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依托特色数字资源构建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作者】 何嘉豪

【机构】 广西百色市靖西市第三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在目前的新课改背景之下初中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已经成为了当务之急,而要确保学生的学科综合素养提升、带动学生全面发展,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就要注重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创新,以弥补传统教学观念的缺点与不足;而要确保学科生活化教学模式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师就要注意利用本土特色的数字教学资源来逐渐带动生活化教学模式维度拓展、内容丰富、方式创新,以此来促进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与实践水平的发展和进步。初中教师要认识到当前生活化教学的相关问题,并不断挖掘八桂教学通等特色数字资源的功能与教育价值,保证问题得到及时的解决,并由此逐渐提升学生的学科学习质量。
  【关键词】 特色数字资源;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

  在如今的初中道德与法制教学中,由于很多课堂以及配套教学过程逐渐走向模式化和机械化,学生在学科的学习过程中无法有效培育正确科学的思想观念与完善系统的知识体系;要打破这些教学难点,教师就要注意树立良好的现代化教育理念,同时不断重视开发和利用八桂教学通等特色化数字资源,确保生活化的教学手段能够契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偏好,并以此来提高整体的教学效果。本文从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重要作用入手,通过层层剖析凸显出了数字化教育资源在生活化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并提出了多种有效地生活化教学模式构建实施策略,希望以此来推进学生的学科综合素养有效培育,带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乃至初中的整体教育质量逐步提升。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重要作用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是初中学段强化德育教育的主战场,更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与人格特质的重要方式;但是囿于初中学生的社会经验和知识积累有限,对于教材和书本中较为抽象的概念和思想内容,学生可能会出现难以理解和掌握的情况。推进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就能够有效克服这一现实客观条件的制约,同时也能够充分带动教师拓展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以多种素材、活动的介入来调动学生参与学科学习的积极性,并进而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帮助学生高效理解和掌握教材的核心知识内容,提升学生的学科学习体验。
  二、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难点
  (一)教育认知态度不到位
  许多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对于生活化教学手段的整体认知不足,同时在态度和意识上对于生活化教学就不够重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只是简单地追求模块化的单向知识性输出教学方法,同时对于教材中与现实生活联系十分紧密的部分也缺乏敏感度,不懂得利用生活化教学方式来最大限度地发挥科学教学实际作用。此外,还有很多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班级及学生的个体差异与现实情况,即使开展了生活化教学也脱离学生的实际认知和兴趣偏好,这导致学生的综合能力没有得到有效地提升。
  (二)教学设计安排不合理 
  在实际的学科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在教学准备和课上即时教学过程中的安排和设计不合理,大部分课上时间用于介绍和分析案例与相关的生活情景,导致学生并没有有效全面把握教材的学习内容;此外,还有一些教师走了另一个极端,他们将各种生活化素材和教学环节作为主体知识内容传授的一种辅助性工具,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将生活案例等简单列举后就直接传授知识点,这容易导致学生对学科学习产生不理解和剥离化的感受,甚至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教学效率。
  (三)学生主体地位未体现
  许多初中教师在开展生活化教学时容易将自身作为教学的绝对权威,同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不代入个人情感、不关心学生个体情况、不完善配套教学服务,这些都导致学生只能够被迫接收教师粗暴直接的灌输式教学和单向的知识性模块化教学,这是一种畸形的生活化教学方法。与此同时,学生难以在学习过程中参与到多种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学生长此以往会形成在教师带领下进行学科知识学习的习惯和条件反射,这也不利于学生培养自理自立能力与实践动手能力。
  三、“八桂教学通”等特色数字资源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正向效果
  (一)丰富生活化教学维度
  在八桂教学通平台上关于初中七年级到九年级的相关课程资源十分丰富,包裹教师线上课堂教学录像、按照单元和课时划分的教学讲义以及知识点清单等多种形式的教学资源,这有利于教师在充分借鉴和挖掘资源的基础上为学生展现和拓展生活化的学习内容,使得学生的学科学习视野更加开拓,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此外,师生互动、游戏设计等八桂教学通上的多种功能设计也让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思考探究成为了可能,教师能够为生活化教学内容打造更加适配的教学环节和手段,这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拓展创新与实践能力。
  (二)构建高效化教学模式
  作为一个开放式互联网教育平台,八桂教学通能够有效带动不同学校不同区域的教师充分分享和交流生活化教学素材而几乎不需要付出时间成本;针对学科的生活化学习内容,教师、家长和学生等多元主体也能够在课前和课后进行有效的沟通、互助和协作交流,这使得高效合作学习模式的构建成为了可能。八桂教学通作为智能化的学习平台,能够有效收集学生学习数据、覆盖学生的课上课下学习全过程,同时强化对于学生家庭学习的生活化学习内容补充,这有利于带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更加渗透和深入,提高总体教学效率。
  四、依托特色数字资源构建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具体实践
  (一)优化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法
  要依托特色数字资源构建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模式,学科教师就要首先注重转变教学观念,并从内心认识到传统教学手段已经不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需要、也不符合学生逐渐拓展和复杂的学习需求。基于这样的认知,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将双减精神、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等国家相关政策要求牢记于心,同时不断借助数字化教育平台来吸收生活化教学素材,通过研讨、旁听等方式来学习和借鉴先进的现代化教育方法,以此来提高自身的总体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带动自己将生活化教学模式动态运用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之中去,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内生动力,营造良好生动的学习氛围。
  比如,教师在开展教学之前,应该注意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及相关的教育培训活动,同时参与教学组的课题研讨和教学研究活动,通过强化知识学习、分享交流经验和借鉴先进案例等方法来形成科学的生活化教育理念。除此之外,教师更需要注意挖掘八桂教学通在提升自身教学能力方面的作用,基于教学的内容来搜集并观摩记录八桂教学通平台上的优秀课程案例视频,带动自身将抽象化的教学内容与契合主题的生活化案例相结合,保证教学活动能够有效地与当前学生较为关注和感兴趣的各种社会热点话题相连接。此外,教师也可以在经过了考查和筛选之后将一些优秀的教学案例经过剪辑插入到电子教材之中,保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情感状态来设计较为贴切的情节与学习素材,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与综合能力,并进而使得学生的学习体验更加流畅和完整。
  (二)挖掘资源价值,优化导入环节
  要保证课堂生活化教学的整体成效,教师就要注重课前导入环节的设计;而生动有趣、契合主题的课程导入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使得后续的教学阻力有效减小。而要提高课程导入环节的质量,教师就可以依托特色化数字资源视听体验丰富、学习环节多样的优点,不断充分抓住学生探究欲强、好奇心重的特点将学生的实际生活素材通过数字教学平台纳入到教学设计中去,使得学生在刚开始接触一些陌生、不熟悉的知识内容时能够从一些他们喜闻乐见的角度去入手,并以此为切入点来进行后续深入的知识教学。
  比如,在进行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在八桂教学通上通过订阅名师课程资源、教师共享资源或共享教材等数字教材个性化定制功能来引入与本课教学有关的“习近平总书记当选国家主席后进行宪法宣誓”等生动的情景片段,使得学生能够对于宪法的作用和地位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之后教师可以通过平台向学生初步展示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介入改判“辱母案”中于欢刑期为有期徒刑五年的视频案例,使得学生主动地思考我国宪法中规定的公民权利与义务,并从基本权利与义务入手带动学生将注意力由浅层次的视频观赏转化为深层的教材重点难点知识初步理解。而教师要做好课程导入工作,就需要不断积累当下的多种生活化社会化资源并利用教学平台,使得课堂教学能够开一个好头、变得更加灵动优质高效。
  (三)引入生活素材,丰富教学内容
  要依托特色数字资源构建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模式,教师也要跳出固定教学形式的束缚,不断地挖掘和发现生活中的各种细节,并以此来丰富教师的教学内容,优化整体生活化教学的方法和路径。有一些学生的日常生活经常是在和身边人打交道、自己进行学习中度过,他们可能对于一些社会热点事件和新闻也不太了解;教师应该充分关注不同学生的认知情况,同时不断理解和把握生活化教学的核心理念、同时融入自己的思考与理解,利用数字化教学平台来展现与学生生活实践密切相关的各种素材与内容,使得教学的方向更加多样、学习的内容更加丰富。
  例如,教师在进行八年级道德与法治课“依法行使权利”课程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八桂教学通平台的课件自主设计功能向电子课件中插入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超市购物场景的文字案例,向学生展示“小明去超市购物,购买到了过期食品但是超市不予退换”的情况,让学生根据这种在实际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一种纠纷来进行课上配套的小组讨论学习活动,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来讨论不同的维权手段和方式;教师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也应该将协商、仲裁和起诉等不同的维权方式进行记录并以八桂教学通中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展示,同时基于不同的维权方式来进行彼此间特点、性质和适用范围的区分,使得学生能够在线上线下的组合式学习中丰富学习内容,培育良好的维权意识和法制观念。
  (四)创新教学活动,引导深度参与
  要依托特色数字资源构建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模式,教师更要不断在教学过程中强化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多种课上活动的参与来提高体验感和成就感,使得学生能够形成长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而要有效创新学科的教学活动,教师就要基于师生互动、教学平台活动功能等多种方法来使得课堂上的多种活动环节能够与书本上的教学内容紧密结合,使得班级内形成良好浓厚的学习氛围和和谐生动的人际关系,进而带动学生能够快速掌握书本的核心知识内容,并且强化学生对于知识和思想意识等多方面的巩固。
  例如,在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第六课“国家权力机关”的教学之中,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八桂教学通平台中“课件工具”的“课堂活动”功能,首先带领学生参与到知识配对和选词填空的游戏之中,让学生能够有效地通过游戏方式将人民代表大会、人大常委会等多种国家权力机构的概念、内涵与主要职责相匹配,并且在开展游戏的过程中提高对抗性和可玩性,将一些核心概念进行展示和引入,以此来深化学生的知识记忆。之后教师可以在主体课程教授完毕之后利用较为简单的辨别真伪与判断对错游戏来检验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以此来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尤其在判断对错游戏方面,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况来进行题干的自主设计,使得学生的活动参与体验更加完整、更加深化。
  综上所述,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开展生活化教学,能够有效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与质量,以一种简单趣味的模式带动学生形成良好的学科综合素养与综合能力。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师,应当不断借助八桂教学通等特色化的数字资源来丰富多样化的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和教学手段,并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学科学习积极性,逐步有效地培养学生深入的学习状态与学习态度。教师要根据该学段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与身心发展进度确定科学合理动态的学科教学方案,同时利用数字教育平台的多种教学功能来创设丰富的生活化教学情境,使得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意识能够得到有效的培育,并进而带动学生形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的正确价值取向、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使得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切实保障、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总体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黄庆华.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常见问题及其对策探讨[J].新课程,2017(4):49. 
  [2]谢燕原.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常见问题探析[J].新课程研究,2019(6):33-34. 
  [3]黄怡.浅析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新课程(中学),2018(10):489. 
  [4]李明龙.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研究[J].新课程,2018(32):197. 
  [5]彭晓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探讨[J].考试周刊,2017(21):16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