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实践

【作者】 杨美芳

【机构】 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德峨镇保上村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是一种语言表达活动,需要来自外部和内部的刺激,才能激发倾吐的欲望、写作的动机和创造性表达的热情。近年来,习作教学面临困境,小学生习作难表现在对习作兴趣不高,甚至产生一种谈文色变的压抑心理。可见浓厚的兴趣,正是作文的一种良性的有力的刺激和动力的源泉。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必须帮助提高作文水平。要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无疑首先要在克a服学生对作文的恐惧感,激发学生作文兴趣上下工夫。
  【关键词】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语言表达

  当前小学的习作现状是:学生怕写作文,教师怕批作文。有些教师总认为,只要课堂上讲得透彻,学生就会写,即使不会写也会仿。但事实是学生的习作大多数是内容单一,形式呆板,假话连篇,内容乏味的范文例文的翻版。这些习作,仿佛了一潭死水怎么也透视不到学生的个性特点。究其原因,主要是习作教学脱离学生生活,禁锢学生个性,忽视习作教学中的人文性而致。可以说,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是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十分棘手头痛的课题。也是小学生最不愿意完成的功课。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是从小学中年级开始进入作文教学。其实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就开始重视作文教学了。从学说完整通顺的一句话到书写句式的造句都是作文入门的开端。然而小学生的语文功底差。观察能力低。那么,如何进行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
  1.作文教学应以学生为本,以儿童为本
  学生的主体地位,是由教学过程的本质决定的。教学,归根结底是为了学生的学。学是内因,教是外因。教只有通过学才能起作用。没有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教师的一切活动都毫无意义。因此,教学应以人为本,即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作为语文教师,应努力呵护每一位儿童的心灵感知方式和生存方式。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的创造力不至于过早枯萎,生命活力才不至于过早消失。
  2.重视观察与积累,引导学生做好作文素材的积累
  学生在写作中往往会遇到“无米下锅”的问题。那是因为学生的生活经历、经验积累不多,许多人往往无法根据题意广泛联想,去回顾和选取平时生活中的材料,从而感到自己想写却苦于言之无物,难以广泛联想,于是感到害怕,激不起作文兴趣。可见,平时善于观察生活,重视积累丰富的写作材料,是学生增强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
  3.因地制宜的运用教学策略,促进学生作文创新能力
  (1)引导求异、求新思维。学生作文是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训练,教师引导学生读懂、读精课文,分析、探讨作者的学作技巧,获得与他人和前人不同的独特的见解,形成求异思维品质。学生作文中只要有一点求异思维的思路、语言,教师应该给予分析指点、表扬鼓励,以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要特别重视学生作文中与众不同的观点和独树一帜的见解,这是学生形成主见意识的幼芽,教师应该加以保护和培植。
  (2)设立自主自能作文。进行作文的自我训练是学生自我建设、独立奋斗、实现自我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积极的感知、操作、观察、分析、探索,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自主学习不仅智力品质得到发展,首创精神也得到了培养。自主作文,通常可以用日记(周记)的形式来完成,学生自主的选题、选材,取各自想写、好写、乐写的内容,各展所长,发挥各自优势,这样写出来的作文不仅极具特色,而且也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创新能力得到培养。
  (3)拓展观察思考空间。生活是作文之源,要想作文创新,文章本体的材料必须向生活提取。叶圣陶指出:”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因而,指导学生作文创新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幅射、导向、延伸功能,把学生作文同学校、社会的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会生活、增强实践能力中,提高分析、判断事物的能力,拓展主见思路。
  4.要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发展学生的写作创造力
  语言的实质就是情感思想的实质,语言的形式也就是情感思想的形式。我们应从学生自身需要,兴趣,情感出发,从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水平出发,体现对学生主体的尊重,训练才能收到实效,多样化可以体现在训练题材的多样,训练内容的多样,训练时机的多样,训练途径的多样……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充满信心地写好作文,除了运用大小作文结合练习以外,可以设计一项“写作训练”,让学生每天写一段话,长期坚持,颇有效果。另外,“口语交际”的话题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将“口语交际”和“写作”教学结合起来,效果也是很好的。
  5.大胆放手,让学生学会修改作文,增强学生完善作文的自信心。教师要将自己从传统的作文批改的误区中走出来,在修改的基础上,教师还应注意作文的评讲,评讲时要有针对性,要讲明每次作文的收获和存在的问题,并能够在下次作文课堂上及时的反馈给学生,从而达到作文的真正目的,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同时,教师要学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作文修改中来,尽可能把评价权留给学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作文修改权教到学生自己手里,让学生自己学习修改。这样做,并不等于教师就无所事事、可以放任自流。在此基础上,再要求学生做一些辅助性的练习,帮助他们消化评讲内容。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乃至整个作文水平便会得以提高。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手段,诱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讲究方法,巧妙导写,勇于创新,使学生以写为乐,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帮助学生在习作上有新的突破。在作文教学中,诱趣善导创新犹如杠杆的支点,应该让它贯穿于作文教学的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