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让学引思”理念下的高中英语高效课堂构建

【作者】 郑美娟

【机构】 福建省莆田锦江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作为一种新型教学理念,“让学引思”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主体思维的具体呈现,其将教学的核心和本质体现的淋漓尽致。知识学习本身就是一个指向性的系统。在这个系统内包含学生、教师、文本等多个平面。教学因子犹如一个个的意指符号,要想厘清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教师要聚焦学生这一主体因子,引导学生对文本价值内核展开挖掘探索,攫取更深层次的知识,确保课堂向着科学高效的层级迈进。
  【关键词】 高中英语;让学引思;高效课堂;素养提升

  从表面上来看,让学引思属于主体位置的变化,是师生地位之间相互迁移变化的过程。实际上,让学引思践行了新课改理念,是教法的升级和创新,它将教学的中心点放在了学生身上,借助适时的点拨、指引,唤醒学生意识,将教学的中心点聚焦于学生的认知和思维上,在学生的自主构建和主动迁移中,知识点得到释放,认知体系逐步生成教学意识形态,完成了由低级思维向高级思维的进阶。
  一、动力激活助力知识主动构建
  让学引思的前提和基础是“让”。无论是高品质课堂的构建还是深度课堂的生成,都离不开学习主体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者想不想学是一节课成功的关键要素。在学生积极的参与中,大脑完成适应与建构的过程,进入主动感应、学习、思索的状态。学习知识,动力激活的路径是多样的,无论是强制路径还是功利竞争路径都不能持久,会对学习主体产生逆向的反作用。而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向往,挖掘知识本身的价值,使之独具魅力,这样的引导才能真正唤醒学生,成为学习最持久、最强大的动力。
  学习高中英语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UNIT 3 SPORTS AND FITNESS中Reading and Thinking部分,教师从教学内容特点出发,为学生呈现出一个“living legends of sports”的场景,营造生动化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的带动下进入感知状态,引发积极主动思考过程。“Many athletes' life experiences are legendary. If you know which athletes' life, please choose the one you like best and tell us about his extraordinary life.”教学初始环节引导学生主动思索、主动出击,不仅快速激活了课堂,还引发了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促使他们在回忆、反思、表达的过程中逐步建立与话题相关的知识体系,思维活跃度进入崭新状态。教师从知识构建角度展开教程安排,组织学生借助知识进行学习梳理,其助学效果更为突出,对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也有积极帮助。
  二、方式引领强化内容多元迁移
  高效课堂一定不是单向的背诵知识点,而是要在精准把握学科属性的基础上,以新课标为基点,调动学生感官,以听说读写思多方式叠加融通的方法,做中学、创中学、思中学。传统英语教学,教师作为“中间商”,一定会先对知识的特性进行深度挖掘探索,然后将其展示到学生面前,学生只要“全盘接收”就好,他们完全没有自主挑选的权利,主动发现的意识逐步降低。教师的供给是重要的,然而学生的需求才是教学活动需要解决的根本,是课堂成功的必备要素。在进行教学引导时,教师要重新定位自身价值,建立系统思维,让学生与文本之间产生直接联系,强化学习内容的多元迁移。
  学习高中英语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UNIT 1 TEENAGE LIFE中Listening and Speaking部分,因为是第一单元的内容,教师没有急着对知识学习展开铺设、分析、讲解,而是以对话的方式引出话题,引发学生对单元内容的整体感知。“The life of teenagers is rich and colorful. What do you think is more interesting in your youth?”学生积极组织语言,进行表达。学生社会阅历少,语言表达稍显逊色,甚至很多学生的思维受到禁锢,他们的表达只是停留在校园生活中。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多种画面,激发学生的思考力。“On weekends, I will find some good friends who love sports to play table tennis together. It's a great feeling at this time.”学生表述过程中,思维自然进入良好状态,教师顺势引入对不同形式俱乐部的介绍,并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俱乐部,并设想进入俱乐部后的情形。教师适时传授一些学法,学生回馈更为主动,其组织效果更为突出。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从学法角度展开教学安排,其应用价值极为广泛。
  三、结构重组升级思维有效集散
  外化的知识呈现只是表象,学生由知识层面的感知出发,在思维认知的助力下,进入知识内核,挖掘其内在组织结构,有意识的主动开展多重思维活动,让知识进入我们的脑海中,分门别类、体系规范。高效的课堂一定不仅仅是从知识层面出发,对文本内容展开多维立体化构建,更要从思维层面出发,进行聚与散、分与合的指引。知识学习不扎实,学生不能精准把握内核知识,即使做再多的训练,也无法达到既定学习目标。与之相对应,知识学习无论有多扎实,还需要训练进行夯实、深化。教学推进过程中,教师要对教学结构之间的相关性又清晰认知,从学用结合的层面出发,形成学习合力,实现教与学的平衡发展。
  学习高中英语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UNIT 4 NATURAL DISASTERS中Reading and Thinking部分,教师首先抛出问题,引发学生主动思考。“What do you see in this picture?”学生顺着教师的引导展开观察和思索。从插图中学生能够获得的信息量有限。教师再次给出指引。“What is the title of this article? Can you guess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by combining the title with the illustrations? ”学生初读课文。很快得出结论。“The text tells the story of the Tangshan earthquake.”教师继续进行整体性的指引。“How many paragraphs does the article have? Read the article quickly and summarize the contents of each paragraph.”在层层推进中,学生从宏观视角出发,完成了对知识的全面系统把握。这时教师展示抢答训练,课堂教学在实践操作中进入高潮。
  “让学引思”理念关注教学主体,注重思维的引领作用,将情与境、学与思紧密结合,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欲求,实现了师生思维同频共振。高中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从动力激活、方式引领、结构重组等视角出发,进行多维规划设计,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实现了对学习内容的多元迁移,为高效课堂构建扫除了障碍,促使英语教学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参考文献:
  [1]陈周华.基于“让学引思”的高中英语课堂实践探索[J].天津教育,2021(05):36-38.
  [2]方玲. “让学引思”理念下的初中英语课堂实践研究[J].中学生英语,2021(09):75-77.
  [3]杨莉. 谈高中英语角色扮演教学中“让学引思”的融入[J].名师在线,2022(02):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