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初中美术课程中发掘人文素养的探究

【作者】 张建红

【机构】 新疆奇台县第二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根据新课改,初中的美术课程变得更加人文化,要求每个初中生都必须正确认识生活与艺术之间的关系,并通过美术与内在情感的融合以及美术与综合文化的融合来实现人文素养的提高。本文作者根据实际教学经验,对初中美术课程中的人文素养教育进行了研究,希望对广大一线教师有所帮助。
  【关键词】 美术课程;人文素养教育;问题;措施

  当前,对学生的教育不仅需要提高他们的文化知识水平,而且还可以使学生在各个方面得到发展,艺术教育也应受到重视。人文教育融入艺术教育对于提高学生的艺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在初中进行人文教育与美术课教学相结合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充分尊重学生发展的特殊性,进行合理的学习。接下来,笔者将从不同的角度研究初中美术课程中的人文素养教育。
  一、初中美术课程中人文素养教育问题
  1、缺乏对学生人文素养的评价体系
  对于初中美术课程中的人文素养教育,需要一种科学、完善的评估机制。得益于良好的评估机制,学生可以通过评估来了解自己的学习,而老师也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当前,初中美术课中学生人文素养的评估机制相对缺乏,这使得学生难以真实有效反映自己的学习状况,教师难以及时评估学生。从某种角度看,这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初中美术教学在学生人文素养教育中的作用。
  2、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设计缺乏人文素养
  在过去的初中美术学校课程中,教师经常关注学生的成绩和学习成果,而忽略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情绪,学习特征和态度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教学过程中,没有体现人文素养的学习目标。另外,在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时,教师往往忽略了人文素养的要素,所选择的适当内容可能无法很好地体现人文素养的教育目标,从而导致初中美术课缺乏吸引力。
  二、初中美术课程中人文素养教育措施
  1、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学生个性的差异,每个人都是独立的,学生之间往往会有很大的差异。艺术与人文教育的融合要求教师充分理解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这些差异决定了美术学习能力的差异,因此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也需要层次化和多样化。它不能太统一,这样不能帮助学生个人发展,也不能让学生创造独立的人格特质和情感色彩。因此,教师应把握个体差异,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模式,确保学生学习艺术并根据自己的思维特点创作艺术。例如,有些学生在通过艺术品表达情感时,喜欢用线条勾勒出轮廓,因此艺术品的特征更加细腻和委婉。然而一些学生更加强调色彩的丰富性,最终的作品会更加活泼生动,对观众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因此,要使艺术教育与人文教育充分融合,就必须首先尊重学生的个性,为他们提供广阔的艺术领域,以丰富的人文主义精神和艺术人文底蕴感染学生,并更加重视学生自身的特点,使他们能朝着更独特的方向发展。
  2、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及时对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行评价
  在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有可能提高对学生的评价和审美能力。美术是非常全面的艺术品。人文素养教育在美术教学过程中的渗透,可以大大提高学科质量和学生的整体素质。当前,在初中美术课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经常注重学生的表现,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激发学习兴趣的过程。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必须建立合理的考核机制,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估,使他们不仅可以掌握美术课上的艺术技能和相关知识,而且可以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说,科学合理的评估机制可以鼓励他们更积极地学习,并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必须能够建立合理的评估机制,并对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行合理的评估,以便他们能够理解自己的问题。例如,在介绍《六君子图》时,老师可以首先向学生介绍《六君子图》的背景和作者的生活经历,然后给学生一些时间进行欣赏。在学生欣赏之后,老师会找到几个学生来表达他们的意见。教师应立即表扬并鼓励表现出色的学生,对于分析能力不够好的学生,教师应立即提醒并鼓励他们进行深入的分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了解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及时进行纠正,这对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评价艺术的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3、给学生充分的展示个人的舞台
  艺术思想和艺术人才的发展应具有自身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同时倡导个性化发展。在将艺术教学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过程中,教师应给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并使他们的内在艺术与人文学科紧密结合。学生的作品反映了他们不同的个性,艺术品的展览是为了展示学生的不同特征。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完整的个人舞台,以便学生可以炫耀和体验学习艺术的乐趣。例如,教师可以从学生的作品中选择一些个性鲜明的图片,并将其展示在课堂上,或者与其他学校一起组织美术展览,这也可以解决许多学生不愿在课堂上完成老师安排的作业和其他问题。例如,欣赏完《夕阳》这一作品后,学生必须完成一副与夕阳有关的作业,而在过去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通常很难完成老师的作业。现在,教师可以结合作品的人文特质,以各种形式介绍作品中所表达的人文情感,并通过展览作品的收藏来让学生创作图片。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将更加积极地完成自己的画作,并且借助展示平台,他们的学习动机将大大提高。
  随着新一轮教育改革的不断推出,为初中生引入人文素养已成为必然趋势。在初中美术课教学过程中进行人文素养教育,不仅可以使初中生对美术知识产生兴趣,提高教育效率,而且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独特个性,使他们感到学习新知的快乐。因此,在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适当渗透人文素养教育,为学生创造具有感染性和趣味性的学习环境,鼓励他们更有效地学习和理解相关知识,帮助他们发展良好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顾勇.初中美术人文素养教学策略探究[J].科普童话,2019(45)
  [2]刘恒红.初中美术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J].百科知识,201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