源,且不受时间,地点,场地的限制,大大扩大了传统课堂局限45分钟的广度和深度,能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和拓展知识的深入了解。软件中的资源丰富多样,实时更新,吸引学生的兴趣。
  5.交互过程和结果的思考
  课堂融入了人机互动,丰富了教育手段。并且让学生直观感受到了自己的学习成果,且能保存成果的作品,减少了学生获得评价的时间,弥补了教师的评价单一性,更及时更精确。笔者在课后对两堂课的不同学生的课堂掌握情况进行检测,调查结果如下:





  如图所示,教学APP的使用前后效果变化明显。在白板、互动课堂等教学然间的帮助下英语课堂也变得更为智能,学生参与率高,课堂气氛也更活跃,促进高效课堂的实现。在教学APP课堂中,学生100%参与,这是传统课堂难以实现的方面。
  三、 研究课例的实践和思考
  (一) “IMTC”口语听说课模式构想
  模块一、移动终端应用,丰富“视”“听”输入
  传统的教学主要是实物、图片,“IMTC”的课堂,教师利用移动终端,强大的网络引擎,提供了丰富视频,音频、动画、图片资源,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能够有效提高学习者的英语兴趣和学习效率。移动技术的介入,使得我们的课堂能接触最新最热门的资源资讯。更好的理解中外文化差异,培养跨文化意识。
  模块二、人机操练,助推“说”的输出
  如果“视”、“听”是语言的输入,那么“说”就是语言的输出,而教学APP的口语训练给学生提供了个性化的辅导,学生获取方便快捷,系统自动打分,提高效率,且学生朗读表现更佳,免去了在老师、同学面前怯场、害羞的心理。弥补了传统课堂不能对每个孩子评价的缺陷.教师对布置的朗读,模仿、配音等口语训练可以量化检查,避免了传统课堂布置朗读作业完成率低且无法检查的尴尬局面。
  模块三、多平台展示,多样化评价
  教学APP上完成的作业,如配音视频,朗读音频,通过之江汇教育广场学生端上传至学生空间,让学生之间互相评价,也可以分享至社交软件,得到家长朋友的评价,而且也可以记录个人语音水平的成长史。互动课堂的同屏展示,方便快捷,电子书包口语作业的优展功能,对其他学生也有榜样作用,培养了学生有竞争意识。
  模块四、数据分析,精准辅导
  移动终端平板电子书包,后台有强大的数据分析功能,通过平板完成的听力练习,自动批阅,及时将结果反馈与教师移动端 ,题错误率一目了然,教师可以及时地将高平错题进行讲解,课后对某些学生针对性辅导,提高了课堂效率,节约了课堂时间。
  结束语
  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移动终端,教学APP在课堂中的运用也是顺应时代需求。笔者通过将IMTC运用于应用课堂的研究,发现了它为英语课堂带来了极大的改变。教学应用贯穿整个课堂,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听说能力,还培养了跨文化意识。多维评价,提高了英语听说课堂的效率。这次课例研究只是笔者一些初步的尝试,在以后的课堂中,笔者进一步探索“ITMC”英语听说课模式,让英语的听说课堂变得更高效。
  参考文献:
  [1]赵尚华 初中英语教学关键问题指导 高等教育出版社.
  [2]教育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s].2010.
  [3]李燕. 基于移动终端的英语混合式听说教学模式构建.外国语言文化与外语教学研究.2017.
  [4]教育部. 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