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家校合作在小学德育工作中的应用

【作者】 于 露

【机构】 山东省莱州市第三实验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小学阶段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提升,在基础知识的传递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道德素养进行培养。家校合作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能力的发展。针对小学德育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教师通过家校合作的途径,为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新的方向。
  【关键词】 家校合作;小学德育;工作应用

  德育理念在现阶段得到了全面的落实,要实现师生和家校之间的合作、共同进步,就需要在教学中发挥各自的作用,从课堂和家庭的角度培养学生行为品德,明确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家庭的配合下,学生在学校得到的德育教育有了延伸,自身的行为习惯和素养都得到了提升。家校合作中,家长的教育观念也得到了转变,及时将学生的日常反馈给教师,为教师的指引计划提供思路,在家庭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提升家校合作深度
  家校合作在提高德育质量方面是显而易见的,从目前小学的合作情况来看,普遍存在的不足之处是不够深刻。在学校的德育教学中,把父母排除在学生的道德教育之外是惯例,一些教师认为德育中出现地位问题往往是家长的溺爱,所以不希望家长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产生负面影响。而从家长的角度来看,把学生教育推给学校和教师已经成为习惯,总是认为学生教育是学校的义务,与自己和学校分开,影响着家庭学校之间的沟通和理解。要提高德育教育的效果,就要让家校之间能够形成更加紧密的联系,相辅相成,从而实现学生道德素质的提升。
  例如,为了加深学校合作,学校和家长都必须肩负起自己的责任,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学校应建立切实可行的校际合作体系,引导校际合作健康发展。学校要积极学习校方合作的时间、方法和形式,寻求对策。无论是在进行家长会还是家访的时候,教师和家长除了针对学生的情况进行了解,还需要对对方的教育方式、想法进行沟通,提高教师和家长之间的联系。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德育观,引导家长在学生的德育教育中发挥榜样的作用,了解学生家庭情况,为家长提供适合的教育思路,让家长在实践中进行反馈。由于学生具有一定个体差异性,教师要多与家长多进行沟通,并根据他们的教学方法找到更好的教育家长的方法。家长在德育中需要纠正自身心态,改变教育观念,改变把学习成绩作为孩子管理的思维。
  二、拓展家校合作途径
  家校合作必须建立在多种教学方法上,目前家校合作方法比较单一。除了家长会之外,似乎没有其他形式和内容的合作。虽然有些学校的教师责任心很强,经常到学生家进行家访,但还是无法时刻了解学生的情况。有的家长重视学生的学习情况,经常联系学校教师进行交流,但他们只是个别的教师和家长。对此,在家长会和家访的基础之上,教师还应该对家校合作的途径进行开拓,从而拉近家庭和学校之间的联系。教师可以从一些比较具有意义的活动出发,让家长参与进来,用自己的经验和学生进行分享,从而实现亲子之间的良好互动,并从中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
  例如,在每周一举行升旗仪式时,教师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在庄严的仪式上,家长可以和学生一起观看升旗,并上台为学生讲述升国旗仪式的意义。学生在家长的讲述中了解到升国旗仪式对爱国主义教育的部分,可以提高学生之间的凝聚力,还可以增加师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是非常重要的活动。而在母亲节和父亲节当天,教师可以提前在微信群中向家长发送活动通知,告知时间、流程等细节,以便家长能够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在具体的活动中,教师可以让每个学生表达想对母亲说的话,通过营造情感氛围激发学生和父母之间的共鸣,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和孝心。
  三、开发家校合作方式
  小学生的行为、思维成长是全方位的,并不局限于教室和家庭中,身边的任何环境都对学生有着相应的影响。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移动通信的发展,德育工作的方式和内容得到了创新,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转换。但是,目前小学德育工作存在单一的情况,限制了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家校合作,及时根据家长的反馈进行回应,保证家长正确的德育方向。
  例如,父母带孩子去动物园,看到动物园里有很多喂猴子大象食物的行为,父母给孩子香蕉让其投喂,父母给孩子拍照,将照片发给教师,希望展示自己的教育方法。在看到照片之后,教师要告诉家长随意投喂是错误的行为,会破坏动物的饮食规律,影响他们的消化系统,对动物有害。父母看到教师的回答,突然意识到孩子不应该这样做。另一个例子是,教师带孩子们去春游,每个孩子都发了一个垃圾袋,沿着街道收集了看得见的垃圾,然后把照片寄给了父母。父母看到后,不仅了解了学校的道德教育,还可以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坚持保护环境的动力。
  在小学德育教育中,家校合作可以更好的辅助德育工作,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德育体验。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多元化的德育教育活动,促进学生行为素养的提升。教师和家长一起,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的德育环境,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蓝任彪.家校合作在小学德育工作中的应用[J].新智慧,2022(13):48-50.
  [2]张淼.家校合作在小学德育工作中的作用研究[J].现代交际,2021(23):9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