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中职学校历史学科教育信息化建设探讨

【作者】 沙 萍

【机构】 西安旅游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在“互联网+”背景下,信息化教学已成为现代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应用能够为学生带来多元化的学习感受,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然而,在中职学校的历史教学活动中,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仍然停留在图片展示、PPT课件、音视频播放的阶段,信息技术的应用不能止步于此,教师应该深度研究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融合,使学生真正受益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学习带来的改变。本文结合中职学校历史学科的教学实践,探讨信息化建设的搭建与应用。
  【关键词】 信息化教学;中职学校;教学探讨

  中职学校的学生与普通高校的学生相比,缺少学习的主动性和领悟力,尤其对文化类基础学科更是缺乏学习的动力。中职学校的历史学科是集人文特色与历史底蘊为一体的基础性学科,教材中平面文字表达的历史知识抽象复杂,历史事件苍白空洞,使学生很难理解,更提不起学习的兴趣。然而,教师借助信息技术可使这些内容变得立体直观且趣味十足,极大地吸引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关注,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源动力,实现了极佳的学习效果。故此,教师应加强信息技术在历史学科应用的深度和广度,真正推动历史学科信息化教学的改革,实现历史学科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和立德育人的教育目标。
  一、制作内容丰富的立体课件,创建生动的课堂氛围
  时代的变迁和科技的发展,催生着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传统教学课堂,教师都是手写纸质课件,重点内容用粉笔板书;逐渐地,教师用电脑制作文字课件,通过投影技术向学生们展示;而现阶段,教师则可以利用现代高科技产品,将教学内容通过图片、音视频等形式向学生展示,并且还能够利用互联网浩瀚的资源延伸教材内容,使学生在图文并茂课件的感染下提升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背景的认识和理解。在信息化技术加持的历史课堂,没有冷冰冰的文字和没有感情的讲述,学生们感受到的是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和生动的历史事件,怎能不迸发出极大的学习热情呢?
  例如,现在的学生生长在和平年代,无法理解战争带给人们的苦难和摧残,更无法理解战士们的舍生取义和殊死拼搏。在学习抗日战争这段历史时,如果仅凭文字的讲述和图片的展示,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无法激起学生的爱国情怀。于是,教师便借助信息技术制作了内容丰富的教学课件,让学生全方位了解了抗日战争时期侵华日军的残暴、普通民众的凄苦,以及全民抗战的艰苦卓绝和共产党人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在多媒体课件声音、影像的感染下,学生们仿若置身于那一特殊时期,亲身体会着中华民族生活的水深火热,亲身感受着中华民族在抗击反法西斯战争中做出的巨大牺牲,从而迸发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深知今天的平安祥和来之不易。这样生动高效的教学课堂,才真正体现了教育的价值,实现了教育的目的。
  二、加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凸显历史学习的教育意义
  读史可以明智,知古方能鉴今。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历史学科的教育目的已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历史发展进程,理解某一历史事件,而是用历史事件启迪学生思维,进而使学生通过知史、懂史,从而思今、鉴今,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强国有我的时代责任感。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历史和现实进行多元化连接,增添当下社会热点问题和事件,适度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从而使学生具备正确的道德理念和清晰的学习目标。
  例如:在教师讲授辛亥革命的学习内容时,教师先为学生播放了利用信息技术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对这一事件有了完整的了解,之后重点讲解了辛亥革命的革命纲领。在教师完成了所有内容讲述后,向学生提出了问题:“请学生们思考,如果你处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你将如何制定革命纲领?”教师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和探索意愿,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起来。教师请学生们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然后将总结完善后的内容与当时的革命纲领进行对比,找找差异的内容及产生的原因。教师在学生们思考后总结道: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纲领是由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民族资产阶段的属性决定的,故此只能提出既有革命性又带有妥协性的革命纲领,这也决定了民族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最终的胜利。学生们在教师的总结中深刻领悟到民族资产阶级必然失败的原因,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中职历史学科的教学内容纷繁复杂,蕴含的核心素养较为庞杂,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和理解,教师应摒弃原有的口头讲述和文字展现的形式,借助现有的高科技产品和技术,为学生将教学内容进行多维度、多种形式的展现,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果。同时,历史学科还应该加强过去与现在的联动,历史教学不应该只是让学生了解某一已经发生的历史故事,而要给学生以启迪,使学生通过历史事件思考当下社会现状,从而建立正确的道德品质和思想准则,充分体现历史学科的教育理念和价值。
  参考文献:
  [1]杨桐.中职学生职业技能培养途径与方法探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813:173-174.
  [2]陈云萍.浅谈中职校历史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教育现代化,2019,693:287-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