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地方茶文化与自主游戏相融合的沉浸式观察的策略与研究

【作者】 李 燕

【机构】 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幼儿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针对当前我园户外自主游戏活动实施的情况,对于出现的问题,教师们开展了沉浸式观察的策略与研究。不同类型的教师在观察中处于的思想不同,所观察出的游戏想法也截然不同。通过游戏前期引导、中期观察提炼策略、后期总结三个阶段。基于扫描、定点、追踪等沉浸式观察为导向,展开了一系列的策略与研究。
  【关键词】 茶文化;户外自主游戏;沉浸式观察;记录

  幼儿的所处的年龄段适应游戏,这是由其心理、生理所影响的。在我美丽的家乡——丹江口市处处可见茶民种植着茶,以均州老街茶文化与户外自主游戏相融合,将角色扮演的茶文化代入安吉积木搭建,大部分幼儿兴趣高涨,并能通过各种形式会列表征。原来,地方传统文化加上园内环境、结构布置,通过沉浸式观察对幼儿和园所理念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开启沉浸式观察的背景分析
  (一)沉浸式观察的方向
  当今的老师在追随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下,倡导以幼儿为本的思想越发清晰,在实施户外自主游戏下,以各种观察的形式去发现孩子们的发现,这种持续跟踪幼儿的活动进行下来,才能制定研讨出新的教育方案。将地方文化和户外自主游戏相结合,沉浸式观察就大大地改变了不同类型的教师儿童观和教育观。
  (二)沉浸式观察的涵义
  在幼儿游戏中从思想、行动上全身心的观察、融入到幼儿的游戏中去,才能影响教师反思、总结、制定下一阶段计划、再实施、解决问题、再总结的一个整体过程。
  二、辨析:何为沉浸式观察
  (一)思想观念上的辨误
  大家一起寻找观念上的错误。第一:把户外自主活动等同于完全放手。有些老师带领幼儿活动时,观察无目的、随意散漫。第二:把户外自主活动等同于自然体验,观察没有动脑动心,思想漂浮。一场活动下来什么也没观察到,只看见了活动主题,没有深入内涵。
  (二)活动形式上的纠偏
  我们引导老师们一起存在于形式上的偏差。一是理论学习,确定沉浸式观察究竟是什么?是思想上跟随的观察还是行动上的观察?沉浸多少算沉浸式观察?二是通过集体活动、户外自主活动实践深入探究。
  三、亲历沉浸式观察的户外自主活动
  (一)观察游戏前幼儿如何开展户外自主游戏
  案例:班级通过先分组,再确定组长,组员分工的职责。幼儿开始进行我的温馨小家主题的设计。
  (二)观察幼儿游戏时的表现
  我看见:一般来说,高结构性的材料指示的操作方法更为明确,但它往往限制了幼儿的想象和创新。而低结构性的材料是一些没有规定玩法、无具体形象特征的材料,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象随意组合并可以一物多用,以下描述的是10月份的结构游戏情况,幼儿通过游戏前的设计找到圆柱体、长板设计出了桌子、凳子床以及客厅电视机等,并有模有样的开始喝起了茶。2名幼儿处在旁观的状态,3名幼儿自己游戏,6名幼儿进行平行游戏,1名幼儿与老师互动。
  我明白:2名幼儿处在旁观的状态,其中一名幼儿因为吃饭较慢,出教室较晚,说明该幼儿需要很长一段按时间才能融入他们的游戏;另一名幼儿不愿意玩积木,积极性不高。3名幼儿因为自身性格原因不愿意与人沟通,喜欢自己玩自己的,此时的老师是否需要介入,是否需要寻找出有效的策略,给予更多的引导和帮助。
  四、沉浸式观察的有效引导策略(通过哪些方法)
  教师从行动上转变思想,理清以下三种形式适用于当下的观察。
  (一)扫描观察法:即时段定人法。教师在观察中一个时段看一下这3名幼儿,过一段时段再看下这3名幼儿。片段式的观察幼儿是全身心投入游戏还是没有目的还是转换其它游戏。
  (二)定点观察法:即定点不定人。幼儿当下一直在安吉积木建构区,教师采用此方法,可以确定幼儿的主题及这段时间的游戏,有一个脉络,对后期案例分析起了铺垫作用。
  (三)追踪观察法:“建构性”是结构游戏的基本特点之一,教师需要对幼儿具体的动作和建构行为做细致的观察,因此我们采用追踪观察法,即定人不定点观察。教师对班级3名幼儿采取的就是这样的方法,幼儿在哪儿游戏教师在哪儿观察。为了能够全面真实的观察,教师采用对小中大年龄段的各一个班级的3名幼儿进行此观察法。
  五、不同类型的教师对幼儿行为沉浸式观察分析
  在沉浸式观察中我们不仅针对幼儿,对老师也进行了同样形式的观察我们抽取了12个班,青年教师小中大班各1个班的老师;骨干教师同上;名师小四班7名教师进行了观察调研。发现青年教师的观察局限于游戏的危害,找不准游戏的可实施发展点;骨干教师的观察能结合课程进行反思提升,但局限于该从哪方面着手;名师的观察能看见即学习升华课程,反思有点有面。
  六、教师采取延伸的方式将地方茶文化纳入课程、游戏中
  通过沉浸式观察,幼儿以喝茶的角色扮演引起教师反思,从而生成微课程,讨论茶文化与户外搭建有机结合,并从小班开始由基渗透茶文化,小班重茶趣,中班重茶艺,大班重茶品。
  茶言(了解说说茶文化):教师通过活动的渗透,幼儿初步了解茶的品种、茶的兴起、茶民、茶故事及茶具使用。
  茶色(引导角色扮演):通过分角色,让幼儿身临其境,将民间非物质遗产保留下来。
  茶品(观察幼儿的发展):渲染茶文化的环境氛围,区域、活动中有机评价。
  七、改变观察策略,游戏成效
  通过讲解茶文化再次回顾游戏,发现幼儿的掌握力更强了,代入角色感做的有模有样,成阶段式进步。教师的观察也提升了,从形式提升到方式,记录幼儿活动探讨表,幼儿观察记录表征,教师总结升华。
  参考文献:
  [1]周亚明,民间土棋游戏园本课程开发的意义与途径[J]学前教育研究,2016-10-1
  [2]周念丽,观察分析六步法:区角游戏支持的核心策略[J]基础教育,2018
  [3]钱兵,幼儿教师儿童行为观察[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7-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