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双减”背景下小学三年级数学作业设计研究策略
【作者】 赵伟屹
【机构】 广西那坡县城厢镇第三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就现阶段而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社会需要越来越多具备专业素质与综合能力的全面人才,然而,当前的教学模式却难以契合社会发展需求。基于此,国家大力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出台“双减”政策,力求实现素质教育。在“双减”政策下,对于教师所布置的作业任务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使得教师在精简作业数量的同时,提升作业质量,从而助力于学生的更好发展。以小学三年级数学作业为例,在“双减”背景下,教师通过优化作业设计,并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性,布置更加有益于学生学习、成长的作业任务,从而推动学生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双减”政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策略
就目前看来,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与人们生活质量获得显著提升的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然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形势,因而,需要不断推进教育质量的提升,从而为学生的学习、发展创设更加良好的环境。对于小学三年级学生来说,由于其年龄较小,心智尚未完全成熟,因而教师在布置数学作业的过程中,应当依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合理的设计,从而保证作业更加契合学生学习需求,促进学生数学专业素养的提升。需要注意的是,在开展数学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课堂教学十分重要,作业设计同样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在“双减”背景下,教师应当科学设计作业数量,保证作业质量,为学生数学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提供更多助力。
1、小学三年级数学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1.1作业功能较为单一
就目前看来,在国家出台“双减”政策的背景下,尽管小学数学教师减少了作业数量,但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未能保证作业质量,使得数学作业功能较为单一,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对于这部分教师来说,其在设计作业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回顾与概括,因而大多围绕教材知识,而缺少知识的延伸,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视野的扩大,难以挖掘出作业的更高价值。而且,对于大部分教师来说,其并未在短时间内转变教学理念,在设计数学作业的过程中,往往是为了巩固教材知识内容,进而为后续的考试打基础,使得学生能够获得较好的成绩,而忽视了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
1.2作业内容和形式较为枯燥
纵观当前我国小学三年级数学作业设计情况,便会发现其存在的又一重要问题便是作业内容和形式较为枯燥,不仅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不利于学生数学专业素养的培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教师在设计数学作业的过程中,往往缺乏层次性与多样性,过于注重单一的书面作业布置,而缺少实践动手练习,因而不仅大大降低了作业的价值,而且也不利于学生积极性的提升,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2、“双减”背景下小学三年级数学作业设计策略
2.1转变教学理念,丰富作业内涵
如上所述,由于小学数学教师缺乏对作业的正确认识,因而其在设计作业的过程中,往往更加注重巩固学生知识,提高成绩,而忽视了专业素养的培养。因此,为了有效改善这一问题,在设计小学三年级数学作业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教师应当将作业设计与实践生活紧密联系,在生活中发现更多作业素材。对于小学三年级学生来说,由于其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而难以一味关注教材知识,因此教师应当利用学生的这一发展特性,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知识着手,以此为基础,开展作业设计,从而不仅能够吸引学生注意,而且教师能够在讲解作业知识的过程中,拓宽学生视野,扩大其知识面,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发展奠定更加基础。其次,在设计数学作业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深入挖掘作业背后隐含的知识架构,使得学生从机械式完成作业向自主思考、探究作业的方向迈进。对于学生完成的作业,教师应当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既要善于发现学生存在的优点,对其进行鼓励,也要及时找出学生的不足,并督促学生整改,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2.2改善作业内容与形式,增强作业趣味性
如上所述,过于单一、枯燥的作业内容是制约学生数学专业素养培养的重要因素,因此,需要教师丰富作业内容,增强作业趣味性。在设计作业的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布置一定数量的书面作业,保证学生得以巩固课堂知识,而且也要融入一定的实践练习作业,如根据时分秒知识自主设计学习、休息时间等,使得学生能够将教材知识灵活转化为实践能力。此外,在设计作业时,教师应当注重班级同学合作学习,通过布置小组合作作业,如小组同学共同测量教室周长等,通过分工合作,在切实动手测量的过程中深入理解教材知识,增强对于作业的兴趣,并培养团队精神,掌握更多学习、生活本领。在“双减”政策下,教师通过改善作业内容与形式,使其更加贴合学生的实践生活与身心发展特点,从而更好发挥作业的价值,助力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3、结语
就现阶段而言,在我国推出“双减”政策的背景下,教师逐渐改变作业设计理念,优化作业设计,使其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形势。然而,在现阶段的作业设计中,仍然存在较多问题,影响着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因此,教师需要进行针对性解决,丰富作业内涵,增强作业趣味性,从而更好发挥作业的良好效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窦金凤.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J].考试周刊,2012(86).
[2]廖力伟.“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跨学科作业设计策略分析[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2(08).
【关键词】 “双减”政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策略
就目前看来,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与人们生活质量获得显著提升的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然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形势,因而,需要不断推进教育质量的提升,从而为学生的学习、发展创设更加良好的环境。对于小学三年级学生来说,由于其年龄较小,心智尚未完全成熟,因而教师在布置数学作业的过程中,应当依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合理的设计,从而保证作业更加契合学生学习需求,促进学生数学专业素养的提升。需要注意的是,在开展数学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课堂教学十分重要,作业设计同样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在“双减”背景下,教师应当科学设计作业数量,保证作业质量,为学生数学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提供更多助力。
1、小学三年级数学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1.1作业功能较为单一
就目前看来,在国家出台“双减”政策的背景下,尽管小学数学教师减少了作业数量,但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未能保证作业质量,使得数学作业功能较为单一,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对于这部分教师来说,其在设计作业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回顾与概括,因而大多围绕教材知识,而缺少知识的延伸,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视野的扩大,难以挖掘出作业的更高价值。而且,对于大部分教师来说,其并未在短时间内转变教学理念,在设计数学作业的过程中,往往是为了巩固教材知识内容,进而为后续的考试打基础,使得学生能够获得较好的成绩,而忽视了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
1.2作业内容和形式较为枯燥
纵观当前我国小学三年级数学作业设计情况,便会发现其存在的又一重要问题便是作业内容和形式较为枯燥,不仅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不利于学生数学专业素养的培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教师在设计数学作业的过程中,往往缺乏层次性与多样性,过于注重单一的书面作业布置,而缺少实践动手练习,因而不仅大大降低了作业的价值,而且也不利于学生积极性的提升,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2、“双减”背景下小学三年级数学作业设计策略
2.1转变教学理念,丰富作业内涵
如上所述,由于小学数学教师缺乏对作业的正确认识,因而其在设计作业的过程中,往往更加注重巩固学生知识,提高成绩,而忽视了专业素养的培养。因此,为了有效改善这一问题,在设计小学三年级数学作业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教师应当将作业设计与实践生活紧密联系,在生活中发现更多作业素材。对于小学三年级学生来说,由于其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而难以一味关注教材知识,因此教师应当利用学生的这一发展特性,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知识着手,以此为基础,开展作业设计,从而不仅能够吸引学生注意,而且教师能够在讲解作业知识的过程中,拓宽学生视野,扩大其知识面,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发展奠定更加基础。其次,在设计数学作业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深入挖掘作业背后隐含的知识架构,使得学生从机械式完成作业向自主思考、探究作业的方向迈进。对于学生完成的作业,教师应当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既要善于发现学生存在的优点,对其进行鼓励,也要及时找出学生的不足,并督促学生整改,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2.2改善作业内容与形式,增强作业趣味性
如上所述,过于单一、枯燥的作业内容是制约学生数学专业素养培养的重要因素,因此,需要教师丰富作业内容,增强作业趣味性。在设计作业的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布置一定数量的书面作业,保证学生得以巩固课堂知识,而且也要融入一定的实践练习作业,如根据时分秒知识自主设计学习、休息时间等,使得学生能够将教材知识灵活转化为实践能力。此外,在设计作业时,教师应当注重班级同学合作学习,通过布置小组合作作业,如小组同学共同测量教室周长等,通过分工合作,在切实动手测量的过程中深入理解教材知识,增强对于作业的兴趣,并培养团队精神,掌握更多学习、生活本领。在“双减”政策下,教师通过改善作业内容与形式,使其更加贴合学生的实践生活与身心发展特点,从而更好发挥作业的价值,助力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3、结语
就现阶段而言,在我国推出“双减”政策的背景下,教师逐渐改变作业设计理念,优化作业设计,使其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形势。然而,在现阶段的作业设计中,仍然存在较多问题,影响着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因此,教师需要进行针对性解决,丰富作业内涵,增强作业趣味性,从而更好发挥作业的良好效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窦金凤.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J].考试周刊,2012(86).
[2]廖力伟.“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跨学科作业设计策略分析[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