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高中古诗词教学方法探究

【作者】 薛海梅

【机构】 青海省海南州第三民族高级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古诗词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重点和难点,探究适合少数民族学生的古诗词教学方法成为边疆民族地区语文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古诗词教学需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阅读兴趣。文本细读,能够提高学生对单篇古诗词的鉴赏能力;群文阅读可以拓展学生古诗词阅读的宽度和广度。
  【关键词】 古诗词;文本细读;群文阅读;高中教学

  古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化艺术殿堂的瑰宝,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古诗词有着精美的语言、真挚的情感、丰富的想象、多重修辞手法,使之成为中国文学永不凋落的奇葩,是中国文化长廊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如何尝试新的、有效的教学方式,既能使学生获得对古诗词的认知,进而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又能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得到技能的提高、智力的发展和情感的升华,成为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颇感困惑的问题。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及目前的改革实践的进程,针对古诗词的教学特点和学生的学习态度,我们将对如何更好地进行高中古诗词教学加以探讨。
  一、创设教学情景,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从教学需要出发,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理解教材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采用不同的情景教学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播放音乐渲染教学氛围、转换角色融入教学情景、讲述故事创设教学情景等方法。如在学习《春江花月夜》时,组织大家配乐朗诵这首诗。当《春江花月夜》乐声扬起,同学们一面聆听着朗诵者的咏叹抒情,感受着那美妙幽深的意境,身心沉浸在迷蒙的月色中,体验那深切而浓郁的思念之情,在动听的朗诵中进行了诗情画意的情感体验。然后再让学生也随音乐诵读,在悠扬如桃花春雨般飞扬飘洒的旋律中,个个都仿佛身临其境。假如教苏轼的诗词,可以用讲故事创设教学情景的方法,讲“东坡鱼”“东坡肉”等典故来点燃学生的热情,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运用群文阅读,激发创造能力
  所谓群文阅读。即多文本阅读,群文阅读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种新形式、以“同一个议题、多个文本、探索性教学”为主要特征。作为一种新型的文本阅读模式。在高中语文的古诗词教学中运用群文阅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第一,有利于拓宽学生古诗词阅读视野。常言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由此可见、在学习的过程中、知识积累的重要性。在高中语文的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巧妙地通过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应用、这种多文本阅读的模式。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阅读模式。能够让学生在既定的时间提高阅读量,拓展学生的古诗词阅读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第二,有利于弥补单篇精讲教学模式的不足。传统的高中语文古诗词阅读。以单篇精讲为主。这种单篇精讲的教学模式。教师有既定的教学模式、有绝对的教学权威。学生知识习惯于接受而不是思考,同时对古诗词文本的解读,学生过度依赖教师和辅导书。和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群文阅读整合应用于高中语文的古诗词教学、这种富有开放性、多元性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性。有效弥补传统阅读教学模式的不足,全面提高古诗词教学的质量。
  第三,有利于提高教师古诗词教学水平。常言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现代学生而言、古诗词是比较有难度的学习内容。而教师的教学水平、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的质量。和传统的单篇精讲教学模式不同,群文阅读对高中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改变“一言堂”的语文教学模式、重视“集体建构”、“达成共识”等环节。构建开放性的教学环境、最终促使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
  三、通过文本细读,提高教学效果
  古诗词学习过程中,需要不断对古诗词中的词句进行锤炼、对古诗词中的文字要进行深入的咀嚼解读。例如,著名的“推敲”故事,表明了当前高语文古诗词内容教学中所需进行理解的内容远超古诗词本身。故事作者对生动的表达一个句子有着强烈的追求,古时人们习惯将复杂深刻的情感内容浓缩于作品中的词或句、这样的疑聚思想、对当前的高中学生来说是具有理解难度的。引进文本细读理念首先能够帮助学生对古诗词内容进行逐字逐句的分析、加强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在通过解读古诗词内容中的重要词句、将诗歌内容进一步升华、以达到锤炼语言的作用。同时通过文本细读加强古诗词语言锤炼,能够明显加强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古诗词审美能力等。有利于当前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
  其次,文本细读有利于加强学生对古诗词意象的把握意象是我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术语。指主观情感与外在意象的融合,及广度的审美。当前、古诗词的意象把握是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难理解的内容。由于理解意象内容不但需要对古诗词内容进行深入的理解。还需要有一定的想象力和联想能力。古诗词作者通过不同意象表达其自身情感。但意象的创造并非作者的最终目的,古诗词内容中一定会存在某种升华的内容、加深审美,进而达到情景交融的目的。古诗词作者通过这样深入的研究。完成的作品已流传几百甚至上千年,当今的学生在阅读时却对其中意象难以理解。除了与作者相距年代久远、也因为作者通过寥寥字数完成的意象表达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文本细读理念的运用加强了学生对古诗词意象的把握,前面讲到,文本细读通过逐字逐句地对古诗词内容进行解读、从而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能力。同样的。对古诗词内容进行逐字逐句地解读还有注意提高学生对古诗词中意象的理解。
  四、适当地举行专题讲座,引领学生遨游诗海
  学小说分析人物时,要抓人物的四种描写方法,同样,学诗歌有没有独有的表达方式和艺术手段可言?当然是有的,比如意象,比如象征,比如意境,对于高二学生来说,应该系统地了解这方面的知识,掌握了这些知识,就可以用来自学了,教师不能一首接一首地教完就算完成任务,更应该教会学生行之有效的方法,正所谓“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所以,教师可以适当地开一些专题讲座,来集中讲授这些知识,让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总之,古诗词是美的海洋,蕴藏着千姿百态的美。通过教学实践,我体会到,在古诗词教学中,不应该只是一味地以灌输知识为主,而更应该关心学生的情感体验,而作为教师,必须不断的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尝试新的、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是古诗词课堂教学成为一潭真正有活力的泉水,让学生都能尝试到其甘甜香醇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