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幼儿园音乐活动中的游戏化教学研究

【作者】 许疆疆

【机构】 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秀山幼儿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幼儿园音乐活动作为培养幼儿审美能力和音乐思维的重要课程,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和智力成长至关重要。然而在现阶段,许多教师仍然坚持传统的教学观念,使幼儿音乐教学课程较为乏味,也抑制了幼儿学习音乐的热情。基于此,教师可以将游戏化教学法应用于幼儿园音乐活动中,提高幼儿园音乐教学质量。本文对于如何更好地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应用游戏化教学方法进行了简单地分析和探索。
  【关键词】 幼儿园;音乐活动;游戏化教学

  幼儿教育不仅是对幼儿进行知识技能的教授,更是培养幼儿全面发展和提升幼儿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幼儿园音乐活动可以让幼儿在参与音乐聆听和演唱的过程中去体会音乐所表达的独特感情,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创造力。教师在开展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的时候可以引入一些游戏,使课堂更具趣味性,提高幼儿的活动参与度,让幼儿在游戏中加深对音乐的感悟。幼儿园音乐活动的游戏化为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在与幼儿进行游戏和互动的过程中,音乐游戏活动逐渐成为幼儿创新实践的渠道。
  一、根据幼儿身心发展阶段,合理选用适合的音乐教材
  幼儿园音乐教材是经过众多的幼儿教育专家在长期的探索和实践中编制的符合幼儿不同身心发展阶段的系列教材,教师在选用幼儿园音乐教材时要根据幼儿的不同成长阶段选用不同的教材,这样才能使教学活动的难度设置与幼儿的学习能力相匹配,以此来增强幼儿的学习信心。幼儿处于向环境获取直接经验的学习阶段,科学的音乐教材正好符合幼儿探索欲强这个成长阶段的教学内容,根据幼儿学习能力选取合适的音乐教材对于促进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尤为重要。
  与此同时,教师在音乐课堂中引用游戏方法时不仅需要考虑到幼儿的实际发展状况,也要做到对教材文本的充分理解,在此基础上设计合适的游戏内容,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学习音乐知识。教师在利用音乐教材开展音乐教学活动的基础上,可以融入歌唱、表演以及欣赏等游戏内容,这样既能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发展,又能提高幼儿园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符合教材教授内容的游戏设置在帮助幼儿学习音乐知识的同时,又充分发挥游戏本身的教学效果,使幼儿在游戏中获得参与音乐活动的美好体验,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突出幼儿主体地位,设计多样的音乐游戏
  教师是幼儿成长和实践的陪伴者,在开展幼儿音乐教育活动时,教师要充分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关注幼儿的心理特征和身心健康,设计多样的游戏化音乐活动,增强幼儿的音乐认知能力。音乐不仅可以丰富幼儿的表达能力,也能促使幼儿与世界进行情感的有效建立,教师在开展游戏化音乐的教学活动时,通过游戏与音乐教学的高效融合,有针对性地引导幼儿通过音乐实践活动来激发其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发挥音乐的实践教育价值。愉快的游戏活动以及游戏实践可以增强幼儿的音乐体验感,调动幼儿的积极情绪,提高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让音乐成为幼儿成长路上的重要陪伴。
  比如,教师引导幼儿共同开展“我心目中的春天”的音乐游戏活动,在活动的开始,教师播放《春天》这首歌曲,引导幼儿思考在春天的时候可以开展的游戏以及春天的特征有哪些。然后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与春天有关的歌曲MV,让幼儿在音乐情境里回想和学习自己可以在春天开展的游戏。在幼儿形成了对“春天”的音乐游戏化认知之后,再让幼儿根据自己对春天的理解和想象进行绘画创作,促进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发展,提高幼儿音乐学习的综合能力。教师在幼儿音乐教学中营造音乐游戏化场景,让幼儿获得音乐知识与积极的音乐体验;幼儿通过参与游戏化音乐活动,获得学习的自信,提升自身的创造潜力。多样化的音乐游戏不仅能使幼儿在音乐节奏中体会音乐内涵,还能让幼儿在快乐的学习氛围里掌握音乐知识、提高幼儿的音乐认知能力。
  三、强化音乐活动评价水平,提升幼儿音乐学习能力
  教师在开展游戏化音乐活动的过程中,要及时对幼儿的游戏表现给予积极的反馈,在对活动进行评价时,要重点关注幼儿在音乐教学过程中的收获,而不是音乐游戏的结果。教师要明确进行课堂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充分了解幼儿的发展需要和发展状况,尤其要注意防止片面化的评价,避免再评价的过程中只重视幼儿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程度,而忽略了幼儿情感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升,平时观察到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幼儿行为表现都是幼师对幼儿进行评价的依据。
  首先,教师在对幼儿的游戏表现进行评价时要谨慎用词,既不能让幼儿产生得意自满的心理,又不能过分贬低幼儿的表现,这都是不利于幼儿健康成长的,更有甚者会造成幼儿的厌学情绪。其次,教师在活动结束后进行评价时要尽量做到客观公允,综合考量孩子在活动中的表现、园长其他教师的评价、幼儿的自我评价以及家长的后期评价,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计划。最后,教师和幼儿之间要建立良好的沟通,这样才能使幼师及时准确了解幼儿的真实想法和体验、以便及时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安排,确保幼儿在以后的游戏化音乐活动中有积极的学习体验。此外,教师需要承认和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避免用划一的标准评价不同的幼儿,在幼儿面前慎用横向的比较。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既要了解其现阶段的发展水平,又要注意幼儿后期的发展倾向。
  综上所述,游戏化教学法是适合幼儿教育的有效教学方法,将其应用于幼儿园音乐活动中不仅可以调动幼儿的学习主动性,还能激发幼儿对音乐学习的热情。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前要加强对游戏化教学方法的学习,设计合理的游戏内容,将音乐教学活动与游戏结合起来,促进幼儿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卢珊珊. 对幼儿园音乐活动中的游戏化教学研究[J].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1.
  [2] 林燕娟. 幼儿园音乐活动游戏化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 202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