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重构德育平台 力求教育精彩——浅谈德育导师工作的心得体会

【作者】 项延想

【机构】 浙江省苍南县钱库高级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选择正确的德育模式,是德育目标、德育内容成功实践的重要保证。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德育新模式,需要在稳定德育基本力量的基础上,动员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学校各部门形成合力。本文结合个人的德育实践,就德育导师如何成为学生思想上的引导者、学生学习上的辅导者、学生生活上的指导者和学生心理上的疏导者,谈谈自己的一些亲身感受和内心反思。
  【关键词】 德育导师;全员参与;全方位育人;反思

  一、当学生的一盏明灯,指明理想正确航向——做学生思想上的引导者
  理想决定态度,从而影响处事的方式,并影响学生和导师的热情及创造力。理想教育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基本内容,要解决这个问题,除了要提高学生对理想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明确理想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点外,还有一个是引导学生如何正确定位自己的奋斗理想。作为德育导师应如何从高中生心理特点和理想形成的特点出发,进行正确的思想教育和理想教育。一要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明确学生的思想动态。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就如火车之双轨,孩子就如铁轨上奔跑的火车,只要双轨配合得好,再重的火车,也能承载得起。作为导师,我常和她们的父母通话,从中也获取了不少有效信息,大大提高了教育实效性。因为平时班主任打电话给家长往往误认为是告状的,所以一般都不接。作为导师的我很耐心地转告她们孩子在校的相关情况,我们之间进行了必要的沟通与交流,从而为孩子的成长指明了方向,引导孩子更好地成长。我也提出希望她们的父母能和孩子多交流,很多家里的事情也有必要让孩子知道,让他体会到父母的辛苦。这样,他的生活阅历才能深刻点,肩上才会有重担的感觉,不然他一直处于父母的庇护中。父母对他的学期要有一定的期望值,关注他的进步和退步,有针对性的谈话。多与家长商讨通过教师与家长会谈,剖析学生成绩滞后的原因,纠正父母教育孩子的错误方法,统一父母教育孩子的态度。通过一系列方式加强师生交流和家校间的沟通,当好学生前进路上的明灯,做好学生思想误区上的引导,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指明正确的航向。
  二、赠学生的一台电机,增强学业进步动力——做学生学习上的辅导者
  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孩子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成绩有很大的影响,与孩子的成材直接相关。学习好的孩子学习习惯都比较好,而学习不好的孩子多数并不是因为脑子笨,而是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不长时间看电视、玩电脑游戏,不需要父母的督促、陪伴能自觉完成学习任务,学习专心认真,经常进行广泛的阅读,知道珍惜时间,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等。学生的进步是螺旋式上升的,当学生的错误出现反复时,我们要理解这是正常的。成绩起起伏伏,错误反反复复,这就是学生。在辅导的过程中,我发现她们两位很有进取心。她们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在学业上有所成就。但以她们现在的情况,这可能有点难度。但作为导师的我没有泼冷水,而是抓住相关契机,与她们促膝谈心。提醒她们现在应该把握好时机,彻底改变陋习;树立信心,埋头读书;刻苦努力,持之以恒;使学习成绩稳步提高,就一定能如己所愿实现理想。接着我又帮助她们制订相应的学习计划,合理分配各科学习时间,专时专用,规定每天必须完成的学习任务。也鼓励她们主动向其他任课老师请教和求助不久,她们上课也能认真听了,作业也基本能完成了,学习劲头也在慢慢上升了,学习成绩渐渐提高了,在各段第一次月考、期中考、第二次月考中都取得明显进步。因此,作为导师要让辅导对象感觉到老师无时无刻都在关心着她们,对做得好的要及时给予恰如其分的表扬和鼓励,以增强学生学业进步动力,从而使导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上的辅导者。
  三、做孩子的一双慧眼,识别行为真善丑恶——做学生生活上的指导者
  人人都有一颗心,这与社会上的种种情况很相似,其中就分真、善、美、假、恶、丑。作为德育导师,我们一定要教育学生学会辨别真善美,识别假丑恶,不要认为美丽的东西就真的美丽,认为丑恶的东西真的丑陋,这样,校园和班级就算不上和谐,辨别真善美,识别假丑恶,是我们高中生应具备的基本道德准则。作为德育导师,我觉得教育重点不应是知识的传授,更应注重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只有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学生才能和同学、老师友好相处,积极追求美好的事物,自觉遵守中学生行为规范,树立社会责任感,将来才能成为社会上有用的人。相信孩子的差异,不是把孩子分为三六九等,而是便于更好的因材施教。正视学生之间的差异,有利于我们德育导师在转化后进生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合适的目标。正视学生之间的差异有利于德育导师在辅导过程中始终保持平和的心态。发挥同伴力量,动员家长和任课教师的集体智慧,共同帮助辅导制定合适的目标。相互约定目标订得小一点,实一点,是能够达到的,做到了再给她们订更高的目标。有意识地安排几位品学兼优的同学,与她们交往,同时在交往活动中善意地指出她们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希望其通过努力加以改正。让师生、生生、家校三股力量齐动,借给学生一双明锐慧眼,看清生活中的是非美丑,扫除成长道路上的不利障碍,及时督促她们的学习、生活、工作、行为习惯,发现点滴优点进步,借机给予及时指出,让他体会的成功的乐趣。如觉察不良行为迹象,力求扼杀在摇篮中,让老师成为学生生活的指导者和工作的引领者。
  “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德育工作是大事,但它是从细节做起的。德育导师的工作是繁重的,道路是坎坷的,洒下的汗水可能会消失在土壤中,但是,不要灰心,土壤终归要吸附汗水的。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带着爱心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学生的心门一定会被你打开的。持之以恒,是成功的钥匙,只要用爱心来擦亮它,教育一定会结出硕果。
  参考文献:
  [1]肖斌. 浅谈新时期高中德育教学.教育学,2020-06. 
  [2]牛学军. 浅谈高中体育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教育学,2013-04.
  [3]陈国忠. 浅谈现代教学中高中德育教育.教育学原理,2013-09.  
  [4]孙炜. 浅谈高中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分析.教育学,20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