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初中生物教学培养学生实验分析能力探究
【作者】 李文化
【机构】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市梁邹实验初级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实验是则是生物学的根本,要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既要充分认识实验教学在生物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应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品质。因为生物学科是一门以实验分析与探究为基础的学科,教师在生物实验教学中应多关注学生的探究兴趣与探究能力培养,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活动中突破自我,获得知识,形成自己探究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初中生物;实验分析水平;探究
现代社会是创新的社会,要求我们培养创新人才。实验教学有利于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个性,发展创新思维。对此,新课标明确表示,教师在进行学科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建出生动的教学活动,从而帮助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初中生物是一门实验性与实践性并存的学科,它不仅仅是提升学生实验分析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而且还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所以,教师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思考,在初中生物教学活动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实验分析水平的有效措施,以此实现新课标的教学目标。
一、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提升学生实验分析水平的必要性
(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进行初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依据学生的爱好,为学生创建生动有趣的实验教学情境,不仅仅能够帮助学生快速融入到教学活动中,而且还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实验分析水平,进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与此同时,教师利用先进的生物信息技术设备,为学生进行生物实验的演示,既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又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理解水平以及应用水平。从而充分体现学生实验分析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意义。
(二)有助于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教师通过依托新课标的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联系自己的现实生活,开展有效的生物实验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成为课堂活动中的主体,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合作水平与实践水平。除此之外,学生在参与生物实验活动的过程中,通过与小组成员进行充分的交流与探讨,有效促进自己主动学习意识与自主探究水平的逐步提升,以此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应用水平的快速发展。最后,教师通过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学生能够有效发展自己的创新思维,进而形成较强的创新水平以及应用水平。
二、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实验分析水平的有效对策
(一)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开展有效的实验教学活动
学生的实验分析水平不仅仅是学生综合素养中的重要构成部分,而且还对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具有积极的影响。教师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需要将培养学生的实验分析水平目标与课堂教学目标进行充分的结合,以此建立出一个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既能够让学生提升一定的实验分析水平,又能够帮助学生的知识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依托课本中的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的学习发展情况,让学生从现实生活出发,对生物实验活动进行有序地开展,这样不仅仅能够让学生从多个维度思考生物问题,而且还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生物实验分析水平,以此为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做好充足的准备。以《植物细胞》为例。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以生活中的洋葱作为实验的对象,并尝试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玻片标本,进而利用显微镜进行治愈细胞结构的观察活动;其次,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此生物实验活动的微视频,让学生在微视频的辅助下,有效地完成切片、涂片、装片的生物实验流程,这样不仅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水平与探究水平,而且还可以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实验活动中;然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演示装片方法,这样能够让学生顺利地完成后续的生物实验活动,进而进行深刻的观察。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既可以有效培养自身的动手能力,又可以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观察水平以及实验分析水平。
(二)实验操作方法和技巧指导,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在生物实验教学中,实验材料的选择、实验方法的改进、实验仪器的改革,为学生创新提供了源泉。对此,在实验探究中教师应积极倡导、鼓励学生独立进行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能力。首先,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独立地或在教师启发引导下,设计出各种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并获得正确的结果,从而体验到成功后的喜悦,激发出更大的探索热情,这将成为学生进一步进行科学探究的强劲动力。此外,设计实验方案,需要学生灵活地和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因而可以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进行实验设计,还需掌握和运用各种科学的方法,具有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和敢于创新的精神,因而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和科学态度的培养。例如,在《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这一实验中,原实验装置最大的不足就是热量散失非常多,并且原装置所用到的器材繁多,安装起来比较麻烦,另外锥形瓶没有封口,且不能直接加热,下面种子燃烧的过程中没有挡风和保温装置,这都会使热量散失很多,从而导致实验测出的数据误差很大。于是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良实验装置从而减少食物燃烧时热量的散失?一开始,学生们一筹莫展,为了鼓励学生大胆设想和尝试,我便展示出,自己用易拉罐改良过的实验装置,用试管代替锥形瓶,可以直接加热,同时试管上插上带温度计的橡皮塞,可以减少热量的散失。在讲台上给学生演示一遍实验操作后,再请同学们大胆提出自己的构想,并在课后与学生一起交流讨论,后来在我改良后的装置上进一步做了调整,用大瓶装的牛奶纸盒代替易拉罐,因牛奶纸盒内侧壁有一层锡纸,比易拉罐的隔热效果要好些,但由于纸盒有点轻薄,不利于固定试管,再后来在生活中又发现茶叶桶自带有一层隔热的锡纸,且茶叶桶由厚纸压缩而成的,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既能隔热保温,又能减少热量散失还易于改良,是个非常不错的选择。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学生必要的发挥空间,使其能够发散思维,大胆构想,动手操作,并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使得学生能够感受科学探索的乐趣。事实上,实验过程中常常会有突发的灵感,教师应敏感地捕捉到这些灵感,尽可能地为学生的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与氛围。
(三)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探究性的实验分析活动
教师通过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对理论知识进行验证,从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以此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与逻辑思维水平。在部分操作较难的生物实验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并结合课本中的理论知识,开展高效的小组实验分析活动,既能够让学生意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又能够提升学生的实践水平、探究水平以及应用水平。除此之外,学生在开展小组生物实验活动中,教师需要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创作空间,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思维,以此有效提升学生的实验分析水平。例如《草履虫》这节生物教学。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草履虫培养液进行仔细地观察,并提问“看到了什么?用什么办法可以看清楚呢?”通过创建一定的问题情境,可以有效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其次,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制作临时装片,并让学生在显微镜与视频资料的帮助下,回答如何如何有效控制草履虫的控制速度,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与观察能力;之后,教师可以放映草履虫的生理活动视频,让学生对草履虫伸缩泡的排泄过程以及草履虫的结构生命活动进行一定的了解,以此有效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科学探究的实验,将草履虫对外界刺激的反应问题,进行客观的分析与观察,以此得出科学的结论。学生在此探究实验中,能够对六个步骤进行熟练地应用,从而加强了自身的实验操作水平与实验探究水平。
(四)依托学生的实验表现,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实验报告无法有效判断学生实验分析水平的高低,教师需要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进行充分的融合与渗透,并从学生的日常实验报告表现、期中实验技能表现以及期末考核成绩三个方面对学生的基础实验水平、创新水平以及实验态度等维度,进行综合性的评估,以此有效建立出一个科学的生物教学评价体系。在此评价体系中,教师不仅仅能够对学生的生物实验综合能力进行全方位的了解,而且还能够因人而异,设计出形式多样的生物教学活动,以此有效提升学生的实验分析水平。
结语:综上可得,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对提升学生的生物实验分析水平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在进行初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依托新课标中的教学内容,灵活利用先进的教学技术,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以此为学生构建出一个高效的初中生物课堂。
参考文献:
[1]张馨月.学科核心素养下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科学思维训练的研究与实践[D].云南师范大学,2021.
[2]王钰萍.生物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调查研究[D].陕西理工大学,2020.
[3]陈淑瑜.基于5E模式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应用研究[D].广州大学,2020.
[4]王雅芬.注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效率[J].生物技术世界,2016.
[5]海热古丽.探究理念下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
【关键词】 初中生物;实验分析水平;探究
现代社会是创新的社会,要求我们培养创新人才。实验教学有利于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个性,发展创新思维。对此,新课标明确表示,教师在进行学科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建出生动的教学活动,从而帮助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初中生物是一门实验性与实践性并存的学科,它不仅仅是提升学生实验分析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而且还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所以,教师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思考,在初中生物教学活动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实验分析水平的有效措施,以此实现新课标的教学目标。
一、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提升学生实验分析水平的必要性
(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进行初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依据学生的爱好,为学生创建生动有趣的实验教学情境,不仅仅能够帮助学生快速融入到教学活动中,而且还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实验分析水平,进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与此同时,教师利用先进的生物信息技术设备,为学生进行生物实验的演示,既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又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理解水平以及应用水平。从而充分体现学生实验分析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意义。
(二)有助于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教师通过依托新课标的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联系自己的现实生活,开展有效的生物实验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成为课堂活动中的主体,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合作水平与实践水平。除此之外,学生在参与生物实验活动的过程中,通过与小组成员进行充分的交流与探讨,有效促进自己主动学习意识与自主探究水平的逐步提升,以此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应用水平的快速发展。最后,教师通过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学生能够有效发展自己的创新思维,进而形成较强的创新水平以及应用水平。
二、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实验分析水平的有效对策
(一)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开展有效的实验教学活动
学生的实验分析水平不仅仅是学生综合素养中的重要构成部分,而且还对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具有积极的影响。教师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需要将培养学生的实验分析水平目标与课堂教学目标进行充分的结合,以此建立出一个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既能够让学生提升一定的实验分析水平,又能够帮助学生的知识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依托课本中的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的学习发展情况,让学生从现实生活出发,对生物实验活动进行有序地开展,这样不仅仅能够让学生从多个维度思考生物问题,而且还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生物实验分析水平,以此为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做好充足的准备。以《植物细胞》为例。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以生活中的洋葱作为实验的对象,并尝试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玻片标本,进而利用显微镜进行治愈细胞结构的观察活动;其次,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此生物实验活动的微视频,让学生在微视频的辅助下,有效地完成切片、涂片、装片的生物实验流程,这样不仅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水平与探究水平,而且还可以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实验活动中;然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演示装片方法,这样能够让学生顺利地完成后续的生物实验活动,进而进行深刻的观察。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既可以有效培养自身的动手能力,又可以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观察水平以及实验分析水平。
(二)实验操作方法和技巧指导,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在生物实验教学中,实验材料的选择、实验方法的改进、实验仪器的改革,为学生创新提供了源泉。对此,在实验探究中教师应积极倡导、鼓励学生独立进行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能力。首先,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独立地或在教师启发引导下,设计出各种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并获得正确的结果,从而体验到成功后的喜悦,激发出更大的探索热情,这将成为学生进一步进行科学探究的强劲动力。此外,设计实验方案,需要学生灵活地和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因而可以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进行实验设计,还需掌握和运用各种科学的方法,具有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和敢于创新的精神,因而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和科学态度的培养。例如,在《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这一实验中,原实验装置最大的不足就是热量散失非常多,并且原装置所用到的器材繁多,安装起来比较麻烦,另外锥形瓶没有封口,且不能直接加热,下面种子燃烧的过程中没有挡风和保温装置,这都会使热量散失很多,从而导致实验测出的数据误差很大。于是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良实验装置从而减少食物燃烧时热量的散失?一开始,学生们一筹莫展,为了鼓励学生大胆设想和尝试,我便展示出,自己用易拉罐改良过的实验装置,用试管代替锥形瓶,可以直接加热,同时试管上插上带温度计的橡皮塞,可以减少热量的散失。在讲台上给学生演示一遍实验操作后,再请同学们大胆提出自己的构想,并在课后与学生一起交流讨论,后来在我改良后的装置上进一步做了调整,用大瓶装的牛奶纸盒代替易拉罐,因牛奶纸盒内侧壁有一层锡纸,比易拉罐的隔热效果要好些,但由于纸盒有点轻薄,不利于固定试管,再后来在生活中又发现茶叶桶自带有一层隔热的锡纸,且茶叶桶由厚纸压缩而成的,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既能隔热保温,又能减少热量散失还易于改良,是个非常不错的选择。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学生必要的发挥空间,使其能够发散思维,大胆构想,动手操作,并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使得学生能够感受科学探索的乐趣。事实上,实验过程中常常会有突发的灵感,教师应敏感地捕捉到这些灵感,尽可能地为学生的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与氛围。
(三)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探究性的实验分析活动
教师通过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对理论知识进行验证,从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以此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与逻辑思维水平。在部分操作较难的生物实验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并结合课本中的理论知识,开展高效的小组实验分析活动,既能够让学生意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又能够提升学生的实践水平、探究水平以及应用水平。除此之外,学生在开展小组生物实验活动中,教师需要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创作空间,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思维,以此有效提升学生的实验分析水平。例如《草履虫》这节生物教学。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草履虫培养液进行仔细地观察,并提问“看到了什么?用什么办法可以看清楚呢?”通过创建一定的问题情境,可以有效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其次,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制作临时装片,并让学生在显微镜与视频资料的帮助下,回答如何如何有效控制草履虫的控制速度,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与观察能力;之后,教师可以放映草履虫的生理活动视频,让学生对草履虫伸缩泡的排泄过程以及草履虫的结构生命活动进行一定的了解,以此有效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科学探究的实验,将草履虫对外界刺激的反应问题,进行客观的分析与观察,以此得出科学的结论。学生在此探究实验中,能够对六个步骤进行熟练地应用,从而加强了自身的实验操作水平与实验探究水平。
(四)依托学生的实验表现,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实验报告无法有效判断学生实验分析水平的高低,教师需要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进行充分的融合与渗透,并从学生的日常实验报告表现、期中实验技能表现以及期末考核成绩三个方面对学生的基础实验水平、创新水平以及实验态度等维度,进行综合性的评估,以此有效建立出一个科学的生物教学评价体系。在此评价体系中,教师不仅仅能够对学生的生物实验综合能力进行全方位的了解,而且还能够因人而异,设计出形式多样的生物教学活动,以此有效提升学生的实验分析水平。
结语:综上可得,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对提升学生的生物实验分析水平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在进行初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依托新课标中的教学内容,灵活利用先进的教学技术,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以此为学生构建出一个高效的初中生物课堂。
参考文献:
[1]张馨月.学科核心素养下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科学思维训练的研究与实践[D].云南师范大学,2021.
[2]王钰萍.生物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调查研究[D].陕西理工大学,2020.
[3]陈淑瑜.基于5E模式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应用研究[D].广州大学,2020.
[4]王雅芬.注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效率[J].生物技术世界,2016.
[5]海热古丽.探究理念下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