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多点对接

【作者】 戴增英

【机构】 福建省福清东张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词汇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基础,更是学生感受英语语言和英语文化的重要途径。作为学生思维的引线,词汇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产生的作用不可估量,尤其对初中阶段学生而言,掌握了词汇就能顺利完成阅读。改变过去词汇识记方法,从音标辨别、实物展示和构造解析等方面着手,定能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感触,激发他们主动识记兴趣,快速掌握词汇学习技巧和方法。
  【关键词】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多点对接;素养提升

  初中阶段,学生对知识的需求量增加。教材编写者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在英语教材中融入更多词汇。多重词汇布设为英语教学提供了多重资源,但同时也给学生学习带来了诸多阻碍。学生看到密密麻麻的单词表,难免会产生畏难情绪。要想消除不利影响,教师必须采取多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对词汇本身特点展开剖析,将学生思维与单词本身展开多点对接。当学生掌握了单词构词特点和规律,知识学习就会变得充满趣味。
  一、音标辨别,对接词汇感知点
  英语单词发音是有一定依据的,这个依据就是音标。音标学习是正确掌握单词读音的依据。初中阶段,学生对音标感知不是很精准,常常是因为不会读音标导致无法掌握单词读音。要想让学生准确拼读单词,必须从音标辨识着手,展开针对性指引。音标辨识是一个系统的学习过程,教师要在单词教学中潜移默化的渗透,给学生讲解清楚。如音标包含元音因素和辅音音素两大类,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当学生准确掌握了音标,再学习单词自然轻松自如。
  例如,在学习仁爱英语七年级上册的Unit 1 Making New Friends中的Topic 1 Welcome to China时,教师没有急着讲单词,而是从音素讲述开始,从20个元音音素着手,进行细致讲述。a,e,i等元音音素上榜。学生从来没有接触过这部分内容,十分感兴趣。讲述活动结束后,教师根据本单元出现的单词进行选学。如China; are; afternoon等单词中都包含a,教师引导学生从专业角度进行分析。学生利用习得知识进行单词解读。经过这样的针对性分析,学生发现了单词学习的奥秘,对单词学习的排斥心理逐渐消失。学习其它单词时,教师依然借助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对词汇的感知不仅停留在表面,而是向着纵深方向延伸。
  二、实物展示,对接词汇识记点
  实物展示是英语教学较为传统的教法选项。它是一种借助相关实物、教具将学习内容直观呈现出来的形式。词汇教学中采用实物展示的方法是相对于单词的含义而言的。具体操作中,教师从单词含义着手,选择相关实物呈现在学生面前。面对真实存在的物件,学生自然感兴趣,探索欲求被点燃。这时教师再引导学生逐步探究英语单词,学生思维与文本产生共鸣,对接到词汇识记点,学习活动自然水到渠成。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单词都具有实际含义,甚至有的单词不能用实物展示出来,这时教师就要对这些单词进行分类处理,增强教学契合性。
  例如,在学习仁爱英语七年级上册的Unit 2 Looking Different的Topic 2 What does she look like? 这节内容时,教师从单词本身特点出发,引导学生对色彩展开探究。为了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教师展示各种颜色的卡通人物。学生对卡通人物的兴趣度自然比学习单词兴趣度更浓。在观察中,学生心中有很多疑问,尤其想用英语进行表述。教师辅助以问题,引发学生思考。“What’s this in English?”“What color is Picasso?”学生顺着教师的思路一一解答问题。在问题解答中,学生思维被激活,对颜色感知度得到提升。学生都能够精准把握黑色、红色、粉色、蓝色等表示颜色的单词。在实物展示中,学生兴趣点得到触动,对单词的拼读产生了浓厚兴趣。单词学习在潜移默化中完成。
  三、构造解析,对接词汇内化点
  英语单词词汇量可以说是相当丰富,但单词的构成成分是有限的,也有其规律可循。一些单词看似毫无关系,实际上它们之间存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单词表中,并不是每一个单词都是崭新的,有可能是合成词或者是加了前缀和后缀的。这是英语词汇所独有的。如果学生能够梳理清楚词汇之间的联系,掌握单词构造规律,学习活动就会变的简单起来。初中生思维能力有了一定程度提升,完全具备解析单词构造的能力。教师要给出针对性引导,让学生在分析、解读中完成词汇内化。
  例如,在学习仁爱英语七年级上册的Unit 3 Getting Together的Topic 2 What do your parents do? 这节内容时,丰富的词汇量给学生学习带来了极大阻碍。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必须选准教学切入视角。教师从构词法着手进行挖掘,讲解单词构造特点。“单词构成可以分为派生法、合成法、转换法等,大家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学生自然想知道。教师在刺激学生好奇心的基础上,讲述单词构成。因为这部分内容相对复杂,不可能一下讲清楚,教师只是选择一小部分内容展开讲解。接着教师选择“farmer;worker;driver”等词进行细致解析。这些词的构造特点一目了然,学生很快找出其中蕴含的规律。单词构造是有规律可循的,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适度挖掘,不仅将学生思维引向正轨,还帮助他们完成了知识的内化、吸收。
  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对词汇展开深度挖掘和探索是教师智慧的体现。音标辨识是词汇学习的基础,教师首先要从这个角度着手,引导学生进行感知。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单词的结构进行解析,这也是顺利完成词汇教学任务的重要法宝。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满足了不同层级学生的学习需要,在词汇学习中,学生顺利完成知识体系构建。
  参考文献:
  [1]严保梅.初中英语词汇教学创新策略探讨[J].成才之路,2022(06):85-87.
  [2]林丽华.初中词汇教学中语境的应用及其反思 [J].校园英语,2021(06):55-57.
  [3]周继升.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策略[J].名师在线,2022(03):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