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在初中英语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作者】 零倩倩

【机构】 广西那坡县龙合镇初级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当学生进入到初中学习后,受到周围环境、青春期、个人自我认知等各个内外因素的影响,很容易产生一些心理方面的变化,这时候正确的引导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英语课程在初中学段的安排相对比较密集,如果能够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融入对学生的心理方面教育内容,使初中生在接受英语知识教育的同时加强心理素质培养,则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就在初中英语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展开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初中英语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策略

  近些年英语在社会上的语言地位逐步得到了众人认可,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过程中,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言更是受到了广泛关注。在教育领域英语已经成为中小学生必修课程之一,初中对于学生来说是学习英语非常关键的阶段,也是学生英语学习习惯养成的最佳阶段。为了有效帮助初中生在英语学习上取得阶段性成效,初中英语教师除了关注学生英语学习效果外,对于初中生的心理发展状态也要格外留心,争取为初中生打造健康良好的学习氛围。
  一、分析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在教育领域英语属于一门语言科目,且受到文化不同的影响与汉语有着很大的区别,由于英语的特殊性,在很多初中英语课堂上教师为了让学生快速掌握英语学习方法,都会将学生的语法、音标、单词等学习情况作为教学研究重点。随着各种现代化教学设备的更新,如今的英语课堂教学方式也更加丰富多样化,教师在课堂上也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讲课模式,更多新鲜全面的素材流入到初中英语教学中,使初中生的英语知识学习范围也得到了一定的扩充。
  但是初中英语最终的教学效果还是需要根据初中生的学习效果来进行评判,而不同的初中生在英语上的学习水平和能力也是不一样的,加上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青春萌芽期,开始被一些陌生的情绪困扰,再受到教育环境改变的影响,很有可能会导致初中生的学习状态发生改变。学生进入初中学习后开始进入敏感期,这也意味着要在学习上逐渐拥有自己的独立意识,在科目学习上也开始有了个人情绪,所以这就要求初中英语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方式要“投其所好”的进行,可是部分小学英语教师显然对于这一观点并不是特别认可,认为只要将知识点讲得足够精细、全面就完成了课堂教学,却忽略了初中生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教得再好再多,如果初中生学不进去,那么这节课堂就是不成功的,故而初中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需要具备专业的英语教学水平外,还应当拥有一定的“察言观色”能力,及时发现初中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并予以正确适当的方式进行引导,加强在课堂上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帮助学生在初中这个关键阶段养成积极乐观的学习习惯。
  二、探究在初中英语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和方法
  2.1在加强初中英语课堂互动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初中生正处在敏感的年龄阶段,稍微不顺心可能就会出现叛逆情绪,即便是在学习过程中也会容易受到短暂情绪波动的影响,一些初中生甚至会因为个人主观原因喜欢或者不喜欢一门科目来决定在该课堂上的学习状态,而英语是一门外国语言,很多初中生的汉语学习思维根深蒂固,在面对截然不同的英语学习时便会容易产生一些困扰,如果再受到初中生个人的负面心理情绪影响则很容易导致英语课堂学习效果不佳。所以初中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耳听六路,眼观八方”,时刻关注初中生的学习状态变化,加强课堂上的互动交流,通过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来达到英语知识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步进行,帮助初中生培养正确的三观和积极的情绪,让初中生在相对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拥有良好的学习状态,客观看待英语学科,使初中英语课堂更加高效。
  比如在人教版初中英语《Do you like bananas?》教学过程中,本节课主要是让初中生学会用英语询问和回答喜欢与不喜欢的食物,让初中生掌握基础的交流英语。为了让初中生的学习效果更加理想,初中英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创设相关情境,引导学生之间产生互动。假设某位学生邀请同学来到了自己家中,该名学生作为主人用英语来询问来到的学生喜欢吃什么食物:“Do you like bananas?”当得到对方肯定回答后端上来相应的食物,扮演好主人的角色,接下来换一个对话的主题继续进行英语场景对话,直到让每一名学生都参与进来为止。在这一情境互动过程中能够增进初中生之间的感情,提高初中生的英语沟通与理解能力,让初中生拥有主人翁意识,在互动过程中的心理素质有所提升,与同学相处时会更加融洽。这种通过在课堂上的有效互动方式既可以让初中生在相对轻松的氛围中学习英语知识,在实践对话练习中又可以培养初中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初中生初步学会如何与他人相处,掌握基本的交流互动技巧,从而达到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目的,培养初中生的正能量精神,使初中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最大化,为促进初中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做铺垫。
  2.2在初中英语教材内容上做延伸,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英语内容包罗万象,在初中英语教材中所涵盖的知识也十分全面,一些初中生对英语学习兴趣缺乏,导致在课堂上无法全神贯注投入到听课过程从而影响了英语学习质量,主要是因为对英语的了解过于表面,未深入探究英语中的乐趣,再者初中生的思想和意识开始独立,对于不感兴趣的内容会产生一定的排斥,即便是强制学习,也不会有特别理想的学习效果。所以初中英语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教学反思,将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及时总结,并考虑到初中生的实际心理因素,在教学方案上进行适当调整,尝试依托教材对英语内容作延伸,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进课堂,帮助初中生养成正确的学习态度,让学生深刻认识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以提高初中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和质量,使初中生在相对柔和的过程中学习到英语知识,又从英语知识中接受到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地改善初中生的英语学习效果,培养学生在英语学科中的综合素养。
  比如在人教版初中英语《Don't eat in class.》教学过程中,本节课主要是让初中生了解在班级里的一些规则,培养初中生良好健康的学习习惯。初中英语教师可以依托教材内容,将一些正确与错误的习惯以多媒体声像结合的方式播放出来,吸引初中生的课堂兴趣,让初中生从旁观者的角度判断多媒体中所呈现的各种行为对错来帮助初中生树立正确的心态,加深学生的直观印象,明确是非观。初中英语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在多媒体上展开动态教学,传统与现代化教学方式的并用,使初中生在英语课堂上的注意力有所提升,紧跟教学进度,初中英语教师再结合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延伸,为初中生宣导更多是非对错观念,让初中生养成积极健康的心态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共同打造和谐的班级环境。这种通过在课堂上将教学内容进行延伸的方式能够使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英语课堂上的渗透更加自然,避免了生硬的“唠叨教育”,学生的接受认可度也会相对高一些。借用多媒体结合教学的方式还能使英语学科内容丰富起来,将纸面知识内容形象化,学生在学习英语时才不会特别单调,有助于初中生英语学习兴趣的调动,从而使初中英语课堂的教学更加多元化,在英语学科素养提升上也能够取得一定的效果。
  在初中英语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符合初中生年龄段的融合型教育模式,单一结构的英语教学在当前阶段中已经不能够满足各项教育政策的要求。随着全面发展教育理念的发展,作为初中英语教师在课堂上完成基础的英语学科教学之余,更应当关注初中生的心理情况,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自然融入到英语教学过程中,帮助初中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拥有良好心态,使之成长为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正能量青少年。
  参考文献:
  [1]苏文剑.试析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中学课程辅导,2022(12):51-52+122.
  [2]董凤菊.试析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考试周刊,2021(10):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