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双减”背景下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策略

【作者】 张 朴

【机构】 宁夏银川北塔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在双减政策的要求下,学生的学习压力要得到缓解,减少学生的压力,而这就是在要求教师提高课堂效率,改变教学策略,给予学生优质的教育。而在初中化学的教学中,更需要进行改革,化学的知识点繁多复杂,如果不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必然会给学生带来较大的学习压力,因此在双减背景下初中化学的教学改革应该得到重视,但是目前来看部分地区的化学教学进步效果不明显,因此本文主要讨论在双减政策下初中化学课堂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 双减背景;初中化学;教学策略

  在双减政策的要求下,初中化学的教学效果必须得到提升,创新教学策略,首先应该是解决化学中知识点繁多复杂的问题,其次应该注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这两点都是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两个角度,目前双减政策要求为学生减负,那么教师就应该在课堂上让学生吸收更多的知识,更加深刻的去理解这些知识,从而让学生用更少的时间去学习到更多的知识,达到双减政策下对教育的要求。
  一、增强课堂的互动教学
  从目前的的初中化学教学情况来看,有部分教师在课堂的互动性比较差,这不仅仅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性也较差,主要是因为教师在课堂教学期间没有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去积极交流,这样使得教学效果较差,并不和双减政策下的教学要求,因此在课堂教学时应该加强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教师在教学《分子和原子》时,先是引起学生的讨论提出了一个这样的问题,生活中可闻到花香,糖放到水里整杯水都会变甜这些现象都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并让学生从本章节找到答案,教师用问题先是引起学生的思考,这样学生在学习中可以互相讨论,先是活跃了课堂氛围,之后学生回答问题,这些都是由于分子的运动引起的,之后教师便带领学生去了解分子,经过教师的问题引导,学生的积极性很强,教师告诉学生分子的体积很小,让大家讨论一些一滴水大概有多少水分子,学生积极和教师互动发表自己的想法,课堂的学习氛围非常积极,于是教师继续带领学生了解原子,教师还是先让学生思考分子已经很小了,那么还有没有比分子还小的微粒,学生积极回应教师的提问,都能说出原子,之后教师便开始带领学生展开原子的学习。在这个教学的过程学生积极回应,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很强,因此教学效果非常良好,在双减政策下,化学课堂应该注意课堂的互动性。
  二、进行信息化课堂教学
  随着时代的发展,各行各业都有信息化的趋势教育方面也是如此,在化学教学中也应该使用信息化教学,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较为复杂的知识点。教师应该多了解信息化教学的操作方法,创新教学策略,在双减政策下充分发挥信息化教学的优势,提升教学效果,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化学教学。
  例如在《金刚石、石墨和C60》中,这三种都是由碳元素所组成的,只不过排列方式不一样从导致形成了不同的物质,那么在教师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展现三种物质内碳元素的排列方式,用非常直观的立体图形让学生明白他们是如何排列的,之后教师还用视频的方式给学生介绍了三种不同的单质在生活中的应用,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可以看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高,利用信息技术的教学让学生体验到了新颖的教学模式,并且让学生更简单的理解了三种物质的碳元素排列方式,教学效果良好。利用这种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可以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信息技术可以讲很多抽象的概念主观化,也可以帮助学生去理解这些知识,总之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增强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时应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
  三、理论与实验结合教学
  实验是初中化学的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但是部分教师并不会去让学生去亲手操作实验而是仅仅从课本的文字描述上来理解实验,这样的教学肯定是起不到良好的教学作用的,因此教师不应该仅仅教授理论知识,还要让学生去多多去进行实际的实验操作。
  例如实验室制氧气这个实验,这个实验难度较低也比较安全,因此很适合让学生去实际操作,于是教师让学生了解好课本上的实验注意事项,去实验室做实验,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改正了很多操作上的错误,这其实就是动手实验的一个作用,之后学生还细致观察高锰酸钾的变化,了解高锰酸钾受热之后的化学反应,这其实就已经达到了实验教学的目的。实验教学主要是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了解实验操作,并且可以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实践进行结合,极大地提升了教学效果,因此在双减政策的要求下,实验教学应该得到教师的关注,要让学生多自己去做实验,这对于学生以后对化学学习也有很大的帮助。
  总结:在双减政策下,初中化学的课堂教学需要得到创新,改变教学策略提升教学效果已经是必然的趋势,对此教师需要不断地去思考学习新的教学策略,结合本文中提出的三个教学策略进行思考,制定出适合自己适合学生的教学策略,让学生接受更优质的化学教学。
  参考文献:
  [1] 张晓琴. 浅谈双减政策下初中化学教学的有效策略[J]. 散文选刊:中旬刊, 2022(6):2.
  [2] 杨士敏. “双减”政策下初中化学教师信息技术教学运用的实践与研究[J]. 好日子, 2022(17):0079-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