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高中美术素描教学实践分析

【作者】 吕齐九

【机构】 四川省井研县马踏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学习美术离不开素描知识。我们往往借助于素描认识世界,并能触及科学、艺术、哲学等相关知识。学生们在学习素描的过程中,要掌握造型技巧,掌握观察事物的方法。可以说,学习素描是学习美术的前提和基础。本文就高中阶段素描教学的相关问题进行简要阐述,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 高中美术;素描教学;实践分析

  西方美术界一直将素描视为绘画、建筑、雕塑等艺术的巅峰。素描也被公认为绘画的灵魂和源泉。因此,美术教育离不开素描。以下就高中美术教学中,素描的教学方法进行分析。
  1、让学生掌握观察的技巧
  通过实际教学发现,很多学生素描时缺乏足够认真地观察,最终的作品不是过于“空”,就是过于“满”。经过分析可知,这种问题并非绘画手法所致,而是没有发挥好观察的作用。很多学生因为不会观察,或者懒得观察,形体画出来歪歪扭扭,既不符合绘画规范,更不符合审美标准。对此,我们应该做好纠正指导工作。另外,部分学生作品的画面过于“满”,但内容又过于散,整幅作品缺乏美感。为此,在创作前我们要让学生“放下笔”,进行认真地思考,并根据构图确定辅助线。通过慢慢地培养,逐步养成“观察”、“定位”、“观察”、“修改”的好习惯。通过分析发现,多数高中生都能很好地表现出线条、调子、虚实等的相互关系。出错多集中于构图方面,而构图问题就是观察习惯所致,多数失败的作品都是因为整体结构不佳造成的。上述问题是较为普遍的,通过与学生沟通交流发现,学生只注重绘画技法,反而忽视了观察方法,长此以往就出现了这种普遍性的问题。
  “磨刀不误砍柴工”这句民间俗语大家都懂得,但很少有人做足准备工作。如同体育测试,很多学生认为充分的热身会浪费过多体力,由此造成欲速则不达的结果。绘画同样面临着这种问题。除去构图观察以外,绘画还涉及整体性、细节处理等,这些同样需要细致地观察。比如说,学生们画圆球的时候,必须认真观察,找到几个重要的“面”,如,灰面、亮面、明暗交界部位、反光面、暗面等等。一旦素描对象换成苹果、器皿等其他物品时,学生们反而束手无策,不会观察了。这种情况的根源在于,学生们“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未能深刻理解圆球的“三大面”、“五大调子”等知识内涵,更无法进行举一反三。针对此类问题,我们要做好对比讲解,根据光源变化寻找光线变化规律。
  2、夯实基础,循序渐进
  提升素描水平并非几次作画就能够快速提升的。学生们要理解并能深谙相关技巧和方法,并借助一次次绘画领悟其中的奥妙,不断提升自己。比如说,部分学生几乎没有画过几何石膏像,就自行拔高去画肖像。虽然这种进取心值得肯定,但急于求成的心态是不正确的。通过观察他们的作品可知,多数作品的整体感欠佳,且存在过于“平”,或过于“碎”等问题。如果不及时“刹车”,再画下去就会失去信心。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先指导学生画一些石膏切面画像、石膏头像,以及石膏五官。刚接触时,仍然会有很多问题。我们要按照由浅至深的原则进行讲解,让他们从石膏的“几何体”→“组合”→“五官”→“切面像”→“头像”→“肖像模特”这一顺序进行绘画。通过慢慢摸索,学生们会对这种绘画有深刻地理解,并为几何石膏体绘画夯实基础。当然,在教学中会有一些问题重复发生,对此我们要耐心的纠正,科学地对待这种心理,从点滴做起,练好基本功。
  3、注重个性化培养
  不同的画师风格迥异,否则千篇一律的作品会让人生厌。如果素描作品未能融合作者的艺术处理,那就只能是流水线产品,不带有一丝一毫的艺术价值。因此,在掌握绘画基础时还要进行二次创作,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风格。
  学生要学会用“心”去绘画,将自己的情感与素描作品糅杂在一起,蕴含着自己的喜、乐、怒、哀等情愫。当学生心情舒畅时,可以尝试一下增加高光占比。反之,当学生心情忧伤时则可以将背景调得暗一些。此外,学生根据自己的心情可以调整明暗关系,虚实变化,以及光线的强与弱等等。这样的素描不再是简单的写实,更具有艺术气息。总而言之,潜心素描练习,用心创作作品,那么作品就会具有“生气”,否则作品是苍白无力的。当前,学生们有条件游历名山大川,更好地亲近大自然。借助这种机会,学生们能够观察更多美好的事物,记录下生活的点滴。
  “学画学我者生,似我者死”(齐白石)。教师要因材施教,培养学生个性化表达思维方式。当大家掌握造型规律之后,要鼓励学生自由发展,这对于高中生的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当然,个性作画不是强制出来的,而是学生内心与绘画技巧结合的产物。教师应该灵活教学,让每一块沃土长出各种“奇花异草”。素描练习,要力求简洁。作品要符合人物、物体的特性,并尽量做到形神兼备。通过持之以恒的培养,懂得如何构成画面,如何增加画面的表现能力。
  总结
  综上所述,素描是学好美术课的基础。开展素描教学,要不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结合绘画技巧在循序渐进的训练中提升整体绘画水平。当然,教师也要随时观察学生,针对各种问题提出建议和方法。通过夯实素描基础,为学生步入艺术之路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