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幼儿隔代抚养教育的弊端

【作者】 罗日新

【机构】 广西那坡县第二幼儿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隔代教育”指祖辈对孙辈的抚养和教育,顾名思义,在我国主要是指祖辈对孙辈实施的一系列教育教养活动。近几年,在幼儿抚养上面临着这样一种状况:由于父母工作的繁忙,使照顾幼儿日常生活的任务落到了祖辈家长的身上。在我身边接送幼儿的大部分是祖辈家长,一老一少已成为近几年我们小区的人文风景。祖辈虽然拥有丰富的社会阅历、人生感悟、抚养和教育幼儿的经验,并有充裕的时间和足够的耐心。但由于祖辈受知识、情感、世界观以及年龄特点等局限,在教育方面,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
  【关键词】 隔代教育;抚养和教育;健康;心理健康

  现在生活的社会现象,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向往和追求也在不断的提高,为了这个目的,大家都在拼命的努力,拼命的向上爬,对呀,现在年轻人追求美好生活的同时,也在面对着一些压力,比如就业压力:大部分人好好读书就是为了能好好工作,工作不好就没钱,没钱就很难生存。还不能随便找一份工资高的工作,因为可能会累,会不体面,会学不到知识。经济压力:这个应该是最大的压力了。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一点都不假。找对象成家的压力:到了一定年纪,如果还没对象,很多家里人就会各种探索介绍助攻,让你去相亲。传统就是成家立业,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买房买车的压力:房子越来越贵,但是似乎人人都要买房,不买就没有没有安全感,但是大部分人是没钱买房的,没房也容易被对象家里嫌弃。生孩子养孩子的压力:丁克在国内不是很被理解,双方家长估计都要气死。有了小朋友,那就是一辈子的责任和压力了。养小朋友的压力不仅是经济上的还是精神上的。抚养一个孩子,这三种压力很多家庭都逃不过相信不少家长都有疑惑,为何以前每家都有好几个孩子,也不见长辈们喊辛苦呢?然而现的家长真是累得要命,眼看着国家二胎三台政策的出台,但是也不敢再多生一个。
  抚养孩子成为父母巨大的责任,同时也需要承受很大的压力。为何养孩子这么辛苦呢?这些原因真是让人觉得很现实,不知道你是否同意呢?择校压力,现在的孩子上学,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随意。从幼儿园开始到高中,每个阶段都要面对不同学校的选择。孩子上幼儿园或者小学的时候,家长还可以依靠自身的实力帮助他们争取进入好学校,比如借助学区房或者关系,反正这个时候就看父母的能力。然后等到小学升初中的时候,想要读取更好的院校,那么孩子就要拥有好成绩。这个阶段不少家长为孩子报考补课班,就是想要让孩子学业上有所进步。这个开销真的很多,家长每年一半的收入花费在孩子身上。现在的小孩子,可能还没有进入学校,家长已经开始带他们外出游玩。等到上学以后,每年都要报各种亲子游活动。如果周围的宝宝都出去玩耍,只有你家孩子没有外出见世面,那么孩子会感觉很失落。因为别人的小伙伴都出去了,只有自己待在家里面。每年出去玩耍的开销不多,也需要大概好几万元。更不要说日常生活中带着孩子在附近游玩,每年加起来真的不少呀。生活压力和以前人们的生活条件普遍很差,一家最起码有两个孩子。那么他们平日的衣服不会有太多的进究?比如老大穿完以后?老二还接着穿。随着现在生活条件的提升,孩子的日常支出会更多。鞋子和衣服每个月都要买新的,还有孩子还追求品牌。再从吃饭上面来说,现在的孩子更加讲究营养的平衡性,孩子想要吃什么就买什么。家长甚至还给宝宝开小灶,每个月的营养餐费用也不少呀。当然还有很多开支,比如孩子报考各种兴趣班,让父母的经济压力又增大。毕竟现在社会需要全能型人才,孩子可以现在多吃点苦,也是为了让未来少吃点生活上面的苦。不知道你认同这个观点吗?反正我就是这样的。
  为了追求高质量的生活,我们不得不选择放弃一些自己认为能放弃的事,比如放弃孩子的教养问题。因为祖辈有更加充裕的时间和情感、祖辈对孩子的爱是倾尽更多心血和关爱的,所以很多家庭的孩子就交给祖辈管理了。隔代教育成为一种普遍的幼儿教育现象一老一少已成为近几年我们小区的人文风景,我想说的是隔代教育是一把“双刃剑”,以及勤俭节约等传统美德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但过分的溺爱和迁就。以及一些祖辈匮乏丰富的知识水平。都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比如最近看到的一则报道“别让偏方害了你的孩子”说的是一位姥姥心疼外孙女反复发烧,而利用鸡蛋和银镯子帮外孙女刮痧,导致外孙女皮肤起水泡大量破皮引起大面积感染,病情加重,当父母从外县请假赶来时看见两岁宝贝女儿独自躺在ICU重症监护室里。多么的心疼我们不想而知,这就是隔代抚养弊端了,祖辈匮乏丰富的知识水平,孩子发烧应该及时送医院就医,而不是用这些偏方治疗呀!我身边还有这样一个例子,父母上班工作忙,把三岁半的女儿和五岁的儿子交给爷爷奶奶抚养教育,爷爷奶奶将自己的人生观念传授给孩子,女孩子长大了也是别人家的,不用照顾那么好,自己的孙子才是自己的,要好好照顾,从而两孩子打架争抢玩具,发生冲突,爷爷奶奶总是把矛头对象孙女,责任方永远是孙女。还经常为了让不让孙女上幼儿园而争吵,认为学习是没有必要的,劳动才是最重要的。爷爷奶奶的观念往往是陈旧的、落后的,没有让孩子形成正确人生观念和意识形态。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心理也是会有阴影的,不利于孩子的成长。我身边也有这种溺爱的现象,祖辈对孙子们的偏爱很大程度上属于溺爱,爱得过分,我班上有这样一个女孩,大班了,吃饭总是东张西望的,别的小朋友都收碗了,她的饭还没吃去三分之一,她就是习惯了要人来喂,老师你要是不喂她,她真的可以不用吃,也不能批评教育,说一点不是就哭,别的小朋友碰一下就哭,不合群。为此我们家访了很多次,都没有碰到过其父母,都是爷爷奶奶在家,平时接送都是爷爷奶奶,转学来我们班一个多学期了,孩子的父亲我们都没见面过。家长会特地打电话通知其父母了,还是没能见着面。这样发展下去就会阻碍幼儿正常心理发育。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带大的幼儿万事不能动手,碰到问题稍不如意就哭,就撒娇,缺乏应变能力,不合群。究其原因就在于“隔代亲”的“亲”字泛滥,演化成为溺爱与娇惯,孩子的一切都包办代替,所以说,“隔代亲”势必加重幼儿的“童稚”心理,延缓幼儿独立意识和独立能力的发展。还损害幼儿个性发展。祖辈爱孙与父母爱子,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点。相似是彼此都爱幼儿,不同点是祖爱孙偏于“宽”、“容”,而父母爱子则偏于“严”,这种教育支点的分歧,很容易导致亲子隔阂。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孩子与父母的沟通、来自父母的关心,对其心理的健康发展起着重大的影响作用。孩子心理健康的关键是要有良好的家庭心理环境,隔代抚养由于生活在一个特殊的成长环境里,与父母分离,缺乏交流,因而更容易出现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隔代抚养的孩子有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受,其内心较其他孩子更敏感,对老师及监护人的管教更容易产生抵触情绪,总感到有人在欺负他,压抑难平。这种负面的情绪极易使他们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以自我为中心,不听从正确的管教,与老师及监护人对着干。隔代抚养的孩子还相对比较任性,并非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的生活中,他人对其合理或不合理的要求盲目满足造成的一种心理特征。这主要是由于祖辈监护人不知道如何对待孙辈们的各种需求,过度溺爱、放纵造成的。
  隔代抚养是难以根除的社会问题,如何正确的处理隔代抚养问题,不仅关系到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家庭关系的和睦发展,更关系到国家的稳定,为此,相关研究者要充分认识隔代抚养的教育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隔代抚养教育问题。我们应该从孩子、父辈和祖辈的角度出发。结合幼儿园的教育,加强社会舆论的引导和推动。提出可以优化现状的建议。促进孩子的个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开明、戴倩总、廖桂芳-编 西南大学出版社《隔代抚养的教育艺术》
  [2]孙瑞学-编 《捕捉儿童敏感期》
  [3]蔡颖卿-著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隔代不隔爱》
  [4]关承华-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教你读懂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