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协作交流共发展 家校连心助成长

【作者】 王 悦

【机构】 湖北省丹江口市盐池河镇初级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促使中小学生充分成长,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实施立德树人基本责任,建立健全家庭社协同育人制度,以实现全民共同成长。当今教育应当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社区和校园三者能力,采取家庭教育会议、家庭教育学习、家庭教育开放日、家庭教育专业咨询服务、家访、中小学生社区大课堂亲子研究等多种形式,积极地推动家校社三教联合,共同构建“三全”育人新模式,以促进我校管理和教育教学的发展。
  一、完善机制“聚合力”
  育人工作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的责任,推动家校合作是实现全面育人的必要条件,是促进学校发展的重要举措。为了提升家教水平,各中小学校和幼稚园应该设立父母学堂和父母委员。在都市街区,父母学堂的建成率应该超过90%,在乡村街区,应该超过80%。采取这些措施,我们可以大幅提升中小学校和幼稚园父母学堂的规范化建设水平,并帮助家人提升文明素养和社会生活文明水平。此外,我们还应该透过开展各类活动来宣扬推广科学合理的家教服务理念,并积极组织父母们参与管理,共同促进家校共育。基于此,小学可以成立家长交流协会,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和换届选举,积极组织家长参与校服征订、活动策划、公共资源招标、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并且招募助教员、裁判员、监督员等志愿者,参与学校教育教学等管理工作;此外,还可以开展“学习型家庭”育人教育,加强小学与家园之间在教育理想、教育实践等方面的沟通,以促进孩子们全面发展。
  二、丰富平台“常沟通”
  学校、家庭教育和社区是实现人民满意素质教育的重要支柱,老师、父母和社区齐心协力,才能使素质教育取得成功。家访是信息沟通三者的重要桥梁,是老师们肩负的责任,它能够有效地改善家校关系,增强师生之间的联系。老师通过走进学生家中,与父母举行见面的交往社会活动,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小学生的状况,更加清楚地知道父母的期望、诉求和意见,从而增强老师与中小学生、父母双方内部的人际情感交往,这种方式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
  一是要常态家访。为推动学校教师家访常态化、制度化,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学习环境,每年暑期要深入开展“教师访万家”活动,脚踏万水千山,走进千家万户,与家长朋友零距离沟通交流。在家访的过程中更需要做到“八必访”,要关爱关注特殊学生成长;家访结束后还可编订了《家访故事》,设写信给家长、心情日记、家长课堂等栏目,记录学生成长历程,深入与家长沟通,让家长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爱和信任,促进家校合作共同育人。
  二是要即时电访。许多学生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存在一定障碍,但教师和班主任们利用IT手段,如微信公众平台、QQ、微信、钉钉、电话等,与家长进行即时沟通,发布教育动态,并将信息推送给家长,以促进家庭教育的发展。家庭教育理念。学校还可以组织班主任不定期开展QQ家访,与家长加强沟通;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通过平安校园平台,与家长沟通分享并交流学生的状态,借此提高家访活动的有效性。
  为了更好地促进家庭教育,中小学校应该定时举办家庭教育会,与父母见面交换孩子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的具体表现,一起讨论教育理想,使家庭教育与小学教育能够协调一致。此外,该校还希望通过“家庭教育进校园”、“校园开放日”等社会活动,让父母全面了解该校的办学情况,并向该校提供可贵的意见,以进一步提高该校管理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开放型。围绕家校合作在幼儿园开展亲子教育外出实践活动、亲子阳光体育、“故事妈妈进课堂”;在小学可以开展《家庭教育》手抄报、我的家教小故事、可邀请家长参加学校成人礼、艺术节、亲子趣味运动会等活动。
  三、共育活动“显特色”
  一是联系课程化。学校以班级群、家校群、媒体频道为平台,普及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知识,加强思想品德教育,促进家校形成共育合力,构建学生、教师、家长“三方”互动系统。通过利用社区资源,邀请老一辈人讲述红色事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同时,聘请身心健康协会、心理健康工作室、法院、检察院、辖区派驻所的专门心理咨询师、审判员、检察员、民警,为中小学们提供校园特色课堂;此外,小学还可以设立先进父母、教子感言、教子事迹、教子心得推广栏,以此来激励他们的爱国主义敬业精神,培育他们的民族爱国主义情感,加强他们的民族爱国主义敬业精神,让他们在社会中更加自信、自强。通过家委会集中指导培训并对“义教课堂”实施评价,对特色课堂进行全校巡讲;学校要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可把交通警察、摄影家、银行工作人员等各行业家长请进了拓展性课程的课堂,丰富学校课程。
  二是活动特色化。依托社区、敬老院等活动阵地,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家校社共育活动,引导学生感受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知识技能,提高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如幼儿园可以举办传统开学仪式,学生对家长行感恩礼,期中表彰会上获优秀奖项的学生与家长同台走红毯,并由家长亲自给学生颁奖,开展“走进敬老院”的活动,培养孩子尊敬老人关爱老人;小学可以持续开展“履家庭责任做合格家长”的主题教育宣传活动;邀请家长参与课堂教育,展示“家教真经”和才艺等等。
  三是资源共享化。中小学校应积极开展垃圾分类、江水共治、文明餐桌等家庭社会实践活动,与宣讲工作、综治、公安部门、司法机关、民政、社会文化建设、团委、妇联、关工委、卫计委、消防等政府部门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搭建起一个健康的育人平台,为中小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由于充分利用校园、社会、网络家长学院和家教指导服务管理中心,我们可以取得更好的成果。