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认识

【作者】 王子威

【机构】 湖北十堰职业技术(集团)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由于会计信息代表的是一定的经济利益关系,并且会计信息因公开披露,还会直接或间接地造成一些影响,因此,涉及会计信息利益的各方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必然会对会计信息质量提出一系列的要求。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对企业财务报告中所提供的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是使财务会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对使用者决策有用所具备的基本特征。本文基于实践和思考,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和特点做了总结。
  【关键词】 会计信息质量;标准;要求;特点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主要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
  一、可靠性
  可靠性要求企业以实际发生的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企业应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能以虚构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企业应当在符合重要性和成本效益原则的前提下,保证会计信息的完整性,不能随意遗漏或减少应予披露的信息,与使用决策者相关的有用信息都应充分披露。
  比如:XX公司于20X8年未发现公司销售萎缩,无法实现年初确定的销售收入目标,但考虑到在20X9年春节前后,公司销售可能出现较大幅度的增大,该公司为此提前预计库存商品销售,在20X8年末制作了若干虚假的存货出库凭证,并确认销售收入实现。该公司这一会计处理是虚构的交易事项,因此违背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的可靠性要求。
  二、相关性
  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未来的情况做出评价或预测。
  会计信息的价值,关键是看其与使用者的决策需要是否相关,是否有助于决策或者提高决策水平。相关的会计信息应当有助于使用者评价企业过去的决策,证实或修正过去的有关决策,因而具有反馈的价值,同时还应具有预测价值,有助于使用者根据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会计信息预测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比如:区分收入和利得、费用、支出等等,科一提高会计信息的预测价值,进而提升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三、可理解性
  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会计报告者理解和使用。
  企业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提供会计信息的目的在于使用,而要使使用者有效地使用会计信息,应当让其了解会计信息的内涵,弄懂会计信息的内容,这就要求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易于理解。同时会计信息也是一种专业性较强的信息产品,因此,在强调会计信息可理解性同时还应假定使用者具有一定的有关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和会计核算方面的知识。费用、支出等等,可以提高会计信息的预测价值,进而提升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四、可比性
  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
  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相似的交易或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在附注中说明,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相似的交易或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五、实质重于形式
  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在实务中,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不能准确表达经济实质的时候,应穿越法律形式,根据交易或事项的实质和经济现实来进行核算。比如:企业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虽从法律形式来讲,企业并不拥有其所有权,但是由于租赁合同中规定的租赁期都相当长,接近于该资产的使用寿命,租赁期结束时承租企业有优先购买该资产的选择权,在租赁期内承租企业有权支配该资产并从中受益等,因此,从其经济实质来看,企业能够控制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所创造的未来经济利益,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将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视为企业的资产,反映在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上。从另一角度,这条质量要求也可理解为:税法等法律法规对相应的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作出规定,如坏账准备计提的比率等等,但这并不表示以真实再现企业财务图像为目标的会计报表也要为遵从此类法规而违背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
  六、重要性
  重要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事项。
  企业会计信息的省略或者错报会影响使用者据此作出经济决策的,该信息就具有重要性。重要性的应用需要依赖职业判断,企业应当根据其所处环境和实际从项目的性质和金额大小两方面来判断其重要性。
  七、谨慎性
  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面临着许多风险和不确定性。比如:应收账款的可收回性,售出存货可能发生的退货或返修等,会计信息质量的谨慎性要求,即需要企业在面临不确定性因素的情况下作出职业判断时,保持应有的谨慎,充分估计到各种风险和损失,即不高估资产和收益,也不低估负债或费用,谨慎性原则反映了会计人员对其所承担的责任的一种态度,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管理当局对企业通常过于乐观的态度所可能导致的危险。
  八、及时性
  及时性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会计信息的价值在于帮助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因此具有时效性。即使是可靠、相关的会计信息,如果不及时提供也就失去时效性,对于使用者的效用就大大降低,甚至不在具有任何意义。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过程中贯彻及时性,一是要求及时收集会计信息,即在经济交易或事项发生后,及时收集整理各种原始单据或凭证;二是要求及时处理会计信息,即及时对经济交易或事项进行确认或计量,并编制出财务报告;三是要求及时传递会计信息,即按照国家规定的有关时限,及时将编制的财务报告传递给财务报告使用者,便于其及时使用和决策。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法制司.企业会计准则及指南[M].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1998.
  [2]张超.会计信息质量问题及对策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