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品德培养视域下的幼儿家庭教育指导体系构建探讨
【作者】 丁 婧
【机构】 新疆昌吉州实验幼儿园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我国是礼仪大邦,从古至今品德培养一直在教育领域占据重要地位。众所周知,3-6岁是幼儿身心发育的起始阶段,该时期幼儿接受怎样的教育就会形成怎样的人格,所以品德培养必须从小做起。家庭作为幼儿诞生以来接触时间最长的社会“微系统”,在培养幼儿优秀品德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幼儿园在开展家庭教育活动时,必须要提高家长重视程度,引导家长及时发现并纠正幼儿的不良习惯,使幼儿在良好品德熏陶下茁壮成长。基于此,本文将对幼儿家庭教育进行概述,探索品德培养视域下的幼儿家庭教育指导体系构建的有效方法,旨在为幼儿健康发展夯实基础。
【关键词】 品德培养;幼儿;家庭教育;指导体系
现如今,我国针对幼儿家庭教育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但有关指导体系构建方面的内容却相对较少,其中品德视域下的家庭教育指导体系更是寥寥无几。作为一个崭新话题,该体系在构建过程中存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需要幼儿园和家庭共同承担其教育职责,通过树立统一的教育目标,为幼儿品德培养工作有条不紊进行奠定良好基础。
一、幼儿家庭教育概述
幼儿时期的孩子正处于身心发育关键时期,是开展品德教育工作的黄金阶段,家庭作为幼儿成长的港湾,在帮助幼儿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幼儿家庭教育涉及内容广泛,需要由幼儿监护人(通常为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做好幼儿全方位、多角度教育工作,包括综合能力、道德品质等。本文重点研究内容是品德培养,需要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在思想上达成高度统一,使幼儿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下塑造健全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可以说,品德培养视域下的幼儿家庭教育,既需要需要家长从意识行为方面感染幼儿,又要从政治道德方面灌输理论知识,以此来提高幼儿的政治修养、道德修养和思想修养,这也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品德培养视域下的幼儿家庭教育指导体系构建方法
众所周知,幼儿园的主要职责是协助家长做好幼儿学前教育工作,所以在构建家庭教育指导体系方面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需要幼师在家长关注不到的情况下给予幼儿充分关注,并认识到品德培养的重要性,从而形成家园协同教育机制。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成立幼儿园家长学校
幼儿园是家庭以外幼儿接触时间最多的地方,也是最容易观察幼儿成长情况和行为习惯的主要阵地,所以在幼儿园内部成立家长学校有积极作用,既能够将幼儿实际情况快速反馈给家长,也能够组织家长参与各种类型的培训活动。
例如:幼儿园在成立家长学校基础上,要积极与幼儿家长沟通和交流,可以通过组织家长会等方式线下交流,也可以基于论坛、微信、QQ等网络平台进行线上交流,从而为家庭和幼儿园共同培养幼儿品德架起桥梁。为了提高家长重视程度,幼儿园需要采取多样化家庭指导教育活动,如通过经验交流、引入案例等方式提高家长意识,使家长能够与学校树立相同的品德培养目标,保证品德教育工作有序开展。
(二)开设家长课堂讲座
为了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品德培养观念,需要幼儿园定期开设家长课堂讲座,重点灌输现代化品德教育理念和方式方法,要保证讲座内容科学合理、有针对性。这就需要幼儿园积极与社区或其他幼儿园交流经验,归纳和分析幼儿品德培养常见问题和解决对策,并将其反馈给幼儿家长,使课堂讲座发挥最大化作用,但结合实施情况来看,由于不同幼儿的家长工作时间不尽相同,所以想要将家长全部集中在一起进行教育指导十分困难,这就需要幼儿园想方设法克服困难。
例如:幼儿园可以利用家长中午休息时间,或下午接幼儿放学时间,开设半小时家庭教育指导课堂。或者将指导内容制作成微视频形式,利用微信等平台传送给幼儿家长。在此过程中,幼师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并结合幼儿实际情况,针对性制定品德培养计划,使所有幼儿都能够在良好的教育氛围中得到全面发展。
(三)组建家长委员会
幼儿园在辅助家长开展家庭教育工作时,面临幼儿人数多、家长时间安排困难等问题。对此,需要幼儿园通过组建家长委员会方式克服困难,具体来说,家长委员会在家庭和幼儿园联系中发挥了纽带作用。
例如:家长委员会要合理安排时间,召开与幼儿园教师的会议,在掌握幼儿品德培育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再召开与幼儿家长的会议,将实际情况反馈给家长,同时将家长意见传达给幼儿园。需要注意的是,幼儿园在组建家长委员会过程中,必须选择责任意识高、组织能力强的家长,确保其能够肩负起教育指导的职责,从而为家庭和幼儿园品德培养工作开展分担压力。
(四)幼师应定期家访
家访是幼儿园与家庭沟通交流的常见方式,通过家访不仅能够让家长了解幼儿在校情况,还能够让幼师掌握幼儿的家庭状况、生活条件和家长教育观念等。另外,幼师通过甲方能够及时将国家最新教育方针传达给家长,有利于提高家长教育意识,增强其科学教育观念。
在家访过程中,幼师必须如实向家长反映幼儿在幼儿园的表现,包括存在哪些问题,需要怎样解决等。同时,还要及时纠正家长的错误思想,因为有很多家长面对幼儿的错误会选择极端手段解决,并美其名曰“棍棒底下出孝子”。实则不然,这种教育方法只会让幼儿惧怕家长,不利于建立和谐、亲密的亲子关系,自然无法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所以幼师在家访时,需要将现代化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灌输给家长,使家长能够正确对待幼儿的错误,确保家庭和幼儿园形成联动教育机制,为幼儿创建和谐健康的成长环境,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优秀的人格和正确的三观,为其未来发展夯实基础。
结束语
综上所述,家长作为幼儿第一任教师,其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是否得当,能够直接影响幼儿未来发展状况。我国当前十分重视幼儿教育中的家庭教育,并侧重于思想品德方面的培养,希望孩子能够赢在起跑线。但由于部分家庭在幼儿教育方面存在错误思想,所以幼儿园需要肩负起教育职责,构建完善的幼儿家庭教育指导体系,及时纠正家长错误行为和思想,使幼儿园和家庭教育目标一致,为幼儿品德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汪成希.现代科学技术背景下幼儿家庭教育指导思路探讨[J].成才之路,2022(05):61-63.
[2]刘元品.家园共育中幼儿良好品德培养摭谈[J].科幻画报,2020(09):199.
[3]朱晓庆.浅谈家庭教育对幼儿思想品德形成的影响[J].幸福家庭,2020(13):20.
[4]栾长红.关于幼儿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J].考试周刊,2017(83):187.
【关键词】 品德培养;幼儿;家庭教育;指导体系
现如今,我国针对幼儿家庭教育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但有关指导体系构建方面的内容却相对较少,其中品德视域下的家庭教育指导体系更是寥寥无几。作为一个崭新话题,该体系在构建过程中存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需要幼儿园和家庭共同承担其教育职责,通过树立统一的教育目标,为幼儿品德培养工作有条不紊进行奠定良好基础。
一、幼儿家庭教育概述
幼儿时期的孩子正处于身心发育关键时期,是开展品德教育工作的黄金阶段,家庭作为幼儿成长的港湾,在帮助幼儿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幼儿家庭教育涉及内容广泛,需要由幼儿监护人(通常为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做好幼儿全方位、多角度教育工作,包括综合能力、道德品质等。本文重点研究内容是品德培养,需要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在思想上达成高度统一,使幼儿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下塑造健全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可以说,品德培养视域下的幼儿家庭教育,既需要需要家长从意识行为方面感染幼儿,又要从政治道德方面灌输理论知识,以此来提高幼儿的政治修养、道德修养和思想修养,这也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品德培养视域下的幼儿家庭教育指导体系构建方法
众所周知,幼儿园的主要职责是协助家长做好幼儿学前教育工作,所以在构建家庭教育指导体系方面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需要幼师在家长关注不到的情况下给予幼儿充分关注,并认识到品德培养的重要性,从而形成家园协同教育机制。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成立幼儿园家长学校
幼儿园是家庭以外幼儿接触时间最多的地方,也是最容易观察幼儿成长情况和行为习惯的主要阵地,所以在幼儿园内部成立家长学校有积极作用,既能够将幼儿实际情况快速反馈给家长,也能够组织家长参与各种类型的培训活动。
例如:幼儿园在成立家长学校基础上,要积极与幼儿家长沟通和交流,可以通过组织家长会等方式线下交流,也可以基于论坛、微信、QQ等网络平台进行线上交流,从而为家庭和幼儿园共同培养幼儿品德架起桥梁。为了提高家长重视程度,幼儿园需要采取多样化家庭指导教育活动,如通过经验交流、引入案例等方式提高家长意识,使家长能够与学校树立相同的品德培养目标,保证品德教育工作有序开展。
(二)开设家长课堂讲座
为了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品德培养观念,需要幼儿园定期开设家长课堂讲座,重点灌输现代化品德教育理念和方式方法,要保证讲座内容科学合理、有针对性。这就需要幼儿园积极与社区或其他幼儿园交流经验,归纳和分析幼儿品德培养常见问题和解决对策,并将其反馈给幼儿家长,使课堂讲座发挥最大化作用,但结合实施情况来看,由于不同幼儿的家长工作时间不尽相同,所以想要将家长全部集中在一起进行教育指导十分困难,这就需要幼儿园想方设法克服困难。
例如:幼儿园可以利用家长中午休息时间,或下午接幼儿放学时间,开设半小时家庭教育指导课堂。或者将指导内容制作成微视频形式,利用微信等平台传送给幼儿家长。在此过程中,幼师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并结合幼儿实际情况,针对性制定品德培养计划,使所有幼儿都能够在良好的教育氛围中得到全面发展。
(三)组建家长委员会
幼儿园在辅助家长开展家庭教育工作时,面临幼儿人数多、家长时间安排困难等问题。对此,需要幼儿园通过组建家长委员会方式克服困难,具体来说,家长委员会在家庭和幼儿园联系中发挥了纽带作用。
例如:家长委员会要合理安排时间,召开与幼儿园教师的会议,在掌握幼儿品德培育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再召开与幼儿家长的会议,将实际情况反馈给家长,同时将家长意见传达给幼儿园。需要注意的是,幼儿园在组建家长委员会过程中,必须选择责任意识高、组织能力强的家长,确保其能够肩负起教育指导的职责,从而为家庭和幼儿园品德培养工作开展分担压力。
(四)幼师应定期家访
家访是幼儿园与家庭沟通交流的常见方式,通过家访不仅能够让家长了解幼儿在校情况,还能够让幼师掌握幼儿的家庭状况、生活条件和家长教育观念等。另外,幼师通过甲方能够及时将国家最新教育方针传达给家长,有利于提高家长教育意识,增强其科学教育观念。
在家访过程中,幼师必须如实向家长反映幼儿在幼儿园的表现,包括存在哪些问题,需要怎样解决等。同时,还要及时纠正家长的错误思想,因为有很多家长面对幼儿的错误会选择极端手段解决,并美其名曰“棍棒底下出孝子”。实则不然,这种教育方法只会让幼儿惧怕家长,不利于建立和谐、亲密的亲子关系,自然无法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所以幼师在家访时,需要将现代化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灌输给家长,使家长能够正确对待幼儿的错误,确保家庭和幼儿园形成联动教育机制,为幼儿创建和谐健康的成长环境,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优秀的人格和正确的三观,为其未来发展夯实基础。
结束语
综上所述,家长作为幼儿第一任教师,其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是否得当,能够直接影响幼儿未来发展状况。我国当前十分重视幼儿教育中的家庭教育,并侧重于思想品德方面的培养,希望孩子能够赢在起跑线。但由于部分家庭在幼儿教育方面存在错误思想,所以幼儿园需要肩负起教育职责,构建完善的幼儿家庭教育指导体系,及时纠正家长错误行为和思想,使幼儿园和家庭教育目标一致,为幼儿品德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汪成希.现代科学技术背景下幼儿家庭教育指导思路探讨[J].成才之路,2022(05):61-63.
[2]刘元品.家园共育中幼儿良好品德培养摭谈[J].科幻画报,2020(09):199.
[3]朱晓庆.浅谈家庭教育对幼儿思想品德形成的影响[J].幸福家庭,2020(13):20.
[4]栾长红.关于幼儿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J].考试周刊,2017(83):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