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学困生英语听说教学策略研究

【作者】 吴雪芳

【机构】 广东省梅县区华侨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英语听说贯穿于整个高中阶段英语教学的全过程。全面促进学生英语听说水平的提升,强化学生英语听说能力是教师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尤其是对英语学困生。因此,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教师应该让英语学困生在听说的过程中去感受,摹仿,理解,掌握,运用,耳濡目染,从而能够从量的积累达到质的飞跃。
  【关键词】 核心素养;高中英语学困生;听说教学策略

  英语听说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本文从分析学困生听说方面的困难入手,探讨听说教学的策略,从而更有效地促进学困生听说水平的提高.
  一、高中英语学困生产生的原因
  所谓学困生,一般是指基础知识较弱,行为习惯较差,学习方法不当,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高中英语学困生的形成大多是随着教材难度的增大,学生对教材的内容理解不了,学习动机不稳定,学习意志薄弱,自制能力差,学习方法不当所引起。随着“学困生”的增加,“学困生”存在的问题及转化措施成为英语教师必须认真对待和研究的问题。
  二、听说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问题一:学生无法理解所听文本中的语言信息
  首先,教师所提供的听力文本与单元主题无关,学生对话题不熟,无法调动认知中的背景知识来帮助自己解码语言信息,出现听力理解卡顿的现象。其次,教师没有提供所听文本相应的脚手架,其中包括语言知识及语篇结构脚手架。语言知识的脚手架可以帮助学生自下而上克服听力中的语言细节障碍,避免信息断裂问题,保证听力理解的顺畅性及准确性;语篇结构脚手架可以帮助学生把握听力文本的语篇层面特征,自上而下地帮助学生减轻语言解码的认知负担,使学生能够在语篇层面上预测接下来的所听信息。
  问题二:学生无法内化所听文本中的语言知识
  首先,学生可能缺乏恰当的、及时的语言输出活动。学生从听力文本中新学的语言知识存储在大脑的工作记忆或短时记忆中,如果不及时巩固很容易被遗忘。教师要适时提供合适的语言输出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将听力中新学的语言知识准确输出,不断激活、检索大脑中短期记忆的语言知识,强化语言知识在大脑中的心理表征,从而促进语言知识的巩固。另外,语言输出活动如果缺乏交际性特点可能也无法促进听力语言知识的内化。听力语言知识往往具有口语交际特点,需要将其运用在口语交际活动中进行巩固,方能达成目标效果。
  问题三:学生无法将所听文本中的语言知识转化为语言能力
  学生可能是由于缺乏主题语境相关的实际性语言任务。语言知识向语言能力的转化需要学生在特定的主题语境下,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的语言问题,在此过程中,语言知识逐渐转化为语言能力。教师若没有为学生创设主题相关的语境以及语言任务,学生便无法将已掌握的语言知识迁移到语境任务中,无法推动语言能力的发展。
  三、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听说课教学策略
  听说教学活动是单元教学中的重要学习活动。本文尝试将英语学习活动观的理念贯彻到听说教学活动中,基于 “慈善” 主题,帮助学困生在听说教学中理解语言知识、内化语言知识、提升听说语言能力。
  本文以Reaching out 的听说教学活动为例,论述如何将英语学习活动观融入听说教学活动中去解决学困生的听说语言问题。
  策略一:设计合适的学习理解类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所听文本中的语言信息
  首先,教师提供与主题相关的听力文本,确保听力的主题与单元教学的主题一致,不会给学生造成额外的话题认知障碍;另外,教师为学困生提供一定的语言和语篇结构脚手架,帮助学困生扫清因语言或语篇结构带来的理解障碍;最后,教师确保听力文本的难度,既有利于学困生听力理解的进步,又不会造成听力的语言障碍。
  步骤1:听力填空: 学生听一段和单元慈善主题相关的语篇音频并完成活页练习上的笔记填空。
  步骤2:听力理解问答: 学生再听一篇录音,并完成有关文本理解的 5 个问题,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性地回答给定问题。问题如下:
  Where do Kate and James probably live? Is James an experienced marathon runner? How old is James? How long must a half marathon be? James is _______ ,he can run _________. 
  步骤3:口头概述: 学生基于笔记及给定的 5 个问题,对听力语篇的要点进行口头概述。
  策略二:设计合适的应用实践类活动帮助学生内化所听文本中的语言知识
  本部分活动主要为应用实践类活动,该类教学活动是在学习理解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围绕主题并基于所形成的新知识结构,开展描述、阐释、分析、判断等交流活动,逐步实现对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内化,巩固新的知识结构,促进语言运用的自动化。
  步骤4: 交互采访: 学生结对,学生 A 采访学生 B 有关他参加过的一个慈善项目,采访内容包括:type of activity; location; date; approximate number of people attending; enjoyable or not; successful or not, etc. 采访过程中,学生 A 提出问题并做笔记,学生 B 基于问题作答。第一轮采访结束后,同伴之间互换角色,再次进行采访。
  策略三:设计合适的迁移创新类活动帮助学生将目标语言知识转化为语言能力
  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与主题相关的语境以及综合性的语言任务,帮助学生用新学的语言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本部分教学活动主要为迁移创新类活动,在此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针对相同主题不同语境下的语言任务展开思考,并将所学知识运用其中,经过分析、讨论后,学生用目标语言能力解决实际性问题,促进知识转化为能力。
  步骤5:小组讨论:四位学生组成一个小组,从慈善项目列表中选出一个心仪项目,并且要讨论选择该项目的原因以及如何支持该慈善项目。列表如下:
  1、Blind Aid: helps blind people in your area
  2、Elderly Aid: helps poor elderly people in our area
  3、Animal Aid: helps sick and homeless animals in your area
  教师提供以下句式脚手架,如 There are many ... in our area that need help; we can raise money by ... ; The best way to support the charity is by ... ; We have discussed this issue and our final decision is ... etc.
  步骤6:汇报总结:每组的一位代表向全班口头汇报所选的慈善项目、选择的原因以及如何对该项目进行支持。
  总之,产生英语学困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因为学生本人缺乏学习动机、丧失学习兴趣、意志品质薄弱、学习习惯不良;有的是因为教师原因或教材不当。高中英语学困生的大量出现,对英语教学带来十分消极的影响,制约着英语人才的培养。我们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逐步减少和消除高中英语学困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罗小芳.李谦.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中学英语听力PWP教学模式研究[J].海外英语,2019,(21):47~49.
  [2]吴宜钢. 高中英语听说教学的困惑及应对策略[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00175-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