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
【作者】 周丽琴
【机构】 广西那坡县城厢镇初级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留守儿童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针对留守儿童的道德教育,我们要按照社会主义德育规律和个体身心发展规律的要求,理顺协调各个德育要素之间的关系,通过各要素的有机结合统一,建立起整体动作的德育系统,发挥着德育的整体功能,促进留守儿童素质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 留守中学生;道德教育
外出打工也许是山区农民改变贫穷落后的最好项目,近年来随着外出打工浪潮不断增加,山区农村的面貌确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也社会带来了一定的问题——留守儿童不断增多,它不仅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学校面临的一个大难题。教育必须是家庭与学校紧紧结合在一起的,如今留守儿童缺乏了家庭教育,就会出现了许多社会问题,如养成不良的道德行为、乱花钱、逃学等常见的现象。怎样才能使这一现象得以控制呢?首先要从思想道德这方面下功夫。因为道德是人类重要的财富,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已经成为新时期德育的内容之一。因此,当前学校面临着怎样教育好留守儿童的道德问题,是社会赋于教师的重大使命。所以要结合当今形势,做好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一、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活动中,让爱国主义落到实处
(一)将思想道德教育容入到课堂中
每一堂课,无论是哪一个科目,都不能与道德脱轨,都要精心设计,容入有关道德方面的内容,因为教学是实现教育目标、培养人才的主要途径,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主要渠道。并且教师要做到“言传”和“身教”,要以自身的行为去影响学生,做到真正成为学生的表率,让学生受到教师的影响,使他们明白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中学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成长中有极大可塑性的未成年人,教师的一言一行、思想道德都有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所以,教师的教学以及平时的言行举止都要讲究,不能轻率马虎。除此之外教师要经常与学生沟通,向学生敝开心扉,这样如果学生在思想行为上出现异常,就能够及时发现及时补救,便可以减少学生许多的误区。其次课堂教育也要与课外教育有机结合。因为课堂教育是实施德育的主要阵地,但要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单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还必须充分利用课外教育。
(二)召开班会,唤起学生的爱国情操
充分利用每周的班会课,结合身边的事物召开具有爱国意义的班会活动,让学生贴近生活,了解家乡,了解祖国。先从了解自己的家乡开始,因为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乡情就是国情的一个缩影,因此以带学生去参观革命烈士凌园,革命烈士纪念馆等,唤起学生的爱国情感。并教育学生爱国先从爱学校、爱班级做起,便以班会为契机,开展“我爱我班、我爱我校、我以校为荣、展望祖国未来”等为主题的班会,并把任务下放给学生自己收集这方面的资料,到班会课时,展示自己收集到的内容,让学生耳闻目睹,亲身感受到祖国、家乡、学校的日亲月异的变化,从而增强了学生的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二)继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帜
抓住重大纪念活动的大好时机,结合当今形势采用多样化地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如每年的五月四日青年节、七月一日党的生日、八月一日的建军节、十月一日的国庆节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诞生、逝世的纪念等这些具有重大意义的节日,都是对学生有爱国教育的很好时机。这时可以组织学生观看有关爱国内容的电影,让学生收集材料出板报进行评比,举行演讲比赛等。通过这些系列活动,可以在师生中引起共鸣,激发师生的爱国热情,使爱国主义思想在师生心中扎下根。
二、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实践活动,寓德育于实践中
(一)注重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教育,校德育组织学生成立校卫生、纪律监督队、礼仪迎宾队、国旗队,让学生广泛参与管理学校事务,从中体会管理的辛苦,锻炼自我管理能力,同时学会怎样服务于人。
(二)“团队活动室”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主要阵地,从采访、编辑到广播均让团队员来负责,内容丰富,涉及面广,这对学生各方面的教育效果都会较好。
(三)学校团委、少先队,要坚持开展各课主题月活动,如学雷锋,树新风活动月,教育学生要学会服务,学会奉献、爱国卫生月中,争当“环保小卫士”活动,在五月争做“民族团结模范”;六月争做“小雏鹰”;七八月争当实践五个一活动标兵;九月做教师的好学生;十月做“勤工俭学标兵”等。
(四)踊跃参与环保实践,培养环保意识。让学生明白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应尽和职责。组织学生参与大气污染监测,考查大气情况,了解本地污染程度,参观污水处理厂,邀请专家为学生上环保知识课。同时开展“环保征文活动”等。
(五)“手拉手”相互活动是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它可以培养广大学生做人、求知、办事、健体等综合素质。学校广泛开展各种“手拉手”活动,如不同民族学生及团队员之间开展“手拉手”活动。倡导“结交好友,相互帮扶,同做一件好事”等一系列活动。营造互帮互助,比学帮超的良好成长氛围。让孩子们感受到父母的辛苦,让他们懂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六)德育处、团队委平时应注重搜集教师、学生中的优秀典型材料,并将这些优秀典型的事迹,利用周一早晨的升旗仪式向全校师生进行宣传,并授予他们鲜艳的彩旗。如英雄救火的教师们、拾金不昧的好学生、民族团结班级体等。以此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
总之,德育作为转变人的思想、形成人的德行教育,无疑是一项细心又艰苦复杂的工作。我认为好的德育是不经意中的点悟,而非刻意的规范、是润物细无声的滋养,而非外在行为的管制、是从内到外的行为精神熏陶,而非结果的速成教育。在向孩子灌输知识的同时,我们要付更多的耐心。我坚信每个孩子的心灵中都会充满着公平和正义,他们只有性格和行为的差异,只要认真的引导,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给他们机会,他们就不会有因为缺少父爱母爱而出现异常的行为了,他们就会茁壮地成为祖国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
【关键词】 留守中学生;道德教育
外出打工也许是山区农民改变贫穷落后的最好项目,近年来随着外出打工浪潮不断增加,山区农村的面貌确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也社会带来了一定的问题——留守儿童不断增多,它不仅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学校面临的一个大难题。教育必须是家庭与学校紧紧结合在一起的,如今留守儿童缺乏了家庭教育,就会出现了许多社会问题,如养成不良的道德行为、乱花钱、逃学等常见的现象。怎样才能使这一现象得以控制呢?首先要从思想道德这方面下功夫。因为道德是人类重要的财富,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已经成为新时期德育的内容之一。因此,当前学校面临着怎样教育好留守儿童的道德问题,是社会赋于教师的重大使命。所以要结合当今形势,做好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一、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活动中,让爱国主义落到实处
(一)将思想道德教育容入到课堂中
每一堂课,无论是哪一个科目,都不能与道德脱轨,都要精心设计,容入有关道德方面的内容,因为教学是实现教育目标、培养人才的主要途径,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主要渠道。并且教师要做到“言传”和“身教”,要以自身的行为去影响学生,做到真正成为学生的表率,让学生受到教师的影响,使他们明白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中学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成长中有极大可塑性的未成年人,教师的一言一行、思想道德都有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所以,教师的教学以及平时的言行举止都要讲究,不能轻率马虎。除此之外教师要经常与学生沟通,向学生敝开心扉,这样如果学生在思想行为上出现异常,就能够及时发现及时补救,便可以减少学生许多的误区。其次课堂教育也要与课外教育有机结合。因为课堂教育是实施德育的主要阵地,但要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单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还必须充分利用课外教育。
(二)召开班会,唤起学生的爱国情操
充分利用每周的班会课,结合身边的事物召开具有爱国意义的班会活动,让学生贴近生活,了解家乡,了解祖国。先从了解自己的家乡开始,因为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乡情就是国情的一个缩影,因此以带学生去参观革命烈士凌园,革命烈士纪念馆等,唤起学生的爱国情感。并教育学生爱国先从爱学校、爱班级做起,便以班会为契机,开展“我爱我班、我爱我校、我以校为荣、展望祖国未来”等为主题的班会,并把任务下放给学生自己收集这方面的资料,到班会课时,展示自己收集到的内容,让学生耳闻目睹,亲身感受到祖国、家乡、学校的日亲月异的变化,从而增强了学生的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二)继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帜
抓住重大纪念活动的大好时机,结合当今形势采用多样化地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如每年的五月四日青年节、七月一日党的生日、八月一日的建军节、十月一日的国庆节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诞生、逝世的纪念等这些具有重大意义的节日,都是对学生有爱国教育的很好时机。这时可以组织学生观看有关爱国内容的电影,让学生收集材料出板报进行评比,举行演讲比赛等。通过这些系列活动,可以在师生中引起共鸣,激发师生的爱国热情,使爱国主义思想在师生心中扎下根。
二、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实践活动,寓德育于实践中
(一)注重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教育,校德育组织学生成立校卫生、纪律监督队、礼仪迎宾队、国旗队,让学生广泛参与管理学校事务,从中体会管理的辛苦,锻炼自我管理能力,同时学会怎样服务于人。
(二)“团队活动室”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主要阵地,从采访、编辑到广播均让团队员来负责,内容丰富,涉及面广,这对学生各方面的教育效果都会较好。
(三)学校团委、少先队,要坚持开展各课主题月活动,如学雷锋,树新风活动月,教育学生要学会服务,学会奉献、爱国卫生月中,争当“环保小卫士”活动,在五月争做“民族团结模范”;六月争做“小雏鹰”;七八月争当实践五个一活动标兵;九月做教师的好学生;十月做“勤工俭学标兵”等。
(四)踊跃参与环保实践,培养环保意识。让学生明白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应尽和职责。组织学生参与大气污染监测,考查大气情况,了解本地污染程度,参观污水处理厂,邀请专家为学生上环保知识课。同时开展“环保征文活动”等。
(五)“手拉手”相互活动是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它可以培养广大学生做人、求知、办事、健体等综合素质。学校广泛开展各种“手拉手”活动,如不同民族学生及团队员之间开展“手拉手”活动。倡导“结交好友,相互帮扶,同做一件好事”等一系列活动。营造互帮互助,比学帮超的良好成长氛围。让孩子们感受到父母的辛苦,让他们懂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六)德育处、团队委平时应注重搜集教师、学生中的优秀典型材料,并将这些优秀典型的事迹,利用周一早晨的升旗仪式向全校师生进行宣传,并授予他们鲜艳的彩旗。如英雄救火的教师们、拾金不昧的好学生、民族团结班级体等。以此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
总之,德育作为转变人的思想、形成人的德行教育,无疑是一项细心又艰苦复杂的工作。我认为好的德育是不经意中的点悟,而非刻意的规范、是润物细无声的滋养,而非外在行为的管制、是从内到外的行为精神熏陶,而非结果的速成教育。在向孩子灌输知识的同时,我们要付更多的耐心。我坚信每个孩子的心灵中都会充满着公平和正义,他们只有性格和行为的差异,只要认真的引导,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给他们机会,他们就不会有因为缺少父爱母爱而出现异常的行为了,他们就会茁壮地成为祖国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