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跨文化语境视角下高中英语听力教学模型构建

【作者】 陈华娇

【机构】 福建省莆田锦江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经济社会的发展让文化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与之相对应,教育教学的发展也要从多角度出发,展开开放性设计和考量。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崭新思想武装课堂,不断优化教学模型,创新教法学法。英语作为外来语言,教学方法和技巧也必须独树一帜,尤其是听力训练,更要进行针对性、具体化设计。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关注文化语境的价值,从不同视角切入,对听力活动展开优化、创新,构建起一套崭新的听力教学模型。
  【关键词】 高中英语;听力;模型构建

  英语本身属于外来语言,是文化交融的结果。推进高中英语跨文化教学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新课改积极倡导的。语言是文化的产物,只有在文化的感染和熏陶下,学生才能更好的触碰到语言知识,生成语言能力,并在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下,提升自身感知能力、思维能力、交际能力以及审美素养。跨文化语境教学对教学产生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教师要将其融入课堂活动的始终,尤其要从听力这一最基础的教学组成部分着手,展开融通设计。
  一、氛围营造,铺垫聆听意识
  英语文化本身独具特色,其中包含众多趣味因子。文化基因对教学产生的正向牵引作用是巨大的。教师不妨从学科独特价值出发,展开引导设计。听力教学终极目标是提升学生英语感知能力,促使他们在听的过程中获得有效信息,进而转化为自身认知。目标的实现需要找准切入点。教学的切入点一定是学生。新课改一再强调,必须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基础性地位,关注他们的认知特点、学习需求和兴趣点。听力教学本身属于相对抽象的知识传授,学生在学习接受的过程中容易产生畏惧心理。教师不妨从英语学科文化价值着手,借助多重教学形式,营造轻松和谐的聆听氛围,让学生在自由欢快愉悦的状态下,萌生主动聆听感知意识。
  从宏观视角出发,营造浓郁的语言聆听氛围,确保学生有足够“听”的语言量。这已经成为听力教学的共识。聆听教学方法千千万,但落脚点一定是学生。学习人教英语高一必修一Unit 2 TRAVELLING AROUND时,教师首先进行铺垫。“Imagine if you became a bird, which country in the world would you fly to?”学生被这个话题吸引,展开想象,你一言我一语的表述着。这时学生的思维已经顺利启动,进入思考状态。教师顺势给出听力材料。“Listen to the following materials to see which countries Susan went to, what scenes she saw and how she felt?”因为有了前面的话题作为铺垫,学生对听力材料的兴趣更加浓厚,积极进入感知状态。
  二、技巧传授,捕捉关键信息
  无论知识如何变化,其呈现过程都有一定的规律和特点。从知识呈现特点上寻找突破,无疑能加快教学进度和步伐。英语听力教学看似繁杂,但它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有了正确科学的学习方法作为支撑,教学推进速度自然加快,对英语教学系统功能的实现产生积极影响。高中阶段的听力教学,其涉及到的素材和资源更加丰富多元,要想提升听的精准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整合和局部着手,展开切入。多听一定是重要的,平时的教学中可以播放英文歌曲、英文电影片段,让学生在随意性的聆听中产生强烈语感,拉进学生与英语知识之间的距离,消除畏难心理。此外还要从微观的技巧方面出发,提升听的质量。
  综合梳理已知信息对未知信息进行猜测,能够快速突破知识点,为听力教学注入强大活力。学习人教英语高一必修一Unit 4 NATURAL DISASTERS时,教师先借助多媒体播放泥石流的视频资料,在视觉的冲击中促进学生思维生成,加快他们思维进程。接着教师去掉视频,让学生只是聆听语言材料。相对于刚才的聆听形式,单纯对语言材料进行感知,难度系数更大,学生即使认真听,也有很多不理解的地方。教师给出指导点拨。“In the process of listening, if there are words that you do not understand, guess the meaning of the words according to the context.”教师以听力中的一个知识点为例子,做出示范。在分析引导中学生恍然大悟,并在实践中不断尝试、摸索。
  三、模型构建,锤炼学科素养
  教师提供素材,学生聆听做题,最后参照答案。这是最常见的教学模型。这样的听力教学形式单一,不能给学生带来多重触动,很难激活课堂活力因子。革新听力教学形式,构建科学高效的教学模型迫在眉睫。高中阶段,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把握是精准的,语言积累也已经达到了一定程度。这就让英语听力教学变得简单起来。教师不妨打破常规听力训练模型,让学生参与到听力训练设计中,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学生自主设计听力活动,更能激活他们潜在的学习动能,拓展听力教学维度,凸显听力教学实效性、准确性,对接学生学习基础。
  有声语言感知、聆听,背景信息的介绍、文化知识的渗透都力极其重要和关键的。引导学生搜集听力素材时,教师可以给出文化主题,供学生选择。学习人教英语高一必修一Unit 3 SPORTS AND FITNESS时,教师事前让学生准备“世界各地人们的肥胖率”这个话题,搜集相关素材。教学活动伊始,学生借助音频的形式呈现话题素材。因为是学生自主搜集的素材,他们的参与热情较高。学生搜集相关素材时必然会从不同角度切入,素材也会呈现出丰富性。这就为听力活动的优化提供了契机。为了更好的引导学生,教师让学生自主设计听力训练。学生发挥聪明才智,优化素材呈现形式,如一个学生在黑板朗读,大屏幕展示训练题,其他学生只要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就可以举手回答。自由丰富的听力教学形式让课堂变得灵动鲜活起来。
  跨文化语境视角下教学活动设计不是简单的将文化因子融入其中,而是要在综合考量学科属性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基础上,进行恰当的融合,确保教学向着正确的轨道推进。高中英语听力教学,教师可以从氛围营造、技巧传授和模型构建等角度寻找突破,帮助学生建立起主动聆听感知意识,抓住听力学习的启动点和撬动点,让他们在多重实践中构建起认知体系,为英语核心素养的生成奠定有效基础。
  参考文献:
  [1]张道琴.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英语听力的教学策略[J].中学生英语,2022(36):85—87.
  [2]杨静怡.高中英语听力训练中的问题及优化路径[J].英语教师,2022(15):63-65.
  [3]宋继影.基于体裁教学法的高中英语听力课教案设计[J].基础外语教育,2022(11):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